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餐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釉下彩餐具,釉下彩,多为高温1200度以上烧制而成,瓷器釉下彩。
又称“窑彩”。
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
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
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
目前市场上的釉下彩餐具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气氛中(1200-1400℃左右)与瓷器一次烧成的品种。
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受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光滑平整、操作简单。
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最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
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
褐绿彩等。
与釉上彩区别: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
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
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并且色彩为了鲜艳,多彩用含铅的花纸或色料。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
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与釉中彩区别:
釉中彩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约半小时),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的装饰方法。
具有细腻晶莹、滋润悦目,抗腐蚀、耐磨损,具有釉下彩的部分效果,但颜料可能不能完全被釉层包住,尽管有釉下彩的部份效果,再加上可能含铅的颜料,因此,严格来说,釉中彩只是釉上彩的一种,无法达到釉下彩完全环保的效果。
资料供应由:陶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