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电子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
面向物理学本科学生
主讲:姚恺
1
热学内容图析
热学发展规律简史 研究对象及方法 总论 量热与量温 热传递的一般规律
热力学平衡态的特征及充要条件
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和温标 理想气体定律和状态方程 分子运动论 (微观理论) 1、分子运动论的实验 基础及基本论点; 2、理想气体分子运动 的规律(平衡态); 3、理想气体内迁移规 律(非平衡态)。 热学理论的应用 (物性学) 1、实际气体、 液体、固体的基 本性质; 2、一级相变特 征及基本规律。
热力学与力 学的区别
热力学参量:压强、体积、温度等 热力学的目的:基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 力学的目的:基于牛顿定律(力学参量)
15
二、平衡态与非平衡态
1、平衡态
孤立系统
p
真空
( p ,V , T )
*( p,V , T )
V
o
①定义:
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下,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系统必 将达到一个宏观上看来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
18
§1.3 物态方程
一、物态方程
平衡态
Ti Ti ( pi ,Vi ,m )或fi (Ti , pi ,Vi ,m ) 0
把处于平衡态的某种物质的热力学参量(如压强、体积、 温度)之间所满足的函数关系称为该物质的物态方程或称为状 态方程。
二、热膨来自百度文库现象
1 V )T •等温压缩系数 T ( V p
1. 秦允豪,《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赵凯华等,《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黄淑清等, 《热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椿等,《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王竹溪,热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张玉民等,《热学》,科学出版社,2006 7. 李洪芳,《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8. 包科达,《热物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Serway & Faughn , College Physics (Sixth Edit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Sears and Zemanskys, University Physics ( 第10版)(上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1、王楚等,热学(基础物理教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3 12、 梁绍荣等,普通物理学,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
2、微观描述方法:统计物理学 统计物理学则是热物理学的微观描述方法,它从物质由大数分子、
原子组成的前提出发,运用统计的方法,把宏观性质看作由微观粒子热 运动的统计平均值所决定,由此找出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物理学方法的优点:
弥补热力学的不足,使热力学的理论获得更深刻的意义
微观描述方法的局限性:
3
从钻木取火到商周的青铜器
伽利略温度计 16世纪 (明)
4
清 初
瓦特早期蒸汽机
5
6
1807年
嘉庆12年
7
1823年
道光3年
8
1892年
同治18年(仿哥窑五彩)
9
1.官窑:南宋
五大名窑:
2.定窑:宋,河北曲阳
3,汝窑:宋,河南宝丰 4,哥窑:南宋,浙江龙泉
5,均窑:宋,河南禹县
10
主要参考书目:
在于它在数学上遇到很大的困难,由此而作出简化假设(微观模型)后 所得的理论结果与实验不能完全符合。
• 热力学基础
3、热物理学
• 统计物理学的初步知识
• 液体、固体、相变等物性学
14
§1.2
一、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
1、热力学系统(系统):被确定为研究对象的物体或物体系,
或热学所研究的对象。
2、外界:系统边界外部 3、孤立系统:与外界既不交换物质又不交换能量的系统 4、封闭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物质但可交换能量的系统 5、开放系统:与外界既交换物质又交换能量的系统
成绩考核:平时作业10%、出勤及课堂讨论10%、期末占80%
11
第一章
导论
§1.1 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
一、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热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的热运动以及与热相联系 的各种规律的科学。 2、热现象:这些与温度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称热现象。 3、热学研究对象:所有与热相联系的现象。 4、特点:热物理学研究的是由数量很大的微观粒子所组 成的系统。 5、大数粒子:我们把数量级达到宏观系统量级的粒子。
热力学呈现 平衡态的条 件
无粒子流:力学平衡条件,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系 统与外界之间应达到力学平衡,通常情况下反 映为压强处处相等。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条件,即在无外场下系统各部分的化 学组成应是处处相等。
可以用P、V、 T图来表示。只要上述三个条件一个得不到满足,就是 非平衡态,不能用P、V、T图来表示。
热力学基础 (宏观理论) 1、热力学第 一定律; 2、热力学第 二定律; 3、热机。
2
古希腊(公元前611—430年) 四元素说:万 物是由土、水、火、气四种元素在数量上不 同比例的配合组成的。 我国殷商时期 五行学说:金、木、水、火、 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称为五 行。中国古代提出的元气说,就认为热(火) 是物质元气聚散变化的表现。
叫做平衡态。
16
1)单一性(
p, T
处处相等);
②平衡态的特点
2)物态的稳定性—— 与时间无关; 3)自发过程的终点; 4)热动平衡(有别于力平衡).
2、非平衡态
在自然界中,平衡态是相对的、特殊的、局部的与暂时的 ,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全局的和经常的。
17
三、热力学平衡
无热流:热学平衡条件,系统内部温度处处相等。
12
二、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 1、宏观描述方法:热力学方法
热力学:由观察和实验总结出来的热现象规律,构成热现 象的宏观理论,叫做热力学。 热力学方法的优点:
热力学基本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适规律,只要在数学推理过 程中不加上其它假设,这些结论也具有同样的可靠性与普遍性。
热力学的局限性:
1、它只适用于粒子数很多的宏观系统; 2、它主要研究物质在平衡态下的性质,它不能解答系统如何 从非平衡态进入平衡态的过程; 3、它把物质看成为连续体,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
•压强系数
1 V ( )p •体膨胀系数 V T
•线膨胀系数
1 p v ( )V p T
1 l ( )p l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