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历史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细节描写。课本p80;《郑败宋师获华元》(狂叫狡出郑人、
华元食士亡羊斟、华元羊斟对话、城者之讴)
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鉏chu麑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 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提shi弥明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 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sou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灵辄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yì 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 遗wei之。”使尽之,而为之箪dan食与肉,置诸橐tuo以与之。既而与 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3.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如:宣公四年记郑公子归生弑其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 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 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 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 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 “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zèn子家,子 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即 子家)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 无能达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 罪也。 【染指】公子宋食指、公子归生与国君郑灵公
第二章 《国 语》
一、《国语》概述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今 多认为非成于一人之手。《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约前 967年,下至鲁悼公时期,韩、赵、魏三家灭知伯(约前453年) 前后五百余年。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吳、越八国 的部分史实,共二十一卷。因以“国”为目,以记言为主,所以 称之为《国语》。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人物的言论反映春秋各国的 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全书共七万余字,包括243则长短不一的故实。《国语》不是系统 完整的历史著作,各国之语在全书所占的比例也各不相同,每一 国的记述也各有侧重。《晋语》九卷,文字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在有关晋国的记事中,又有一半的篇幅是写“骊姬陷害申 生”“重耳走国”的故事 。
二、《左传》的作者 1.左丘明说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太史 左丘明所撰,这是流传最广的说法。 左丘明:司马迁称为“鲁君子“、班固称为”鲁太史”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 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 成《左氏春秋》 《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 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一、《春秋》三传 由于《春秋》写得十分简约,读来不易理解,后来就出 现了三部“传”书:《左传》(相传是左丘明)、 《公羊传》(齐· 公羊高)、《谷梁传》(鲁· 谷梁 赤)。三者并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谷梁传》师徒世代相传(口头传授), 至汉代才有了定本。均侧重于阐释《春秋》中的“微 言大义”(解释经文所包含的义理),很少补充史实, 为经学著作。属于今文经学派,在汉代立为博士。 《左传》补叙历史事件的原委,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 为史学著作,属于古文经学派。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写晋军战败,忙着渡过黄河 北撤,旬林父在军中击鼓宣布,先过河有赏: “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这样一个写动作的话,却是辞约意丰,包含着丰富的意蕴:(1) 只提中军下军(荀林父、赵朔),不提上军(士会),说明上军 有准备,没有打败。(2)并提中军下军,说明他们的统帅无能, 所以争着抢船。(3)说明船少人多,有不少士兵挤不上去掉在 河里,攀着船舷要上去。(4)攀船舷的人太多,船有翻到的危 险,因而船上的士兵用刀来砍攀船的手指。(5)船里的手指多 得一捧捧的,号呼哭叫的声音乱成一片,很多哭叫声在水中淹没, 惨不忍睹 。
三、《左传》的版本 在汉代,《左传》与《春秋》本来是各自单行的,晋代 杜预开始把两者按纪年合编在一起,称《春秋经传集 解》,成为以后的通行本。同时杜预最早为《左传》 作注。 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是有影响的注本,收入 《十三经注疏本》。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 迄今为止水平最 高的注本 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版,与杨伯峻《春 秋左传注》相辅相成

(四)语言艺术:


刘知几《史通•申左》: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 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 存,徵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 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 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 行也。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二、作品讲析源自文库
1、战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 2、人物:《晋公子重耳之亡》 3、辞令:《宫之奇谏假道》、《知罃对楚王问》 4、细节:《郑败宋师获华元》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
(一)叙事艺术:
1.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叙事手法多 样。顺叙为主,也有预叙、追叙、补叙、插叙等 . 如
(二)战争艺术 :
1.把握繁富的事件、线索及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 。 2.明确地交待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结构完整,条 理井然,情节精彩,描写有声有色,运笔灵活自如。 3.善于在战争的叙写中透入对战争胜败原因的交待和 分析,具有历史家的卓越识见。 4.在战争事件的叙写的同时,也注意到各种人物的描写 作业:以《城濮之战》为例分析其战争艺术。
(三)写人艺术:
