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白芥子涂法在虚寒性疾病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氏白芥子涂法在虚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张氏白芥子涂法;,,虚寒性疾病
摘要:从药物的作用、穴位的作用、气候的作用论述张氏白芥子涂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作用机理,并论述其在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和痹证中的作用。
关键词:张氏白芥子涂法;虚寒性疾病
白芥子涂法是清朝名医张璐所创立的一种疗法,用于治疗冷哮。《张氏医通》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后人扩展了其应用范围,作为三伏天天灸常用方法,除用于治疗冷哮外还用于各种虚寒性病证,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溃疡病、慢性胃炎等。白芥子涂法无一味大补脏腑之阳的药,为何能有效治疗这些虚寒性的疾病呢?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笔者试从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谈谈对此的认识。
1 治疗机理
1.1 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指导《素问・血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意思是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属于中医学中的未病先防。对此张介宾指出:“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也,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盛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即阴阳互根互用,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养阴打下基础,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做好准备。如果春夏时节,不注意固护阳气。贪凉饮冷损伤阳气的话就容易埋下病根,秋冬时节就容易患阴盛之病,同样如果秋冬二季,不注意养阴的话,春夏时节就易得火症。张志聪则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以上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于那些在气候寒冷的秋冬容易复发的疾病,在阳气充足的春夏二季就应该做好未病先防的准备,在春夏之季就要积极地护养阳气。如果等到秋冬已发病之时再来补阳,只怕是临渴掘井,为时已晚。说明三伏天天灸对于虚寒性的疾病及那些体质虚寒的病人会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而且笔者认为那些没有阳虚症状的健康人,只要没有明显的湿热症状,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都可把天灸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保健方法。以上说明了三伏天天灸的必要性。
1.2 药物的作用张氏白芥子涂法虽然全方无一味大补脏腑阳气的药,但除甘遂性苦寒之外,其余都为辛温之性,而辛温助阳。白芥子归肺、胃经,温阳化痰、行气散结;延胡索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细辛归肺、肾、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甘遂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逐痰涎;麝香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生姜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全方以白芥子、延胡索为君,辛温助阳,行气散结,细辛为臣,辛温宣肺,散寒止通,温肺化饮,佐以甘遂,既防辛温太过又助其行气散结之功。麝香、生姜为使,促进药力,使药至病所。晚清外治名医吴师机在《理骈文》中对外治法有详细的论述,认为外贴膏药与内服汤药有“殊途同归”之效,凡内治汤剂均可熬制成外用贴剂治疗同类疾病。外用膏贴亦具有补益之功,认为“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由此不难理解以“辛温通经”为特点的张氏白芥子涂法为何具有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作用。
1.3 穴位的作用张氏白芥子涂法所贴穴位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穴位为主,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巨阳,头背部及诸阳经统率诸阴经会合之处,是足太阳膀胱经通过经别的离合出入接纳转运各经经气。该经的第一侧线上分布有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刺激这些背俞穴能调节脏腑功能,第二侧线上分布有魄户、神堂、志室等五脏六腑神气所注的穴位,针灸这些穴位能调节五脏六腑的神气。可见敷贴膀胱经这些腧穴,可以激发膀胱经的经气,从而振奋一身之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