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创新永无止境-1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分钟
第二环节万众创新
教师创设情境:以教材中“北京中关村的材料”为情境,引导学生探寻中关村奇迹般崛起的秘密。
师生共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当中共同揭示,中关村从买卖电子产品的“电子一条街”到今天成为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高端研发产业园背后的秘密。
“中国硅谷” 和“企业孵化器”,充分发挥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据一项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约三分之二的新发明、新创造都是中小企业做出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成就和不足两个方面客观评价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进而提出,我国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教师:呈现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与科技人才的有关资料,启发学生思考: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通过这一探究任务,帮助学生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战略引领,也需要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投入,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局面。
2
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小结全课
教师:从国家战略和万众创新,两个层次总结全课内容,提升教育主题。
2.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教师:呈现我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自主创新成果。
学生:思考并讨论,能够独立设计研制巨型计算机,对我国有什么重要战略意义?
教师总结:大国重器,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烈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创客”所代表的敢于冒险的勇气和信心,勇于探索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不拍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善于沟通的团队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集中表现,构成了中关村崛起的精神动力。
还有一点,可能是同学们不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关村在早在2003年,就专门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逐步建立起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这也是中关村创造奇迹的秘密之一。
教师:结合学生分享内容,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
第一环节创新强国
(一)正确认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是否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强国?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
学生:思考并回答。
3.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学生:列举我国为了鼓励创新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并说明这些政策所产生的激励作用。
教师指出: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党和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环境,调动整个社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教师追问:如何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学生:讨论这一问题,理解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教师概括: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通过任务探究,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增强为建设创新新型国家、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教学难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分
钟
导入新课
学生:举出一项我国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并说明该项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学期
第一秋季学期
课题
《创新永无止境》
教科书
书名: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8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话题讨论,正确认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分钟
第二环节万众创新
教师创设情境:以教材中“北京中关村的材料”为情境,引导学生探寻中关村奇迹般崛起的秘密。
师生共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当中共同揭示,中关村从买卖电子产品的“电子一条街”到今天成为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高端研发产业园背后的秘密。
“中国硅谷” 和“企业孵化器”,充分发挥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据一项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约三分之二的新发明、新创造都是中小企业做出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成就和不足两个方面客观评价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进而提出,我国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教师:呈现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与科技人才的有关资料,启发学生思考: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通过这一探究任务,帮助学生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战略引领,也需要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投入,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局面。
2
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小结全课
教师:从国家战略和万众创新,两个层次总结全课内容,提升教育主题。
2.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教师:呈现我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自主创新成果。
学生:思考并讨论,能够独立设计研制巨型计算机,对我国有什么重要战略意义?
教师总结:大国重器,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烈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创客”所代表的敢于冒险的勇气和信心,勇于探索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不拍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善于沟通的团队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集中表现,构成了中关村崛起的精神动力。
还有一点,可能是同学们不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关村在早在2003年,就专门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逐步建立起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这也是中关村创造奇迹的秘密之一。
教师:结合学生分享内容,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
第一环节创新强国
(一)正确认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是否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强国?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
学生:思考并回答。
3.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学生:列举我国为了鼓励创新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并说明这些政策所产生的激励作用。
教师指出: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党和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环境,调动整个社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教师追问:如何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学生:讨论这一问题,理解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教师概括: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通过任务探究,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增强为建设创新新型国家、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教学难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分
钟
导入新课
学生:举出一项我国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并说明该项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学期
第一秋季学期
课题
《创新永无止境》
教科书
书名: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8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话题讨论,正确认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