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刺绣现代纤维艺术的借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刺绣现代纤维艺术的借鉴
摘要:中国传统刺绣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种艺术,是各族人民在生活中运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异常珍贵的文化产物,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纤维艺术是一门迷人又古老的艺术,而现代纤维艺术则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

纤维艺术的包容性很强大,从广义上说,它包括一切纤维材料所进行的造物活动。

纤维艺术的特征可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刺绣艺术的特点,这两种艺术的结合既有助于传统刺绣的发展,又能使现代纤维艺术的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本文通过探讨传统刺绣艺术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应用,为传统刺绣艺术找到了新的发展载体,同时也丰富了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

本论文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传统刺绣的技法流派、风格样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底蕴。

第二部分,提出现代纤维艺术借鉴传统刺绣纹样的意义及实践。

第三部分归纳了现代纤维艺术对传统刺绣纹样的借鉴方法。

分别从思维方式、传统符号、装饰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我在创作中的一些体会。

既要对传统刺绣艺术进行提炼消化,又要深入剖析、透彻研究,然后与现代纤维艺术结合起来进行再次创造,创造出具既有传统刺绣文化特质又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纤维艺术作品。

我们只有认真深入地研究学习传统刺绣艺术,才能把这当中精华的部分变成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当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刺绣;现代纤维艺术;传承;借鉴
中国传统刺绣论述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每个朝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创造了不同的民族。

我国拥有独特的令世人惊叹的手工传统技艺:如四大名绣、蜡染、扎染、编织、陶艺、雕刻、绘画等数不胜数。

其中,传统的刺绣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神明崇拜都体现在他们服饰的染织刺绣上。

那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为当代设计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启示。

刺绣,俗称绣花。

即按照设计的花样,用绣针将彩线刺缀在织物上,以构成图案纹样或文字。

“刺绣是我国个民族妇女的传统技艺,精致细密,表现力很强,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戏曲、小说中的人物、情节。

也早已成为一种意象进入了刺绣艺术之中。

” (1)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

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四大名绣”是在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工艺的不断精湛而声名远播之后,逐渐成为了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的宠物,其工艺的繁复和题材的选择更多地体现出奢侈、精致和清雅的特色。

(一)举世闻名的四大名绣
清代刺绣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格,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因被称为四大名绣而驰名中外。

四大名绣是在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民间刺绣的佼佼者。

它的出现与发展又对民间刺绣和少数民族刺绣形成了极大的影响。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一带所产绣品的总称。

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苏绣在明代时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影响带动了全国刺绣技艺水平的提高。

苏绣制品分成两大类:一为欣赏品,一为实用品。

欣赏品多以名画为题材,“色丝鲜丽,一如图画”,因而又被称作画绣或绣画。

实用品如椅垫、绣衣、围幛等。

花纹多为程式化图案,具有十分严谨而又规整的装饰美。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一带刺绣品的总称。

它也是在传统刺绣和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其优美自然、精细雅致的风格著称。

“在技法上善于吸收绘画的表现技法,借鉴了国画的长处,线条准确、层次分明,应物施针,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的应用各种针法和线色。

”在湘绣的传统题材中多为狮、虎、松鼠,特别以绣成的虎更为著名。

湘绣历来重视质量,素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随着湘绣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和一些优秀画家的辛勤创造湘绣技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百余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和内质的特点。

粤绣也称广绣,是指广东地区的刺绣,明代中后期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

它又有实用品,如服饰、鞋帽、戏衣,也有欣赏品,如镜屏、挂幛等。

其特点在于丰满的构图和鲜艳的色彩,表现手法富有很强的装饰性。

常红绿相间,盘金钉银,其浓郁的装饰风格很有南方民间艺术特色。

如“凤凰图” 以钉金绣成的凤与凰,在黑底上更是耀眼夺目。

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还用孔雀毛捻缕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

二是用色多为明快的颜色,对比非常强烈,讲求华丽效果。

三是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多为金线。

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名绣的特点。

蜀绣芙蓉鲤鱼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清朝时已经形成专业生产。

其特点在于自然淳朴、明快亮丽,富于民间特色。

其针法严谨、针足平整、色彩亮丽。

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颇为独特,至少有百种以上非常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斑斓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复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

由于当地绸缎厚重,选料认真,所以绣出的成品多以坚实耐用而闻名于世。

其中,作品芙蓉鲤鱼最为著名。

(二)丰富多彩的民间刺绣在华丽精细的“四大名绣”之外,风格迥异的民间刺绣工艺,成为了乡土艺术的代表。

如果用陶瓷中的官窑来比喻“四大名绣”,那么民间刺绣就像是土陶粗瓷;如果把“四大名绣”比喻成阳春白雪的美声唱法,那民间刺绣就如同下里巴人的原生态音乐,民间刺绣以其色彩鲜艳、构图丰满、朴实大方的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出了大俗大雅的审美特征,表现出民间艺术自由奔放又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1.热情绚烂的苗族刺绣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丰富多彩的刺绣艺术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

