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word范文模板 (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接近真相从质疑开始,《新闻调查》探询事实真相。”——
《新闻调查》的片头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深度报道类节目的定位及属性。那么,
深度报道究竟来源于何处,它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电视深度报道产生的背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教授门彻儿提出了著名的“三层报道”概念。
他认为:对事实表面的直截了当的报道是第一层报道;发掘事实表面现象背后
的实质的调查性报道是第二层报道;在事实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
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为第三层报道。深度报道即是在第二层报道和第三层报
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它强调更深入地挖掘题材内在和外在的诸多联系,在报道内容上充分拓展,多角度大范围展示事物的全貌和动态过程。
深度报道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报业,本来是报刊为对抗电子新闻媒介
竞争而发
展起来的新闻报道模式。二战后,报纸昔日独霸天下的地位受到挑战,特别是
时效性方面,报纸无法与广播、电视竞争,面临危机。报界认为,报纸只有在
充实版面内容、开拓报道深度和广度上发展,才有可能胜过广播电视。于是,
深度报道这一形式应运而生。在一段时间内,广播电视以报道快捷取胜,报纸
以报道的深度取胜。
随着采录设备的更新,观念的发展,更出于竞争的需要,深度报道被逐渐引进
电视新闻
中。196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大型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以对社会问题作有深度的调查为特点,很快成为美国电视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
节目。《60分钟》加速了深度报道的电视新闻专题、专栏节目的繁荣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电视的普及,深度报道开始尝试进入中国电视领域:1994年4
月1日,观众纷纷将目光掷向刚出炉的新闻纪实性节目《焦点访谈》,“实事
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是它的宗旨。不久,该栏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随后央视又适时创办《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大作“深度”文章。此后,电视上的“大调查”、“大扫描”、“大透视”等
深度报道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个从美国舶来的报道方式逐渐在中国
的传媒土壤里扎稳了脚跟。
二、什么是电视深度报道
《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
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深度报道的实质是新闻事件与社会、人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
“复合体”。
电视深度报道可以充分利用一切符号和技术手段,在节目编排的策划、结构的
安排、叙
事的选择以及出镜记者等方面大展所长,充分体现对“生活原生态”的关照,
讴歌光明,弘扬进步,针砭时弊,使深度报道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化主题、发
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
三、电视深度报道的特征
与消息类新闻报道相比,电视深度报道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即理性思辨、对新
闻事件的
整合强化、过程性、表现手法多样化。
1、思辨色彩
思辨色彩是电视深度报道最显著的特征。深度报道将“大”和“专”对接在一起,实现
了报道的厚度与深度的统一,而这其中又以“专”更为重要,深度报道必须由
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提供给观众可以思考、受到启迪的东西。思辨色彩
是衡量一个报道是否达到深度报道的根本标准。理性思辨带给人们的不是简单
的介绍经验、做法,而是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传播思想、颂扬精神。如
《香醋为什么这么涩》《难圆绿色梦》都是通过现象的透
视,由表及理,探寻原因。总之,理性思辨、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灵魂。
2、对新闻事件的整合强化
电视深度报道是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报道,它
的首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