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十三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吗啡 激动 中 阿片 枢
受体
镇痛 范围
慢性 钝痛
镇痛 强度
中等
应用 抑 制 呼 吸
慢性钝痛 无
各种 疼痛
强大
急性锐痛、明 心肌梗死、显 癌性疼痛 等
依赖 性

产生
三、抗炎作用
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对控制风湿性 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
解热镇痛药 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
(—)
阿司匹林用于抗血栓时,用量不宜过大。
【不良反应】
NSAIDs引发的药物不良 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 的1/3
1. 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上 腹不适、胃出血(无痛性出血)及加 重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禁用。
原因: ①口服可直接刺激胃粘膜; ②血浓度高则兴奋 CTZ; ③抑制胃粘膜PGE2 合成,削弱了屏障作用。
使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而对正 常人的体温则没有影响。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氯丙嗪对体温 的影响
药物 作用 对体温 对正常 配合物 临床
机制 中枢的 体温 理降温 应用 作用
解热镇 抑制前 使体温 无影响 无需
痛抗炎 列腺素 调控点

合成酶 移至正

常规 解热
氯丙嗪 阻断多 使体温 随环境 需要
2.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导致的中毒反应
措施: 停药;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排出
剂量》5g/d :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 视、听力减退,重者精神紊乱、呼吸加快, 酸碱平衡障碍。
3.凝血障碍
出血倾向多见 Vit K对抗
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严重肝损害 的病人禁用;
术前;产前等不宜使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类具有解热镇 痛、其中大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 作用的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non - steroidal anti – 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SAIDs
基本作用机制
抑制体内环氧酶(COX)的活性, 减少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
4.过敏反应
皮疹 阿司匹林哮喘,白三烯生成过多所致。 禁用于哮喘、荨麻疹、鼻息肉患者
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有效
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
5.瑞夷综合征(Reye’s syndrome)
1 、儿童,青年伴病毒性(流感、水痘、麻疹)
感染和发热
2 、少见,但后果严重。
巴胺受 调节失 温度而


改变
人工 冬眠
注意事项:
• 1.不能滥用,防误诊,防虚脱; • 2.属对症治疗,需配合对因治疗。
二、镇痛作用 : 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
无成瘾性. 主要作用部位是在外 周。
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
化学物质的生成和释放
组织胺、缓激肽
致痛
痛觉增敏
PG梢 疼痛
致痛
镇痛作用特点
与吗啡比较
• 适用: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头痛、 肌肉痛等慢性钝痛
• 无效:创伤引起的剧痛,内脏平滑肌 绞痛
• 无欣快现象,无呼吸抑制作用 • 长期使用一般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解热镇痛药与吗啡镇痛作用比较
药物 作用 镇 临床 机制 痛
部 位
解热 抑制 外 镇痛 PG合 周 药 成酶
表现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短暂发热、 惊厥、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昏迷及严重 肝功能异常)。
10岁以下患病毒感染的儿童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血浆蛋白结合的置换—增加香豆素类 抗凝药、磺酰脲类降糖药、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2、妨碍甲氨蝶呤、呋塞米从肾小管分泌 3、氨茶碱、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 4、布洛芬
急性心肌梗死等。
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1、TXA2和PGI2是生理性对抗物,TXA2/ PGI2平衡失调, 可导致血栓的形成。
2、前列环素(PGI2),强大的全身血管扩张剂,也 是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管壁可生成PGI2。
3、阿司匹林小剂量(人:30-50mg/天)抑制血小板 中的环氧酶,使TXA2的合成减少,但对PGI2的生成 无影响。大剂量阿司匹林(100-200mg/kg)则抑制 血管壁上的环氧酶, 使PGI2的生成减少,这样反 而又可促进血栓的形成。
2.抗炎抗风湿
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且随 剂量增加而增强。用于风湿性及类风 湿性关节炎。应根据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及监测患者血药浓度确定给药剂量 及给药间隔时间。血药浓度比一般解 热镇痛用量大1~2 倍。
3.抗血栓形成(小剂量)
[机理] 抑制环氧酶,使血栓素A2(TXA2)形成减
少,从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主要用于防止冠脉血栓和脑血栓的形成、
进入到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等。 3. 肝脏代谢:
小剂量—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大剂量—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4. 代谢产物及水杨酸盐从肾脏排出。
尿液的pH变化对其排泄影响大
在碱性尿中药物易排出。故同服碳酸氢钠可 促其排泄。尿呈酸性时药物排出减少。
【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1.解热、镇痛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 其他解热药配成复方(APC),用 于头痛、牙痛、肌肉痛、N痛、痛 经及感冒发热等。
PG合成增加
协同作用 组织胺、缓激肽、5-HT 等释放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痛觉增 敏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致痛
炎症 (红斑、水肿、疼痛 )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药理学特点
不能根治原发病;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停 药后可能迅速出现“反跳”甚至症状再现 等
不是病因性治疗药
按化学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 如阿司匹林 苯胺类 如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 如保泰松 其它有机酸类 吲哚类如吲哚美辛
芳基乙酸类 如双氯芬酸 芳基丙酸类 如布洛芬 烯醇酸类 如吡罗昔康 异丁芬酸类 如舒林酸 另: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一、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aspirin)
又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体内过程 1. 口服吸收迅速。弱有机酸。 2. 吸收后被水解为乙酸和水杨酸, 分布广,可
目前已知COX有两型, COX-1 COX-2, COX-1主要存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
促进生理性PG合成,如保护胃黏膜的 PGE、调节血小板的TXA2、调节外周血 管阻力的PGI2和调节肾血流量的PGI和 PGE; COX-2促进合成病理性PG,主要 为PGE2,引起发热、疼痛和炎症
一、解热作用 可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