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领导智慧通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领导智慧通论

吴###

电子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认为,一个人只有“终不自为大”,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人。

老子认为, “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自 身具有至公无私的特性和德相。“大道泛 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 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 欲。”“不辞”、“不有”、“不为主”即是指 “道”具有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 得所需但却无私无欲的德相。“万物作焉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 居。”天地间的万物都不辞劳瘁地造作, 但从不把造作的成果据为己有。 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 其需要有这种合乎道体的德相。他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 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认 为,天下的侯王将相们,即所谓以“一身 系天下安危”者,只有做到了以爱己之心 来珍惜呵护天下的人民,用全部爱心去 对待人类,才能寄以“系天下安危于一 身”的重任。他以此来告诫为官者要以贵 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人,以爱身的态度 去治理天下。 一是随时随地存有救世济人的责任 感。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其 需要有合乎道体的德相。二是尽全力为 众人服务而毫不推辞。老子提出: “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地驮 载万物,生养万物,无私

奉献。我们人类 要效法大地的榜样,为他人贡献而心甘 情愿,竭尽全力而不求回报,而为官者更 应具有天地无私奉献的德行。三是宠辱 不惊,功成身退。在老子看来,世俗之人 由于得失名利之心太重,缺

乏“无私”、 “无我”之胸襟,一旦受到宠爱或者屈辱,“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少私寡欲”,在中国伦理的诸多德目之中, “廉” 是一项极受褒扬的道德修养。早在春秋 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把“廉”奉为国家 的“四维”, “维”即结物的大绳, “四维”即 立国的四大纲要之一。宋苏辙以为: “唯 廉可以服殊俗”,称道“廉洁奉公”能够使 异族风俗顺服认同。可见“以廉为本”的 廉政思想在为官之道中尊为首要之义。 而老子智慧中 “少私寡欲”的思想能从心 性和品性两方面使为官者恬淡节情,自 我超越对感官之欲和功利之欲的过分追 求,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爱。 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海难填,总是无 止境地追逐名利财货,不但无益于贵生, 反而弄得行伤德坏,身败名裂。老子指 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可见,二千多年前的老子 以其深邃的洞察力看到了过多的欲望一 方面造成人的心性紊乱,损害人的健康, 另一方面又使人失去敦朴品性,激发人 任意妄为,恶念丛生。而老子深邃凝重的 智慧中为为官者调治过分的感官之欲和 功利之欲亦开出了灵验之方。

1.“身重于物”的价值取向是“少私 寡欲”的原动力为官者要治理好国家,就 不能崇尚功利主义。

2.“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是“少私 寡欲”的控制阀老子一再劝诫人们: “祸 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只有“知 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辱”。

老子思想中丰富的生活智慧,正可以作为现代人寻找文化对策、解决生活危机的新的智慧的源泉。人生在世,首先必须面对的便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在老子的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人们承受着沉重的社会压力,一生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在这种紧张的社会关系中,思想家们很早就在反思,试图寻找消除这种紧张关系的有效途径,老子就是中国最早进行这样的思考和努力的哲学家。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最初的状态如同大自然一样,是和谐的、美好的,而高度紧张的社会关系是违背自然的,绝不是人类社会应有的状态。对此,老子提出了旨在缓解社会压力、消除社会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处世原则和一系列具体的处世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便是老子的生活智慧,其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自然主义,即个人应以自然主义的心态对待他人及社会。现代人类面对的虽然是一个与老子完全不同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老子的时代要复杂得多,但彼此之间毕竟存在着

许多相同之处,问题的实质并没有变。因而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基本精神的生活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和指导意义。

老子自然主义的生活智慧两千多年来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常识和习惯。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是因为这种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念符合人们的天性,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那些没有受到老子哲学熏陶甚至对老子哲学一无所知的人,也往往会在自己的日常活动中自发地倾向于自然主义的取向。老子的贡献,第一是把这种天然地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的倾向性,由自发提升为自觉,上升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第二是把自然主义由哲学的高度再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潜移默化而成为人们的常识和习惯,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进行一种自觉的指导。两千多年来,老子的自然主义对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使中国人受益无穷。而今,在西方文化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现代科学技术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而与此同时,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越来越背离自然的趋势。对社会的巨变和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穷于应付的现代人,生活得越来越不自然,对自然主义逐渐疏远和陌生了。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上德若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抱怨以德”、“ 功遂身退”、淡泊名利、顺其自然,这些为人处世的智慧都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化解社会纷争、协调人际关系。老子对待社会与人生的生活智慧,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高度艺术化的境界。重温老子的处世艺术,可以启发现代人懂得如何换个活法,以缓解自己承受的社会压力,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更洒脱、更本色、更自然。

同时,现代社会在为人们提供了成功的机会的同时,也大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名利之心的膨胀。两千多年前,老子最先思考了如何对待名利的问题:“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提醒人们不要被名利牵着鼻子走,不要为身外之物所役使。站在老子哲学的立场观察,现代人所承受的社会压力,有很多都是自寻烦恼,人们完全可以换一种轻松的活法。如果不把名利和社会地位看得过重,学会象老子那样知足知止、知进知退、顺其自然、不勉强从事,从容豁达地对待人生,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更洒脱、更真实,这何尝不是现代人较为明智的一种生活选择呢?老子甚至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老子这里的“身”,不同于佛教所说的“肉体”,“有身”乃是指的世俗之人追逐名利的观念误区。“无身”亦即“后其身”、“外其身”,如能做到“无身”,淡泊名利,无疑是排解烦恼和避免祸患的最彻底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