其刺绣纹样丰富,色彩艳丽,造型夸张,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动物纹样古朴而富有想象力,植物纹样丰满又相当华丽,几何纹样奇特神秘又严谨。

苗族刺绣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就是黔东南型刺绣,它的特点为:形象古朴夸张,想象丰富。

纹样具有远古神秘的气氛并且富有含义,如人祖纹、龙纹、蝴蝶妈妈等动、植物纹,色彩对比浓艳又象征神力。

纹样大多为花卉或花鸟写实纹样,主要受湘绣技法的影响,并成为湘绣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典雅而秀丽。

此外,由于湘西黔东南接近中原地区,处于汉族与苗族接壤地带,所以,在刺绣纹样的色彩上受外界影响比较大,作品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纹样色彩都具有典型的汉文化特点。

川黔滇类型刺绣纹样以几何纹样为主,花和蝶等图案经变形处理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纹样细腻耐看,将刺绣与蜡染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风格。

苗族刺绣中的纹样构成,多为大的色块对比,颜色上多用原色,纯度较高,对比强烈,有凝重狞厉的美。

苗族刺绣的表现手法不受自然形象的束缚,自然传神,在造型上大胆地采取变形与夸张的艺术处理,刺绣艺人们为了审美的需要,在鸟的身上装上蝴蝶的翅膀,虎的身上绣出鱼鳞,动物背上可以长出眼睛,她们能够创造鸟形的花,也能创造花形的鸟。

创造了各种看起来不合理但是却具有很强装饰性的艺术形象。

在惊叹其奇妙的表现手
法的同时,我们会改变之前对心中意形的理解,从一种片面又呆板的思维形式中解放出来,但是又不完全是混乱无序的,是一种思想上的理性的有目的的解放,并且要将这种大胆的想象图形在创造艺术品中再现,并将其为我们所用。

2.古朴亮丽的彝族、白族刺绣彝族和白族都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凉山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崇尚黑并以黑为贵。

而白族大部分聚居于大理,崇尚白并以白为贵。

这两个民族的刺绣纹样丰富多彩,既有几何纹样,又有自然纹样;既有动物纹样,又有植物纹样;有日、月、星、辰又有花鸟鱼虫。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纹样和不同的象征意义,在长期的传承和变革中,包含了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彝族长期生活在山区或高寒地带,保持了崇火尚黑的习俗,他们认为黑色象征着深沉、宽阔、坚强等意思,所以对黑色特别的情有独钟,并形成了以黑色为高贵和美丽的传统审美观念。

彝族对红色、黄色也颇为喜爱,认为红色是勇敢、喜庆、胜利的象征,黄色为吉祥、丰收的象征。

彝族以黑、红、黄三色为基本色调,形成了带有明显民族偏好的色彩审美样式。

白族刺绣与彝族不同的是白族喜好轻快秀丽的色彩,由于一直崇尚白色,因此白色成为这个民族的主要色彩基调,配置的色彩没有彝族那么热情强烈,多为清淡的浅绿、淡黄等色。

“一清二白”成为了白族人的审美标准。

相同的是,这两个民族都善于刺绣挑花,纹样构成多为适合纹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采用摘枝、写实的纹样较少。

此外,风格上,他们还常常将补花、绣花和挑花结合起来运用,使得几何纹样更加的规整细腻。

3.柔美秀丽的侗族刺绣侗族是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生活在贵州和广西壮族地区。

他们崇拜龙和蛇,所以大部分纹样都与流动的盘蛇纹和欢畅的游蛇纹为居多,色彩上,多采用橘红和蓝色的对比,华丽而古朴。

侗族的刺绣风格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他们的刺绣多采用点线构成较小的块面,花纹细腻且柔和,显得玲珑雅致,别具风韵。

在用色上多采用强度对比不是很大的间色,给人一种娴静雅致的美感,表现的题材多为先民对原始崇拜的传承。

于是他们的作品中会常常出现表现大自然的太阳纹、月亮纹、龙蛇纹、凤鸟纹、蜘蛛纹等。

在侗族众多的纹样中,太阳纹和月亮纹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原始民族都有崇拜太阳的历史,对太阳有着特殊的感情,于是就出现了太阳纹。

有的纹样以花瓣的形式出现,中心为圆形的花纹,四周以弧线分割成四瓣花的几何纹样,又称为柿蒂纹。

还有的太阳纹圆内由涡线组成图案,圆外绣有光芒,中心由涡线锁绣而成,非常精美。

被称为月亮花的纹样,是将白线锁绣在黑色面料上,配以少量的红、蓝等色线,每个点均如发光体一般光芒四射,整个画面犹如一幅神秘、深沉的星座图,其中不乏变化。

黑、红、白、蓝这几个色彩组合在一起,对比强烈又相互呼应,纹样组合变化丰富又十分得体,既传统又现代。

在月亮纹中,侗族太阳纹还有很多绣品会将月亮花与榕树组合在一起,成为形式丰满、色彩绚丽的纹样,我的毕业作品中,多处借鉴了侗族刺绣的纹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变,达到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