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彭泽一中齐志华

大家好,我是彭泽一中高三年级组化学教师齐志华。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课本知识结合幻灯片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以下就是我构造这节课的想法。

一、教材的分析

1、地位及其作用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化学》第四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从教育目的看,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2、三维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因此,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深入分析和发掘教材内容的认知价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领会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学教学设计时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燃烧的定义

2、通过观看录像,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3、经历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舍勒的成就和遗憾,体会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品质。

2、经历人类认识燃烧的三个阶段,体会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3、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应;

(2)氯离子的检验;

难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二、学情的分析

1、学生成绩相差很大,对知识的领域和发现问题的层次和深度不同。让他们通

过阅读各抒己见,各有所得,均有提高。

2、学生通过金属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初步知道了化学上研究同一族元素的科学方法,通过利用结构推测性质,以实验验证性质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法分析

1、设置情景,引导探究法: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具体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应用知识。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设计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按照新课程标准,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科学史料进行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新课程注意“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为了使化学史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的发展和本质,本人从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出发,结合科学探究的特点,依据化学史料进行“氯气”的课堂教学设计,试图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程序分析

导入新课:以幻灯片形式介绍舍勒发现氯气,并命名的化学元素约占总量的1/4的成就和发现氯气却没能给氯气命名的遗憾形成对比,引起思维上的冲突,“为什么会这样呢?”此时学生被迅速吸引到该节课的教学情景中,从而体会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质。

设计意图: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创设情景,使学生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故事导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是1915年4月22 日发生的令人发指的事件。

由这个故事中,这种气体即“氯气”引入新课。

探究氯气的性质:

过渡:“那么曾经让舍勒百思不得其解的氯气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让我们走近氯气,关注液氯泄漏事件。

情景: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有关报道(从发生到人畜中毒情况)录像大约有3分钟,放完后大家将有半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然后请你说出有关氯气的信息。学生筛选信息进行交流。并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时,由氯原子的原子结构使得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演示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①在讲解氯气与非金属氢气的反应时,可让学生讨论下面3个问题:

A.比较铜在氯气中燃烧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

B.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比较铁、硫、碳在氧气中燃烧与铜、氢气等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C.工业上用氢气、氯气合成氯化氢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D.金属、非金属跟氯气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②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可补充一个实验,即氯气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实验,以说明氯水的漂白机理及不可复原性。

③氯气与碱的反应中,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然后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E.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F.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

G.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并讨论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用练习:预防中毒

引入:假如你在液氯泄漏事故现场,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同时完成知识的梳理。

六.归纳小结

(1) 氯气的性质为什么这么活泼?其电子结构排布?

(2)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会反应又生成什么呢?

主要形式:让同座位的学生相互之间交流看是否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以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七、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氯化铜。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此题考查学生对氯气物性、化性的掌握程度。

八、布置作业:

九、课后学生活动:

(1)上网进一步了解人类对燃烧本质认识的历程,谈一谈你个人的感受

(2)上网进一步了解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件,谈一谈你个人的想法及建议(3)了解国际上使用化学物质进行自来水消毒的情况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思想此处可以简化,在教学过程这处可以加强!说课的时间一般要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在三个目标处的话可以说一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