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查的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检查的原理

尿液检查的原理、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朱作平湖北省保康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441600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现将尿液分析试纸原理和注意事项进行全面分析,以提高检验质量。

一、一般检查:

1.1、尿量:

1.1.1正常参考值

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1.1.2临床意义

1.尿量减少

(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

(1)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

(2)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1.2、颜色:

1.2.1正常参考值

透明,琥珀黄色。

1.2.2临床意义

灰白色云雾状混浊,常见于脓尿;红色云雾状混浊常为血尿;酱油色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深黄色为服红素尿,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疽;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有小血块并存,常见于血丝虫病;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尿。

1.3、密度:

1.3.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一天中尿密度为1.15-1.025之间,密度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 1.003-1.030之间;新生儿在1.002-1.004之间。

1.3.2临床意义

尿密度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密度增高多见于糖尿病、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1.4、酸碱性:

1.4.1正常参考值

尿pH值(酸碱性)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1.4.2临床意义

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2 尿沉渣检查:

2.1.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0-3个/HPF;白细胞:0-5个/HPF。

2.2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

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炎症。

3 化学检验:

3.1 尿蛋白: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

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

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这些低分

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

3.1.1原理它基于某种特定的PH指示剂负电荷受蛋白质的阳离子吸引,进一步电离,使指示剂发生颜色改

变,这种现象称指示剂蛋白误差法。

3.1.2注意事项:蛋白反应区对白蛋白比对球蛋白、血红蛋白、本-周氏蛋白和黏蛋白灵敏,所以一个"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这些蛋白的存在。虽然正常人会排泄少量蛋白,但作一般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来.对于高度缓冲的碱性尿,有可能得到假阳性结果。如果尿样被季铵盐类化合物及某些防腐剂或清洗剂污染也会导致假阳性结果。

3.1.3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10-150mg/24h尿。

3.1.4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

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

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

2.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

苯中毒等。

2、尿糖:

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尿糖增加超过正常值则属病态反应。

3.2.1原理: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释

放新生态氧|O|,|O|氧化碘化钾,发生颜色变化。

3.2.2注意事项:尿试纸对对葡萄糖的检测是特异的,除葡萄外,尿中任何一种其它物质都不能检出阳性结

果。它不受浓度为2.8mmol/L抗坏血酸和浓度为1.0mmol/L以下乙酰乙酸的干扰.正常情况下少量的葡萄糖

可能经肾脏排泄,通常这样少的量涌被检出.

3.2.3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0.56-5.0mmol/L,100-900mg/(dL〃24h)尿。

3.2.4临床意义

尿糖增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肢端肥大症等疾病。

3.3、胆红素:

3.3.1原理:直接胆红素在酸性件下与二氯苯胺重氮盐偶联,生成偶氮染料.

3.2.2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用最灵敏的方法也检测不到尿液中有胆红素存在.尿液中存在微量的胆红素就

足以提示其异常必,并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将尿液染成红色的药物或其在酸性环境下呈红色,如非那吡啶,可

能干扰胆\红素的测定,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可能导致假阴性.

3.2.3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3.2.4临床意义

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性或阻塞性黄疽病。

3.4尿酮体:

3.4.1原理乙酰乙酸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3.4.2注意事项正常尿液一般只会出现阴性结果.假阳性可能产生于含色素或大量左旋多巴代谢物的尿样

中.

3.4.3正常参考值

尿酮体定性:阴性。

定量:丙酮3mg/24h。

3.4.4临床意义

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