1.闪现式人物 。如鉏chu麑、提shi弥明 、灵辄 2.累积型人物 。如《晋公子重耳之亡》中的重耳,就写出了他
性格的多色调、立体感、流动性,描写手法也比较丰富,既有正 面、侧面描写,也有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作业选一)
3.表现人物最基本的手法是对人物的言行事迹作白描, 很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课本p79
历 史 散 文
徐 雪 辉
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 文首先成立。卜辞和铭文是最早的记事文字; 《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 体例;《左传》、 《国语》、《战国策》的 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 文学的传统 。
第一章 《左传》
一、概说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左传》是《春秋左 氏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等。《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 今人多以为并非成于一人之手。《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 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是先秦 时期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再现了春秋时期 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比 较详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广阔的画面与历史的 进程。 《春秋》1万8千字,《左传》180273字,在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称为 “大经”。 下限:一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最后所附的一段,属于 “经后之传”)比《春秋》多27年。灭知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预 言屡次出现。(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或为后人附益、补入)
三、《国语》的艺术特点
1.《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集,原始材料多,艺术加工 较少。因而,文章风格不尽统一,艺术水平的高下也 不尽相同。除了少数篇章外,大多数篇章缺少精心的 选材与构思,事件的完整性较差。总的来说,文学成 就逊于《左传》。 2.《国语》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国语》的记言多 是有关政治、外交活动中的策论、应对、讽谏、辩论 之辞,以议论说理文字较多。因为以记言为主,所以 在篇章的结构上,往往是围绕议论的中心来组织材料, 结构篇章。叙述事件的过程则十分简略。
经与传:按儒家经学传统,先师所言为“经”; 后师所言为“传”,以传解经,乃汉代官学之 通例。就《春秋》而言,《春秋》为“经”, 而把解释《春秋》、补注《春秋》具体事件原 委的著作称为“传”,“传”是转述流传的意 思。 刘知几《史通》解释说:传字的含义就是转,转 而相传授于无穷;注字的含义就是流,流通而 不绝。
1.工于外交辞令。形式上委婉典雅、内涵上深刻犀
利而又极富文采。其议论文字针对性强,论题集中,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如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①亡郑
之无利(反面) 、②存郑之有益(正面)③回顾历史,以证晋 之背信弃义 、 ④展望未来,以明晋之贪得无厌 。
2.《左传》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富于文采, 言近旨远,辞浅义深,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张力, 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功能。
二、作品《邵公谏弭谤》
三段:1.写周厉王暴虐利用卫巫监视、禁止人民的批评。2.写召 公的谏辞,以防川为喻说明不能压制人民舆论的道理。3.写厉 王不听劝谏的后果。公元前841年,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艺术特点:(1)叙述与议论相结合,重在议论。以叙述交代事件的必 要发展过程及前因后果,以议论展示人物的思想见识,做到了重 点突出与结构完整。(2)《国语》偏重于记言,召公针对厉王弭 谤而发表的一大段议论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显示了很高的论说艺 术水平。第一层以治水来喻治民,形象而精警。第二层以前代治 国经验,正面规谏厉王。第三层以比喻论民众舆论对治国安邦的 作用。这段议论主要运用了比喻说理、史实说理和严谨的逻辑观 照等艺术手法,是形象性与逻辑性的艺术的结合。(3)语言古朴 精炼,精警透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句式富于变化,流畅自然, 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四、《左传》的基本思想 《左传》的基本思想是趋向于儒家的。 1.《左传》具有更加鲜明、突出的民本思想。《左传》表现了民重 于天、民为神之主、民重君轻、民为邦本的观点,比较重视民心 的向背及民众舆论和民意,即重视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力量。 2.《左传》也把握着儒家的“礼”、“仁”思想及伦理道德观念, 并常作为解释历史事件成败的原因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种尺度。 3.《左传》还热情歌颂了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爱国思想的人物, 揭露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荒淫。 4.《左传》也有许多宣扬天道鬼神、吉凶灾祥的内容
2.刘歆说 清代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和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二人都信奉
公羊传,属于清代今文经学派,托古改制,对古文经展开批判,认为古 文经传大多是刘歆欺世盗名的伪作),断言《左传》为刘歆伪作,
但颇多臆断之词,极尽牵强附会之能事,今人从此说者甚少。 3.子夏、吴起说 卫聚贤(1899—1989,1927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弟子, 曾受顾颉刚“疑古”风气熏染)《左传的研究》提出:《左传》 的著者为子夏(孔门弟子中以文学著称)、《左传》传者为吴起 (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卷二:此《左氏传》出吴起,不出左丘 明之说也。
《城濮之战》(楚功宋、宋告晋、晋联齐秦、交战。晋受策、子玉 死);《秦晋殽之战》①卜偃占卜(晋) 、②蹇jiǎn叔哭师 (秦)、
③王孙满观师 (第三方)。
2.叙事富有具体性、丰富性。如《郑败宋师获华元》:①狂狡
倒戟出郑人(插曲) 、②华元食士忘其御羊斟(补叙) 、③华元逃归 遇见羊斟(结束)、④城者之讴(余波)
3.《国语》虽然是以记言为主,但是并不是语录体和论 说性散文,仍是记言和记事结合的作品。《国语》是 国别体史书,是分国来记事的,每一国的记事由若干 长短不一的事件组成。它以事件作为基本单元,突破 了编年体的限制。《国语》的结构基本上是一事一议 和夹叙夹议的形式。 4.《国语》的语言总的来说,具有文辞古朴、简练晓畅 的特点,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倾向。但各个部分的 语言风格不尽统一。《吴语》、《越语》、《楚语》 比较宏放流畅,较有气势;《周语》、《鲁语》比较 典雅;《晋语》比较生动活泼,多有幽默风趣之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