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教学设计Guard against the "psychological poverty" tea ching design of poor students

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

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本教案根据心里健康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新学年开始,又一批新生即将跨入大学校门,贫困生入学问题再

度为社会所关注。目前,为解决这一难题,教育部和各高校已经

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许多社会团体、知

名人士,甚至一些普通公民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种种资助为

贫困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然而,就在全社会关心、关怀贫困生物质困难的同时,近年

来一种新的“贫困现象”又悄然而生——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

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针对这一新问题,长期关注贫困生现象的专家指出,社会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压

力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双困生”悄然浮现

梁二平来自广西一个农村家庭,现就读于某大学的信息科学系。曾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的他,上大学之前,头脑

中编织了一幅幅大学生活的美好画面。然而,在进了大学之后,

他才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原本成绩优异的他,

现在常常无故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期末考试也频频亮

红灯。老师了解到他家境比较贫寒,就建议他申请特困生补助,

竟被他断然拒绝。

在宿舍里,他常常因满口的家乡话,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土

里土气,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被认为没见过世面。他感到自己

处处不如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经常为了一点小事有意跟同学争

执不休。由于经济窘迫,他很少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有些同学

又讥讽他“小家子气”、“不够潇洒”。现在他整天意志消沉,

神情恍惚,连学习的劲头也没了。

和梁二平的情况很类似,北京某知名高校一名来自边远xxx

大学不久后也发生了心理危机,并最终因人际交往中的严重障碍

而被迫休学。他在休学后写给学校的一份材料中写到:

“我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很大,城市孩子中很多基本

的技能我都没有,我不会打球、不会唱歌。高中的时候,我学习

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可到了大学,同学们学习都很好,

而且大学生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在其他方面我再也找不到

自信。对于手机、电脑,我不仅不会用,而且几乎没有见过。我

觉得自己实在是很差,也总觉得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嘲笑我。”

在对贫困学生的调查采访中,笔者发现,虽然在众多的贫困

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但在大学

校园里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此类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

的“双困生”。这些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他们

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不

参加集体活动,顾影自怜。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因此一次

次失去受帮助的机会,即使得到别人的资助,也会深深内疚、自责。在一些高校的有关调查中发现,产生此类心理问题的同学大

多数学习成绩和活动表现都很一般,甚至还有一些同学为自己是

贫困生而羞耻,进而生怨,从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发展到怨恨

他人。他们往往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或者是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针对这类情况,心理专家指出,如果自卑、自

闭心理淤积过久,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贫困”成因透视

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原因何在?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

五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

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乡村中

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外语、计算机等

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

理贫困”。

二是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高等学府无法成为世外桃源,社

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不时泛起各种各样

的消费热点,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增添了许多烦恼。

三是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在市场

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

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

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

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

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四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带来就业的压力。当前大学

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

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

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

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五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

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

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

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

重了自卑心理。

贫困生心理危机如何化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