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摘要: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在于走上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正确合理的工业化道路。人们在憧憬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发展目标之时,也为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一条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以“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近20余年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百余年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道路的种种探索的结晶。回顾和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工业化而进行的种种探索,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或许并无裨益。
关键字:工业化道路工商立国新型工业化
一、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走向国富民强的战略选择
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工业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冲击逐渐显现。起初,最先进的中国人也只是看到了学习“夷之长技”————坚船利炮的重要和必要。林则徐时代,中国人已经有了学习和建立新式军事工业的愿望,其直接目的还只是求强自卫。自洋务运动开始,“师夷长技”由奏章转向购买和建造铁舰、洋枪。洋务运动虽把新式技术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引进中国,却又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将其置于封建官僚机构的控制之
下,束缚于旧的封建腐朽生产关系之中。尽管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新技术的采用而有所提高,但这种限制,控制私人资本的方法,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使它们不仅不能真正的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反而使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更加剧烈。
清末民初之时,发展资本主义工矿业的呼声愈加高涨。张謇批评以商立国的口号是皮毛之论,强调“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棉铁主义”的口号。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棉铁工业,才能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才能操纵经济界之全权。张謇的棉铁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和要求的工业化方案。他想靠民营资本的力量实现棉铁主义,但资本弱小的民族企业家们无力兴办钢铁,就是棉业也常遭困难。他提出实行全面的开放主义,呼吁中外资本共同投资。利用外资加速中国工业的发展,本身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当时中国并不存在实现这种主张的政治条件。早已侵入中国并已建立起牢固半殖民统治地位的列强,不希望也不想看到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独立发展。张謇的经历证明了这样一个历史结论:“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的民生主义,堪称是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孙中山认为,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发展资本,振兴实业”。但他同时又目睹了垄断资本压迫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之中,故而提出节制私人资本、发
展国家资本的中国工业化方针。然而正如孙中山所担心的,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种种弊端使尚处于农业社会中的中国人心存厌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更加深了国人对未来发展前途的疑虑。于是,在一场中国不需要工业化的论战中,工业化发展遭遇沉重的打击。
进入1930年以后,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荡,点燃了民族救亡运动的火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更促进了国人对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注。社会舆论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要求中国工业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国防问题,工业问题也”。“只有工业化才是民族经济建设的出路”,“中国今后之存亡问题将取决于能否实现工业化”,这样的观点越来越普遍。
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 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 如何实现工业化, 发展生产力, 走向国富民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五十年代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
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它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它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由于“一五”计划期间片面注重重工业的发展, 造成资金材料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粮食产量长期上不去造成粮食危机, 同时, 苏联、东欧国家也出现了这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使毛泽东开始意识到苏联工业化模式存在的弊端。1957 年, 由于执行了党的八大的正确方针, 我们取得了建国以来最好的经济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生产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浮华的背后依然呈现着诸多隐患,工业发展呈现着产业发展不均衡,地域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尴尬局面。2000年,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解决工业发展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二、工业化发展的反思及现实意义
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是人类第一条工业化道路。但这是一条以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残酷掠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初的工业化道路, 但由于过于注重重工业,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导致国民经济失调, 人民生活改善不快, 在发展生产力上未能发挥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对中国来说, 资本主义此路不通, 而苏联、东欧的教训
又使得我们不能再走其走过的弯路。正是从这些考虑出发, 毛泽东在探索中提出了既坚持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相比,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坚持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通过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使人民得到福利, 国家得以富强。
近现代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历程艰难险阻,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1 世纪的今天, 是一个已经进人信息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时代, 中国今后的工业化道路也必须在这样一个时代前景下予以展开、推进;才能稳步前进,大步向前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书评
本书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领衔,联合他的三位研究生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四人联合撰写,收录了3名学生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1991年8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共212页。孟晓苏撰写第一章“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李源潮撰写第五章“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李克强撰写第七章“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其余部分由厉以宁撰写。在那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很具有前瞻性的文章了,大力推崇经济改革,把企业改革放在关键地位,对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集团的组建,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作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