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惠金融视角看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普惠金融视角看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作者:章安辰

来源:《财会月刊·上半月》2019年第07期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和公平正义的强烈诉求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需要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中起到“头雁”的作用。从绩效评估角度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对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发现现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存在偏重财务指标和即期考核目标、普惠金融指标重要性较低等问题,并进一步构建符合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要求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进而为商业银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普惠金融;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9)13-0158-7

一、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近年来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方针和政策,尤其是针对金融领域提出要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公平、便利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将“普惠金融”写入党的执政纲领,普惠金融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同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使得互联网金融进入大众视野,此后P2P网络借贷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众筹平台等模式各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以如此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金融机构所遵循的“二八定律”,即重优质客户而轻长尾客户。一直以来,由于长尾客户的风险大和成本高,该客户群体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得到满意的金融服务,这导致传统金融市场存在很大一块难以填补的空白,而这块空白正是互联网金融成长的沃土。二是互联网金融的底层支撑——数字信息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长尾客户的风险和成本,并有能力为长尾客户提供个性化、低门槛、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缺陷,且被认为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尽管对普惠金融颇具价值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但相应的理论和监管政策却未能齐头并进。2016年至今,互联网金融风险频繁爆发,尤其是2018年6月以来,P2P网贷行业又出现“爆雷潮”,这些恶性事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并对社会稳定与和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互联网金融也与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初衷逐渐背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中流砥柱,有着坚实的资本基础、国家支持和技术条件,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商业银行并未充分发挥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为了激发商业银行的积极性,进一步释放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潜力,本文将从绩效评估的角度来研究商业银行促进普惠金融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应对该主要矛盾,我国经济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向高质量、效率和公平并重的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深化,使得金融要素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根据Mckinnon[1]所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金融深化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金融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层次是金融机构和产品逐渐优化;第三层次是金融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在新时代,我国金融体系正从第一层次向第二、三层次过渡,即从扩张规模向提升质量转变。因此,新时代我国金融的发展更要注重补齐短板,致力于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公平、便捷、效率和精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即普惠金融。刘硕[2]指出,正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诉求也更加强烈。同时,徐云松[3]提出,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趋势依然严峻,资金“脱实向虚”抑制了金融服务的本质功能。因此,必须要深入践行普惠金融以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并致力于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弱势群体(小微企业、农业部门)提供公平的金融服务。

田国立[4]指出,商业银行掌握着大量金融资源,一旦投向中小微企业,必将改善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因此,为了发挥商业银行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核心作用,要尽快完成以大行业、大企业为核心的“双大”经营战略向以小行业、小企业为核心的“双小”经营战略的转型。蒋剑平[5]提出,小微金融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金融领域薄弱环节。商业银行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布局,全力开发小微企业服务的“蓝海”市场,并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缓解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高成本、高风险等约束条件。夏蜀[6]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应回归本源,专注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指出了中小银行在提供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的优势地位:一是更具信息对称的优势;二是可获得性更强;三是政府支持力度更大。因此,我國应形成“牌照金融为体,中小银行为用”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使中小银行在其中发挥“点对点、面对面”的作用。

从以上文献可以发现,普惠金融不仅是我国金融体系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途径,更是适应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要求,同时商业银行在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鉴于绩效评估对商业银行资源配置、业务拓展和利润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导向和激励作用,本文将从绩效评估的角度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促进新时代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三、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普惠金融在我国受到征信体系不完善、成本高昂,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的掣肘而发展缓慢。而普惠金融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始终坚持发展普惠金融,从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到助农取款模式的探索等都是普惠金融在我国发展的坚实脚步。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金融科技的迅速壮大,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括: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代理服务网络之一——助农取款服务网络,使正规金融部门的服务范围拓展到金融设施落后的农村地区;金融科技支撑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能有效挖掘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金融需求等。

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由于受到其自身条件的制约,很难从商业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获得满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然而从普惠金融的内涵来看,若要使社会各阶层和群体都能够获得公平、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那么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则是重中之重。

图1中,自2011年以来我国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总体呈现递增趋势,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2011年的2.4倍左右,实现了大幅增长。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始终高于投向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速,体现出小微企業融资需求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进一步促进了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目标要从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维度实现“三个不低于”,即: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图2中,自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小微企业的贷款户数和申贷获得率总体呈递增趋势,且在2015年第四季度突然增长至1322.6万户,远超其他季度增长幅度。可能的原因是《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2015年11月13日发布,使得我国银行业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速度加快、审查流程简化,受此影响,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从1183.3万户上升至1322.6万户,而申贷获得率则从90. 6%上升至92.8%。在下一季度,二者又恢复正常水平,此后便一直呈现平稳的增长态势。

综合图1和图2可知,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是持续推进的,尤其是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一直以来都坚持“三个不低于”的目标,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一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商业银行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普惠金融才能够实现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四、新时代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绩效评估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