刍议流行称呼语_美女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叠音词言情,在于它的声律与心律的吻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首先,词谱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在这七组叠音词中,声调平仄相称,节奏鲜明自然,词调深沉缠绵。

其次,诗人巧用近义叠音词,给人以错觉,似乎不管用任何方式,结果还是一样,终究不能弥补眼前的空虚。

最后,“凄凄”“惨惨”“戚戚”层层递进,由“凄”至“戚”。

词配曲以歌,这些叠音词就成了摹拟诗人态,应和诗人心律的音符、节奏,进而谱写出诗人孤独、冷清、凄惨的心曲。

近代诗人徐志摩所写的《再别康桥》,以叠音词“轻轻”开头,“悄悄”结尾,反复运用,形成了萦回往返、婉转缠绵的曲调与情感。

诸如这些,原于叠音词有擅长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语气。

五、叠音词述趣,在于它的语意适中亲切,节奏轻松自如。

这方面在元曲、儿歌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西厢记·叨叨令》写道:“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③短短几句,竟有五组的叠音词,均为AABB的排列形式,依次描写心态、容貌、行为、心情。

写得是深沉的闺怨,叠得是轻松意趣。

深沉者,是莺莺心诚情痴,是别情愁绪;有趣者,是轻松的节奏,是观众的揶揄。

车儿,花儿,枕儿,袖儿,信儿,它们居然不解“我”心;台下的观众啊,你们竟然嗤嗤讪笑?轻松的节奏运载沉重的心情,别有情趣;台下与台上的反差,让人笑得难堪、苦楚。

儿歌言趣,不如元曲复杂,它只求节奏均匀,语意适中,便于朗诵,迎合儿童情趣便可以了。

因此,叠音词当是首选的词类。

基此,不妨戏作一首,以示儿歌童趣:高高在上是星星,闪闪烁烁像萤萤。

萤萤歇在片片叶,一只流萤一颗星。

这般看来,叠音词由于音的重叠,享有其独特的乐感;由于义的重叠滋生出特有的附加意,更由于音、义的结合,在拟声、状貌、设景、言情、述趣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上溯先秦,下至当代,均有她们匆匆的足迹;旷野弦歌,梨园拂袖,均有她们倩倩的笑靥;庄媚雅谐,喜怒哀乐,个个淋漓尽致;舒缓悠然,深沉委婉,声声动人心坎。

虽说如此,叠音词要张扬自己,还得借助于语境、想象。

注释:
①引证于《说苑·善说》中:“昔者荆为长剑危冠,令伊西出。


②引证于《说文解字》。

③引自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读(或选修)课本(人教版)
[2]王实甫.西厢记.
[3]刘向.说苑·善说.
[4]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
[5]许慎.说文解字.
[6]汉典.网址//.
称谓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关系或人的某种身份的指称,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

近几年来,流行称谓语“美女”似乎大行其道,在多数社会交际场合都可以寻觅到其踪迹,大有取代“小姐”“女士”等传统女性称谓语的势头。

本文试对“美女”称谓语流行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一些语言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分析。

一、“美女”称呼语流行的表现
“美女”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指“美丽的女人”。

《墨子·公孟》曰:“譬若美女。

处而不出,入争求之。

”《史记·外戚世家诸少孙论》曰:“美女者,恶女之仇。

岂不然哉?”而现时代“美女”的使用范围交际领域的扩大显然使“美女”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所以现在这种“美女”的流行可以称作“美女”的泛化。

称谓语的泛化指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扩大称谓语的指称范围和语用范围,以达到促进交际的目的。

一些称谓语原来有特定的指称对象,但泛化后,使用范围变广,不拘泥于特定的对象。

称谓语“美女”泛化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指称范围的扩大。

“美女”以前常用来赞美长相漂亮的女性,如:“你真是个美女啊。

”现在长相一般甚至以大多数人的眼光来看绝对算不上美女的女性也常常被称作“美女”。

而这一情况在现在的商家中用得尤为普遍。

商家们为招揽顾客,对进门的女顾客都报以“美女”的称谓。

二是指交际领域的扩展。

“美女”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用于背称,如:“我今天见到一个美女。

”即使用于面称也只是在熟悉的朋友同学间使用,带有亲昵调侃的意味。

后来随着这个称谓的走红,它不再受限于人际关系的亲疏,开始由“熟悉”扩展到“陌生”,由“私人语境”扩展到“公共语境”,在更多交际领域中发挥作用。

二、“美女”称呼语流行的原因分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个人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在交际过程中,言语行为与社会、文化、心理是有密切关系的。

“美女”称呼语的流行或者说泛化可以从社会、语言、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解释。

(一)女性称呼语的缺位
长久以来,人们对女性的称谓语有“同志”、“小姐”、“阿姨”、“女士”等。

“同志”这个称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广为流行,现在仍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中间保留。

“小姐”原本是对年轻女性的称谓,后来由于“小姐”一词容易让人想到“三陪小姐”、“按摩小姐”等特殊行业,一般带有讽刺轻视之意,年轻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不愿意被人叫做“小姐”。

如今,“小姐”在大多数场合已属于服务员的代称。

而称呼语“阿姨”似乎更是受限于一定的年龄和特定的职业,现在“阿姨”似乎越来越多地指称“保姆”了。

现代中国社会的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其中非亲属称谓也叫做社会称谓,两种称谓现在都存在着缺位现象。

而社会称谓的缺位更能影响社会交际的效果。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二三十岁的女性的“大社会”称谓语存在着缺位现象。

