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么说,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都是重视不够的,这是一些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深有研究的人都在大声疾呼的问题。就像王阳明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却人人都感慨他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一、王阳明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 "心学"的人少。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什么叫“天理”?《礼记?乐记》中说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 这里提到了“人欲”是人的七情六欲和各种物质欲望;天理是伦理道德、理性规范。《礼记》首先肯定人的欲望是一种自然本性,一种本能的生理需求,是可理解的。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予节制,人们就会经不住外物的诱惑而发生各种悖逆、淫乱、伪诈之事,就会天下大乱。因此先王要用礼和乐来节制人的欲望。在这一时期,对人的欲望只是提出了要节制。而到了宋明理学,对人的欲望就提出要灭绝了。他们认为,人欲是恶的根源,天理是善的本源,只有“灭人欲”、“去私心”,方可“明天理”、”存天理”。在这方面,“理学”和“心学”意见是相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理学”主张“格物致知”,何为“格物”与“致知”?按明代罗钦顺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认识陷于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朱熹主张“致知在格物”,通过“知事物之本末,穷事物之理”,来认识“天理”。而王阳明的“心学” 继承了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的哲学思想,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提倡从自己內心中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强调的是“格心”而非“格物”。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要求人们“知行合一”,教育的目的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过程之中,知和行共同前进,目的和过程相提并论,德行和知识内在统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
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王阳明强调,他平生讲学,重在“致良知”三个字,教育人们将伦理道德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就可以“各得其心”。王阳明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把小写的人变成了大写的人,从这方面讲,比朱熹的“理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人情味。然而,文革时期,王阳明的“心学”被冠以了唯心主义的标签而被打入冷宫。
二、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家庭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的。
1、王阳明的家庭背景对于其成长道路的影响。
过去我们批判遗传论,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后天形成的,实际上,怎么可能没有遗传?如果没有家庭遗传,怎么会有千人千面,怎么会有人种的不同?当然,后天的努力是主要的,如果说后天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的话,那么家庭环境就是人们童年所最早经历的生活环境,所以还是离不开家庭。中国人论事论人都喜欢查家谱,无论一个人走得多远,家庭背景永远与其紧紧相随,形影不离。的确,人们常说,产生一个富翁,只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要培养一个贵族,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就是家庭对于人们的深刻影响。就让我们去看看王阳明这个精神贵族是怎样从其家庭背景中脱颖而出的。
王阳明是在一个世代书香,却淡泊名利的特殊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王阳明的六祖王纲,与两个弟弟在元末就文武双全,小有名气。王纲会筮法,会相面。但是却隐居山间,直至70岁时还是被刘伯温推荐到朝中当了兵部郎中。最后在广东征苗时死于增城。王纲的儿子王彦达用羊皮裹其父尸体背回老家。"痛父以忠死",而朝廷待之太薄,遂终生隐居,给他的儿子与准留下先世遗书,说:"但勿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与准"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信奉儒家"遁世无闷"的信条,既不去参加科考,也逃避认何引荐。后来官府没办法逼他出山,就拘留了他的三个儿子,逼着他的二儿子世杰当了领取"助学金"的秀才。王世杰即王阳明的曾祖,他勉强当了秀才后,赶上大考之年,不愿进考场时被搜身而返回家乡。后来又把两次当贡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正如《王阳明大传》一书作者周月亮所著:王阳明祖上"三代人耕读养气,不失'江左望族'的余风,已殊为可观。在明代流氓政治的旋涡外,在世风日替的龌龊声浪之外,保持着'隐儒'风范,真有腐败权贵世家或单纯农商家族所不具备的文化力量。"2 王世杰去世后,他的儿子王天叙自幼受家庭影响,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大家族争着聘请当塾师,以授业、教育有方而名扬浙江。终于,王天叙培养出了一个状元儿子王华和一名心学大师孙子王阳明。
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遗传给了王阳明"仁义和乐、与人交际亲切蔼然而尊严不可侵犯的个性,还有敏捷练达的才智,处逆心顺的作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则遗传给了王阳明"生而警敏,读书过目不忘"的聪明大脑,以及"气质醇厚,坦坦自信,不立边幅,议论风生,由衷而发"的性格特征。还有"组织能力强,百务纷陈,应之如流;在危疑震荡之际,能卓然屹立"3的大丈夫气概。而上述这些人性气息,我们从王阳明的品质特征和哲学思想里多少都能嗅出一些。
2、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从其曲折的生活阅历中升华出来的人生真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