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源性咳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源性咳嗽是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首次提出的。

喉源性咳嗽顾名思义就是喉咙疾患所引起的咳嗽。

它的主要特点是:痒为主症,咽痒如蚁行,阵发性咽痒,干咳,不痒不咳,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多为阵发性咳嗽,咳甚则痉挛状,咳嗽后吐出少许白粘痰。

喉源性咳嗽的病因为:1、感受风邪,宣发不彻,或病初频服糖浆、凉性药、收敛药或滥用抗生素、滋补药等,使邪滞肺经,闭门留寇。

2、禀质过敏,微邪外感及异气(异味、粉尘、)等,

故治疗***:宣肺为先,不管它是否有表证,均不能忘记宣肺散邪,然后配以脱敏、降气、化痰、利咽。

方选“喉咳宁”。本方为干老的经验方之一。

其功能为宣肺祛风(脱敏)。

主治喉源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等。

药物组成:以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为基础方添加苏子、天竹黄、地龙、蝉衣、玄参、射干、黄岑组方而成。方中主药;麻黄、杏仁。麻黄具有发汗解肌,开毛孔,治伤寒。杏仁降气行痰,因此这两味药对急性喉咳很奏效。又根据《神农本草经》“麻黄又具破瘀积聚”之理,可针对被肺经所困之邪而起逐邪外泄的作用。《本草纲目》载杏仁有“润大肠气秘”,那么肺与大肠相表里,可理气而解秘,同样能增强解围破坚作用,因此这两味为本方的要药。另外现代药理证明,麻黄有抗变态反应功能。

地龙:虫类祛风药,擅长祛风解痉,定喘止痉。

蝉衣:缓解喉痒及阵咳而宣肺利咽,熄风止痉。

玄参:导药入喉。

射干:引导药,与玄参为伍可清热解毒,祛痰止痛。

天竹黄、黄岑:具有清热化痰,前者可以定惊,后者可以清肺经残邪之火。

苏子:降肺气,止气逆。

甘草:镇咳利咽(抗变态反应)。

全方药物的组成,配伍严谨,功效独特,具有宣肺,祛邪外泄,祛风止痒(抗过敏),降气化痰以达利咽止咳之效。

喉源性咳嗽简称喉咳。主要是因咽喉不适、干涩发痒而引发的咳嗽。临床此类病人西医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事临床多年,采用内服中药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温阳化痰,宣肺止咳

此类喉咳患者一般喜嗜凉饮,贪凉较甚或素体阳虚怕冷喜暖,喉咳起于外感风寒之邪、可症见喉痒、干咳、痰清稀、口干喜饮、多汗乏力、受凉易咳或咳嗽加重、察其舌质淡或有齿痕、苔白或略腻、脉象偏沉不数。此类病人多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病机分析:患者素体阳气不足或贪凉饮冷损伤阳气,故怕冷喜暖;阳虚感寒肺气郁闭故喉痒咳嗽,阳虚气不化津,故口干喜饮、气虚温煦固摄失取,故多汗、乏力、受凉易咳或咳嗽加重;查体:咽喉粘膜肥厚,色淡红,舌淡或有齿痕,苔白或略腻,脉沉不数均为阳虚之症。治疗重在温阳化饮、宣肺止咳。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阳虚甚加制附子;咳嗽甚者加前胡、白前、蝉衣等药。

例1:刘某,女,9岁,2007年6月25日初诊。主诉咽喉不适干咳2周,患者平素体质较弱,易感冒。2周前因受风感冒,症见鼻塞、流涕、口干、咽痒不适。自服阿奇霉素片、感冒灵等药,具体不详。鼻塞流涕消失,咽喉干涩、发痒、干咳略有痰、质清稀,并逐渐加重,遂来诊。平日纳可,眠可,大便偏稀。精神差,察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外感风寒,内有伏饮,治则温阳化饮、宣肺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加减,方药如下:

生麻黄3g、炒杏仁6g、桂枝6g、干姜3g、

五味子3g、细辛2g、姜半夏4g、白芍6g、

甘草2g 蝉衣6g、前胡9g

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一剂症减,3剂咳嗽消失,咽喉无不适。察其舌淡红苔薄白。

2.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此类喉咳患者平素嗜食辛辣刺激或肥甘油腻或经常熬夜或素体热盛。喉咳起于外感风热之邪,证见喉痒干咳,咽喉干涩,痰粘难咳,色黄成块,喜食冷饮。查体:咽喉粘膜急性充血或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偏数。病机分析:患者嗜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化生痰热,外感风热之邪,痰热上饶清窍,咽喉干涩发痒,痰热薰蒸津液,故痰粘难咳,色黄成块。外感风邪,肺气郁闭,故咳嗽不适,舌淡苔黄腻或白,脉弦滑偏数均为痰热之症。治疗重在清热化痰。疏理肺气,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咳嗽甚者加浙贝母,桔梗化痰止咳,兼有大便秘结的,可加大黄以泄热通便。

例2患者吴某,男,40岁,2007、9初诊。平日嗜食肥甘油腻,烟酒辛辣,一月前饮酒后自觉受凉出现咽干咳痒咳嗽,咽喉异物感,痰粘难咳,色黄成块,喜食冷饮。呐可,眠可大便偏干,精神可,自服咽炎片,阿莫西林等药,效不明显,遂来诊。查体:咽喉粘膜急性充血或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偏数。治则清热化痰。疏理肺气,方药如下:

胆南星9g 全瓜蒌15g 浙贝母12g 桔梗9g

清半夏6 g 黄芩9 g 枳实9 g 橘皮9g

茯苓15 g 炒杏仁12g 前胡9g 生甘草3g

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两剂症见,四剂临床症状消失,痊愈。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由炎症、外伤、肿瘤、血管病等引起。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中医学称本病为“偏头风”、“面痛”等。

[临床表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呈切割样、针刺样和阵发性。一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可连续多次发作。疼痛部位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最常见的是下颐和(或)上颌区域内疼痛。从事一些涉及三叉神经运动功能的动作(如刷牙和咀嚼)或触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一些触发点(如上下唇、鼻翼外侧等)可激发疼痛的发作。严重者在发作时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缓解期正常。随病程进展,缓解期日益缩短。多为单侧性,个别病人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侧疼痛。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青壮年多见,疼痛的部位、性质及触发点与原发者相同。但疼痛较持久,检查可见三叉神经等损害的阳性体征,如面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迟钝及咀嚼肌瘫痪、萎缩等。应检查有无肿瘤或其他病变压迫三叉神经或累及其在脑干内的通路。

[诊断]

1.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触发点的存在,检查时无阳性体征,结合发病年龄等,不难作出诊断。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表现为三叉神经麻痹并持续性疼痛。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查、CT、MRI 等可发现原发病灶,从而作出相应诊断。

3.鉴别诊断:早期易误诊为牙痛,一般牙痛呈持续性钝痛,多限于牙龈部,冷热刺激可加剧,局部和X线可鉴别。鼻窦炎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局部有压痛,可见流脓涕、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炎症表现,鼻腔检查和X线检查可诊断。对部分病人,需要作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所致疼痛相鉴别。

[治疗]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原发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原发者治疗以止痛为目的。

1.西医药治疗

(1)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初服100mg,日2次,服1日以后每日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每日最大量不应超过1000mg,以后逐渐减小药量,确定最小有效量维持。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造血功能,孕妇忌用。副作用参见药物书籍。

(2)苯妥英钠:初服100mg,每日3次;如无效可每日增加100mg,最大量不超过每日600mg。如产生头晕、行走不稳、眼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减量到中毒反应消失为止。

(3)以上后药物无效,可用氯硝西泮4~6mg/日,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

2.中医药治疗

(1)风寒阻络:颜面阵发性疼痛,紧束感,遇寒加重,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20克,荆芥、防风、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细辛3克,全蝎5克,蜈蚣3条,薄荷、生甘草各6克。

(2)风热伤络:面部灼热疼痛,遇热加重,恶风,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方药:桑叶、白菊花、连翘各12克,苇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荆子10克,川芎9克,全蝎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

(3)痰火上扰: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常进食时发作,局部喜冷凉,头昏而沉,口渴不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