这是引起“美女”称谓语流行起来的外部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对大部分人来说,“美女”称谓语新鲜活泼,女性色彩浓厚。

既不像“小妹”只在一定区域内称呼年轻女子,又不像“女士”过于庄重、严肃,会让人望而生畏;
刍议流行称呼语“美女”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
包丹凤
29
,且男女通用
烦。

“美女”的出现让大家在称呼女性朋友时多了一种活泼别致的选择。

此外,“美女”既可以用于未婚女性,又可以用于已婚女性。

“小姐”一般用于未婚女性,“女士”一般用于已婚女性,这种语义的模糊性让“美女”取代了“小姐”或“女士”,成为一个跨婚界的惯用称呼语。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称呼语泛化和缺位反映了社会文化在深层对语言的影响。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也要发展演变。

“美女”作为对特定女性的流行称谓是有其内在社会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的。

下面试从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中国社会长久以来一直是男性具有主导权,女性一直处于被审美的状态。

古代有“四大美女”,而没有相对应的“四大美男”;成语“秀色可餐”常常被人用来形容美女;“郎才女貌”“英雄救美”“才子佳人”显示了男性对女性的美置于很高的位置。

这种历史上由来已久的文化心理使女性比较注重外表美,“女为悦己者容”,以男性所欣赏的美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女性一直处于被审美者的位置上,久而久之,忽略了自己作为审美主体的一面,多以审美对象的角色出现。

所以女性与男性比起来更加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问题,如果被别人称作美女,则认为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态。

其二,现代社会审美眼光的多元化,美女已不再局限在以往人们眼中的传统形象上。

而现在人们对中性女性大加推崇,这似乎与当下某些娱乐节目的引导有关。

总之,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对“美女”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审美观更趋多元化,几乎所有的女性在某些人的眼中都可以成为“美女”,所以一时间,“美女”的称呼遍地开花。

(三)语言内部的原因
“美女”这个词语词义的概括性和模糊性使其能够在一定范围的女性中流行。

称呼语的泛化就是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

从历史上看,“美女”这个词是具有明显的标记性的词。

原本是一个偏正词语,语义为“美丽的女人”,而现在称谓语“美女”已经偏向于是一个偏义复词,意义偏向于“女”而非“美”。

“美女”中“美”慢慢虚化,开始虚指。

已经不再偏重于“美”,而更偏重于性别,所以出现只要是年轻女性就会被人称呼为“美女”的现象。

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来看,“美女”一词本身具有评价性,与一般生活中的称呼语不同,不是一个中性称呼语。

它可以更加直白地表示赞美,这种赞美型的称谓语可以抬高被称呼者,表达出对对方的尊敬,拉近说话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例如商家对女性顾客称为“美女”,以迎合被指称对象,从而更好地对其商品进行销售。

(四)女性认知心理的反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

对于交际者来说,要想取得交际的成功,实现其交际意图,必须寻求一种最佳相关。

基于这一原理,在交际时就要选择一个最佳的交际称谓②。

“美女”符合大多数女性的心理优越感,在女性成为中具有广阔的市场。

“美女”使人们在称呼女性朋友时多了一种活泼、别致的选择。

“美女”称谓具有褒义色彩,能使被称呼者感到自己在经受赞扬,符合女性的心理优越感,在听者看来是褒义词,是尊称。

美女称呼新鲜有趣味充满女性色彩,与当前的整个崇尚自由讲究个性的时代是合拍的,在一定程度上弥用③。

在粤方言中,“靓”的含义发生虚化,用来称谓年轻女性。

“美女”显然是仿照粤方言词“靓女”而产生的。

同样的“美”作为一个实词已经虚化了。

这个称呼跟所称对象的年龄大小、容颜俊丑无关。

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

三、“美女”称呼语的局限性
“美女”这个词比较生活化、口语化,带有诙谐的意味,说话双方常常会因为这个称谓而拉近心理距离。

“美女”称谓的使用讲究场合和对象,绝不是在任何场合对任何对象都是适用的。

现实生活中这种“美女”称谓使用的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说已经是泛化及滥用了,人们听多了这类“美女”就会觉得是俗气的,一旦有陌生人在大街上称呼自己“美女”就会不买账,导致交际行为的中止。

在特定的场合,人们偏向于使用“老师”“女士”“小姐”等这些带有庄重义、中性的称谓。

另外,“美女”即使在现代社会其意义已经偏指“女”,即“美女”这个称谓被普遍地用来称呼年轻女性,而这也不是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的,因为在某些人看来“美女”称谓还等同于“美丽的女人”,而不加限制地称呼实际上相貌不美、年纪已不再年轻的女性,显然不太符合实际,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从而影响到实际的交际效果。

四、结语
以往的事实经验证明,只有礼貌、偏向中性,没有歧义的称谓语才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得以长久使用。

至于“美女”这一称谓语现在暂时还处于无序状态,对于它的命运和前途,现在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人为意志而改变。

但是,称谓语的无序会自然走向有序。

因为语言作为一种自足的系统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社会称谓体系。

注释:
①郭熙.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J].语文建设,1997,(9).
②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③邵敬敏.“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9.11,(4).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陈晓霞.栗君华小议“美女”称谓泛化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J]].现代语文,2007.8.
[3]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
[4]郭熙.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J].语文建设.1997,(9).
[5]郝媛媛.当前女性社会称谓缺位现象探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1,(11).
[6]邵敬敏.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9.11,(4).
[7]苏静.汉语称谓语的泛化.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3.6.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009级研究生)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