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 (一)
三、基本部分:
(一)跨栏步技术的讲解:
跨栏跑的途中跑由九段栏间跑组成,每一段包括高频率、强节奏的三步平跑
和一个跨栏步。跨栏步分起跨过栏和下栏落地两个部分。
起跨过栏:起跨脚放脚方向要正,快速有力,用前脚掌富有弹性的着地,后
蹬角约为65。~70。摆动腿屈膝高抬,向前上方摆出,同侧肩臂前伸、微下扣,
上体前倾。起跨腿蹬地后,边屈膝边快速经体侧向前上方提拉。摆动腿异侧臂经
前向侧后下方摆至体侧。其同侧臂应象平跑一样屈肘前摆,此时躯干必须保持适
宜的前倾。
下栏落地:身体总重心经过栏架上方以后的动作称为下栏。摆动腿在栏后的
着地点应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并直腿以前脚掌富有弹性的着地。起跨腿在下
栏时以膝关节带动快速前摆。此时上体必须保持前倾。下栏时两臂也转为平跑时
的积极摆动。
15 10 中
(二)示范: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1-2栏×1~2次;让全体学生观察跨栏步
的整体技术及其特点,强调观察起跨攻栏动作。
(三)组织与练习:如下图:
1、高抬腿栏中间垫步过栏 4栏×4次(栏间4~5米)
2、行进间攻栏腿、侧拉腿从栏侧过栏练习。
3、跨栏步练习
学习栏间跑技术
1、讲解:栏间跑是指下栏着地到过下一个栏前踏上起跨点的跑进阶段。其任务
是发挥和保持跑速,保持节奏,为跨过下一栏架做准备,全程共有9个栏间跑,
距离相同,步数相同,很明显,提高栏间跑的步频,掌握好节奏是提高栏间跑速
度的关键。栏间跑第1步与跨栏步下栏阶段紧密相连,为使跨栏动作和栏间跑紧
密衔接,下栏着地时,通过支撑腿踝关节和脚掌力量充分后蹬,起跨腿提拉带髋
向前和两臂前后用力摆动完成。尽量拉开第1步是跑好栏间跑的关键,步长应在
1.5-1.65 m,第2步的动作结构与短跑途中跑相同,抬腿高,下压积极,用前脚
掌着地,上体稍前倾,两臂积极前后摆动。跑的动作要轻松,富有弹性,步长约
2~2.15 m,第3步由于要准备攻栏,步长比第2步短10-20 cm形成一个短步。
动作特点同跨栏前最后一步,起跨腿抬得不高,积极放脚,落点靠近重心投影,
速度达最快。
栏间3步的正确节奏,取决于3步的步长按小、大、中的合理比例和各步支
撑阶段时间、腾空时间长短的比例等因素。
合理的栏间跑技术发展方向表现为:
(1)3步步长比例合理,节奏稳,步频快。
(2)身体重心高,起伏小,方向正,直线性强,更接近平跑,跑跨紧密衔接。
(3)尽量缩短支撑时间是合理的技术发展趋势。
(4)缩短下栏距离,加大第1步步长是改善节奏,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发展方
向。
400 m栏的栏间跑技术基本同400 m平跑,但稳定的步长和节奏很重要。上
栏前3步要注意加快节奏,下栏后第l步要尽量拉开步长也是加快栏间跑,保持
良好的栏间跑节奏的重要环节。如要在跑进中更改栏间跑的步数,要预先有计划,
并果断实施。
15 5 大2、示范:
1、学生练习:组织如下图:
l)学生试跨l~3个低栏(栏高:男76.2、女50厘米,栏间:男8米、女7
米)
2)起跑后跑10步,栏间(栏距同“1”)用7步跑3栏(栏高男76.2、女5O
厘米)×3~5次
讲解:栏间跑应高抬腿、高重心、大步幅、前脚掌、跑直线。
示范:教师或请学生中的优秀者示范l~2次。
练习与组织方法;学生单个依次练习,每人3次。教师置练习者中段、侧方
lO米处观察、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胆大、心细、不怕困难,栏间以短跑的技术,中速跑进。
教法提示:
1)教师必须首先注意高速度的栏间跑和动作感;跨栏步的动作感和整体动作
的协调性。
2)多鼓励,少批评,以便消除“怕栏”的心理状态。
(三)过不同栏间距的栏架:如下图:
半蹲式起跑一10步,栏间用7、5、3和3、5、7步的节奏各跑3栏×3~
6次
练习与组织方法:学生单个依次甩7步、5步、 3步的节奏各跨1~2次,
然后再用3、5、7步的节奏依次各跨1~2次(女生练习时栏间各缩短1米)。
要求:以短跑的技术、节奏中速跑进;要勇敢顽强。
教法提示: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学生对栏的恐惧感,增强信心,引导学生热爱跨栏
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慢跑约200米;放松操。
(二)小结本课:本课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组织纪律情况。
(三)布置作业:
l、自己在课外时间查阅跨栏运动的知识
2、利用早操和空闲时间练习跨栏步动作。
(四)、通报第下次课学习任务,布置有关事项。
(五)、收还器材。
(六)、师生道别。
5 小
课后小结一、本课教学任务的效果。
二、教法手段可行性程度及存在问题。
三、运动量、强度、密度是否科学、合理。
四、影响教学效果的其它因素。
五、学生信息反馈。
六、下次课改进方法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