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体系和内容优化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课程体系和内容优化的思考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成了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课程体系作为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我校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为主体和
切入点,多角度剖析现存课程设置上的利弊,以促进该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同时,也希望能对其他专业、学院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健词:课程体系问题分析优化建议
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分析
1、重基本知识传授,轻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定位。
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和专业发展趋势表明,其对专业人才在管理技术和政策分析能力上的要求将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也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而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是学生实践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普遍不足、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实际工作能力弱,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实践课程或者虽有实践活动但却流于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有欠丰富,趣味性不足。
课程设置,尤其是选修课的设置在量上存在不足,直接导致其丰富性有所欠缺,因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学习效
果。
当然趣味性的不足还与老师的具体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有很大关系。
考研的同学时常会发现,辅导班的政治老师讲起课来总是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对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好的吸收,然而平时我们在上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时候却相对无聊很多。
这就需要加强师资建设,奠定专业发展的人力资源。
3、课程设置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通过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甚至四年之内都几乎没有变化。
更令人质疑的是即便是形势与政策这样紧贴时代脉搏的课程,两个学期的考试内容还存在一些交叉内容,并美其名曰“历史回顾”。
这就使得课程不能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与社会趋势。
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却经年不变,着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4、重智育轻德育,学生缺乏信仰和使命感。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堪忧,其原因之一就是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从课程体系中培养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相关课程的构成比例和设置内容的局限性就不难得出这种结论。
虽然从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其管理性质、技术性质将有所增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它的政治性、思想性可以淡化。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业工作的同学在所有就业类别之中所占比例最大。
我国公务员必须具有鲜明而坚定的政治立场,必须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
心。
既然相当一部分人会成为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工作者,那么,我校行政管理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强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
另外,仍有必要强调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
5、课程设置没有我校行政管理的特色,与其它高校同专业相比不具核心竞争力。
在比较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复旦大学在专业英语里的特色、同济大学在数学统计领域的特色、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特色等,然而,我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却缺乏一个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东华特色。
我校的资源优势得不到体现,难以形成专业办学特色,难以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化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变传授知识为提高能力。
学校增设实践环节,并为同学们提供实践资源,使实践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实习基地、与政府与街道挂钩等形式,对同学们的实践进行统一安排。
客观上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与提升的平台,同时也容易激发同学们主观上的求知热情,使同学们不再为无处实习或实习也接触不到实质性的工作而踌躇。
另外,在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我们也可以考虑突破传统的“一纸试卷定乾坤”,可以将增设实践课程与非实践专业课程的实践考核方式相结合,那么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2、丰富可选课程,提高知识趣味性。
一方面,我们需要效仿复旦大学等在行政管理教学领域较为成功的经验,在可选课程的量上适度增加,分地域、分模块的开设一些深入、有趣的课程。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师资的培养,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讲就有不同的韵味。
因此,教师应该在知识性和趣味性上“两手抓、两手硬”,从而摆脱当前强知识、弱趣味的现象。
3、课程不断更新,剔除过时课程,引入前沿课程。
这主要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及时剔除一些过时课程,同时要把好时代的脉,及时增设一些前沿课程,比如非政府组织管理、事业管理、网络治理、公共服务市场化等就可以加入考虑的范围。
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授课内容,使之具有相当的前瞻性。
此外,我们可以考虑和国外或者其他高校进行对接,以期能大大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信息的更新。
4、加强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丰富相应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规定必修课程外,丰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强化思想品德、政治觉悟的同时强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和训练。
上海大学的政治限选课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起到“抛砖”的作用,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进行“引玉”,使得思想政治和价值观念培养的相关课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最优的配置。
5、突出高校特色,按照社会需要培养人才。
我校应整合优势资源,突出办学特色,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作为行政管理人才的摇篮,高校必须在发挥优势、适应社会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
我校可以根据我校的特征和资源优势确立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取向,来突出本校的优势和专业特色,从而提高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顺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饶士奇.论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走向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1999(9).
[2]郭济.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建设及其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0(1).
[3]彭忠益,许源源.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1(2).
[4]赵瑞峰.中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高教论坛,2003(2).
[5]张丽丽.我国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模糊综合评估
[d].华中师范大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