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但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大致说来,在春秋以前,出于世官和选举;汉代推行察举与征辟;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些还不是真正的考试制度。就严格意义上的考试制度,是隋唐以降迄于清代所采用的科学制度。因为科举制度作为选才的主要手段,有严格的程序、法定的内容、较为科学的方法,所以说是一种规范了的制度化的考试制度。它实行公平竞争。在考试内容上,明确规定以儒学经典为依据;在考试方法上,有一套诸如“锁院”、“弥封”、“誊录”等防弊制度;在制度上防止特权侵入,订有考试法规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从法律上保证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正是由于科举制度具有上述这些特点,有利于封建统制的稳固,所以,历来被视为抡才大典,受到隋唐以后每一个王朝的重视。但是,到了近代,由于世变之亟和民族危机的严重,加上它自身固有的弊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日益显得不合时宜,并成为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教育发展的障碍,所以,在1905年终于被宣布废止。
科举制度虽早已随封建统治的结束而不复存在,然而,科举考试中的一些合理的东西却被承袭下来。民元以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均设有相关的考试机构,仍沿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和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大体上也是沿用考试办法来选用人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考试制度今后还将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了解一点有关我国考试制度的历史知识,对于健全和完善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仍不失其借鉴和启示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意选择人才。考试的宗旨就是为了取士。但就传统的政治制度而言,考试制度实由选举制度演变而来。因此,想了解中国考试制度的起源,就必须先从古代的选举制度说起。氏族社会时期,出任公职经民主选举产生。
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不仅部落联盟首领由四岳会议(四岳:部落首长;四岳会议:部落联盟会议)民主选举产生,就是其下属各级行政人员也须经过举荐。因为在当时,能否取得部落成员的信任和拥戴,有没有能力处理好部落联盟事务,关系到部落联盟的兴衰成败问题。所以,四岳会议重视选拔人才,也很关注所选人才的品行举止。相传尧的哥哥挚曾是部落首领,因他为人不善而被罢免。尧经公举,接替了他的职位。尧帝注
重吏治,其属下被推举出来后,往往先要考察其品德,才予以任用。他们在任职之后,他也经常进行查核;并还有考绩之举。
尧晚年时,四岳会议一致推举舜作为其继承人。尧为了考察他,不仅试以五典百官,而且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舜在被考察期间表现出色,顺利地继承了尧的位置。他在位期间,每五年巡视一次所属部落,听取各部落首领汇报工作,并根据汇报情况及自己巡视的印象,论定功过,予以奖惩。除此之外,他还每三年考核一次各部落首领,考核三次后,根据成绩,决定升降赏罚。可见,我国早在舜时,就有了考核公务人员政绩的举措。
舜当政时期,四岳会议推举禹、后稷、契、皋陶、伯夷等人分管联盟内部事务。后来,还一致推举禹为他的接班人。禹是鲧之子。由于洪水泛滥,鲧曾被四岳会议公举出来,负责治水问题。舜虽然不同意,但仍尊重四岳会议的决定,用鲧治水。可鲧治水九年,以失败告终,被处死。尽管如此,禹不记私仇,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继承了父业,致力于治水工作。他吸取其父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方式治水,一举成功,赢得了人们的信赖,成为了舜的继承人。舜死,曾一度让位于舜子商君,但最后还是接受了四岳会议的意见,接替了舜位。
上述情况表明,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是在四岳会议公举的基础上产生,并实行禅让制的。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在被推举出来之后,仍不能立即就职,还须经过长时间的考察、试用、表现突出,得到人们一致公认的,才能正式走马上任。而且当时部落联盟首领还很注意考核下属公职人员,尧舜时都有具体的考绩办法出台,这给后世统治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