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鲁迅作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教学鲁迅作品
鲁迅的作品如何去教,历来是争论的话题。

理解不当会造成对原文的扭曲。

那么,我就以鲁迅的作品《故乡》中的少年闰土为例,看看怎样进行教学鲁迅的作品,角度也许和别人不同,但忠实于作者最初的意愿和想法。

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就要把名家名作当作一般的普通作品来对待,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

语文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就此关闭。

很容易培养出一批风格冷酷的小鲁迅,脱离社会和时代。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你可以带着虔敬之心阅读鲁迅,但是孩子们很容易受误导的,往往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闰土》虽然是一个节选的插叙片断,但结构却精巧完美。

文章开头安排的“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图景,不仅凸现了闰土“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而且巧妙的打开了“记忆的大门”,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看似水注东海的无痕与自然,却和文章的开头那一段神异的画面脉脉相通,这种首尾情通意合、一脉贯底的完美结构,应该是孩子们学习写回忆文章的典范,从意领到神会,需要一个过程。

然后慢慢地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娓娓道来,故事最后在一句“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无尽思念中悄然结束。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很有味道的文字:“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对孩子来说相当的费解。

不过鲁迅在这里含而不露的意思就是隐含着一种强烈的“想知道”情感,达到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把我们平时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知道但又迫切想知道”这种欲罢不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引导孩子们细细品味鲁迅文字上的这些独特味道,从求知欲上理解,能够有效培育孩子们对鲁迅作品的好感。

当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鲁迅塑造的“闰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从他“五行缺土”的土名字来历,到初次相见时“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再到后来的带有浓重乡土俗语讲述的“希奇故事”,也就是抓住了名字、外貌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刻画了一个勇敢、能干、见多识广的乡村少年,刻画了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闰土,土得质朴,土得纯洁,土得可爱,土得富有魅力。

不要误导孩子想的更多,深化,就理解文字美就行了。

虽不能说鲁迅的文字很适合孩子的胃口,但《闰土》的确是孩子们进入鲁迅精神世界的一扇绝好窗口,但不是大门。

教学鲁迅,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名家名作的品析。

我们知道,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之所以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不单纯是站在文字艺术的角度来思考的,而是文字的背后蕴含着独特的鲁迅精神和思想。

所以,如果从一定层面讲,《闰土》的教学,担负着“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还是有道理的。

一切的教学都必须是建立在儿童的思维水准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那么我们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博大深邃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能否与我们的儿童语文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时代的变迁和孩子的认知水平时刻提醒我们正确对待鲁迅教育。

比如“我“在听了闰土讲的那些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后,深情地感叹道: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原本是一个孩子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对自由、玩耍、亲近大自然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渴望真心伙伴,这样的童心真情表白,对伙伴的羡慕、敬佩和好奇之心的倾情倾吐,这些真情和当下在沉重学业负担挤压的孩子们的心情是完全“共鸣的”。

“我”的渴望,就是同学们的渴望,“我”的心声,就是课堂里孩子们的心声。

鲁迅的文字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后,仍和当下的孩子心灵相通,童趣相映。

可是,这能和机器猫、奥特曼、变形金刚想提并论吗?
如果我们突破了“学习鲁迅等同于接受某种附加于其上的观念”这种机械的认识,鲁迅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

所以说,没有童心是无法亲近鲁迅的。

鲁迅撒落在《闰土》文字中的“童心、童趣”是随处可见的:“我日日盼望新年”中那种对闰土热切期盼的眼神,“我和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的一见如故,“我和闰土短暂生活”的亲密无间,“我和闰土分别时”无可奈何的大声哭喊……这些天真烂漫、可掬可捧的童趣,是多么撩拨孩子们的心扉呀!和这样的真情文字接触,孩子们的心底会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

尊重孩子的意愿,把握孩子的个性,让鲁迅作品成为一盏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去理解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沧海桑田,理解作者对儿童时代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封建时代的特征的反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