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大全】肺功能检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C
肺功能检查
• 肺容积 • 组成
(6)肺活量 Vital Capacity VC (7)深吸气量 Inspiratory Capacity
IC (8)肺总量 Total Lung Capacity TLC
肺功能检查
• 肺总量:肺活量+残气 1. 减少的意义:限制性肺疾病,如:
肺纤维化,肺炎,肺肿瘤,肺不张, 胸水,气胸 2. 增加的意义: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
限制性 混合性
1. VC 2. FRC 3. TLC 4. RV/TLC 5. FVC 6. FEV1 7. FEV1/FVC 8. MMEF 9. MVV 10. 气速指数
N or ↓ ↑↑
N or ↑ ↑
N or ↓ ↓↓ ↓↓ ↓↓ ↓↓ <1.0
↓↓ ↓↓ ↓↓ N or ↑ ↓↓ ↓ N or ↑ ↓ ↓
• 换气功能 通气血流比例:不做常规检查 弥散功能
病例
• VC 1913ml/VC预 2376ml=80.5% • TLC 3836ml/TLC预 3798ml=101% • RV 1923ml/TLC 3836ml=50.1% • MVV 46788ml/MVV预 66900ml=69.9% • FEV1 1190ml/FVC 1720ml=68.9% • FEV2 1420ml/FVC 1720ml=82.5% • FEV3 1590ml/FVC 1720ml=92.4% • FEV1/FVC=55.7%
通气功能
•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VE 1. 潮气量*频率=升/分 2. >10L通气过度,<3L通气不足 3. 限制性肺病:浅快呼吸 4. 阻塞性肺病:深慢呼吸
通气功能
• 最大通气量 MVV 1. 单位时间内用最大幅度和最快频率重复
呼吸所测出的通气量
2. 通气储量=(MVV-VE)/MVV*100% 3. 气速指数
2. 正常情况下:V为4升,Q为 5升
3.
V/Q=0.8
4. 3. 病理情况下:(1)肺栓塞,死腔增加
(2)肺不张,肺实变,
肺内静动脉分流增加
换气功能
• 弥散功能 Diffusion 1. 弥散概念;弥散量概念 2. 影响弥散的因素:弥散面积和弥散
距离;肺血容量,血红蛋白浓度; 通气/血流;气体分子大小;气体 分压差 3. CO吸入法测定弥散量
肺功能检查
• 概述 1. 呼吸的生理功能:气体交换,有两
个过程,外呼吸和内呼吸 2. 肺的呼吸功能:指外呼吸,有通气
和换气两个过程 3. 肺功能检查的内容:肺容积,通气
和换气,血流,血气分析等
肺功能检查
• 肺容积 Lung Volume 1. 概念 2. 组成 (1)潮气量 Tidal Volume TV (2)补吸气量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V (3)补呼气量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4)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 RV (5)功能残气量 Function Residual Capacity
阻塞性<1 限制性>1 混合性=1
通气功能来自百度文库
• 用力肺活量 FVC 1. 深吸气→肺总量→用力呼气→残气位 2. 时间作横坐标,呼出气体量作纵坐标描
记出用力肺活量图,从曲线上可以计算 第1,2,3秒呼出的气体量和占用力肺活量 的百分比,正常人基本在前3秒全部呼 出
通气功能
• 用力肺活量 3.阻塞性肺病:呼气时间延长 4.限制性肺病: 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MMEF • 肺泡通气量 VA 1.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死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 通气功能
1.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指气道阻塞或肺 弹性回缩力下降引起气流受限,常见疾 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2.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指肺组织受损, 胸廓或肺扩张受限而引起的通气功能障 碍,常见疾病为肺间质病变、肿瘤、胸 膜胸廓病变、肺切除
3.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腔通气=(潮气量-死腔量)*频率
通气功能
• 肺泡通气量 2.解剖死腔;肺泡死腔;生理死腔 3.临床意义(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减
少或死腔量增加都可以造成肺泡通 气量不足
(2)每分钟静息通气量不 变,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 呼吸小
换气功能
• 通气/血流 V/Q
1. 有效气体交换条件:通气和血流相匹配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用肺活量%作横坐标,用流速作纵 坐标,描记曲线
• 慢阻肺的曲线特点 1. 最大流速和各阶段流速均下降 2. 下降支突向横坐标,病情越重弯曲
越明显 3. 严重时肺活量减少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慢支,早期小气道病变的曲线 和慢阻肺相似,但程度轻
• 肺间质病变的曲线特点 1. 流速高 2. 肺活量小 3. 下降支倾斜度大,曲线高耸
>1.0
↓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 ↓↓
N or ↓ ↓↓ ↓↓ 1.0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 支气管扩张试验: 1.通气改善率=(用药后FEV1-用药前
FEV1)/用药前FEV1*100% 2.阳性:通气改善率>15%,且绝对值
>200ml 3.阳性意义:气道阻塞可逆,支持哮
喘诊断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病例
• VC 1128ml/VC预 2615ml=43.1% • TLC 2365ml/TLC预 4460ml=53.0% • MVV 38332ml/MVV预 73329ml=52.2% • FEV1 910ml/FVC 1030ml=88.4% • FEV2 1030ml/FVC 1030ml=100%
肺功能检查
• 肺容积 • 组成
(6)肺活量 Vital Capacity VC (7)深吸气量 Inspiratory Capacity
IC (8)肺总量 Total Lung Capacity TLC
肺功能检查
• 肺总量:肺活量+残气 1. 减少的意义:限制性肺疾病,如:
肺纤维化,肺炎,肺肿瘤,肺不张, 胸水,气胸 2. 增加的意义: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
限制性 混合性
1. VC 2. FRC 3. TLC 4. RV/TLC 5. FVC 6. FEV1 7. FEV1/FVC 8. MMEF 9. MVV 10. 气速指数
N or ↓ ↑↑
N or ↑ ↑
N or ↓ ↓↓ ↓↓ ↓↓ ↓↓ <1.0
↓↓ ↓↓ ↓↓ N or ↑ ↓↓ ↓ N or ↑ ↓ ↓
• 换气功能 通气血流比例:不做常规检查 弥散功能
病例
• VC 1913ml/VC预 2376ml=80.5% • TLC 3836ml/TLC预 3798ml=101% • RV 1923ml/TLC 3836ml=50.1% • MVV 46788ml/MVV预 66900ml=69.9% • FEV1 1190ml/FVC 1720ml=68.9% • FEV2 1420ml/FVC 1720ml=82.5% • FEV3 1590ml/FVC 1720ml=92.4% • FEV1/FVC=55.7%
通气功能
•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VE 1. 潮气量*频率=升/分 2. >10L通气过度,<3L通气不足 3. 限制性肺病:浅快呼吸 4. 阻塞性肺病:深慢呼吸
通气功能
• 最大通气量 MVV 1. 单位时间内用最大幅度和最快频率重复
呼吸所测出的通气量
2. 通气储量=(MVV-VE)/MVV*100% 3. 气速指数
2. 正常情况下:V为4升,Q为 5升
3.
V/Q=0.8
4. 3. 病理情况下:(1)肺栓塞,死腔增加
(2)肺不张,肺实变,
肺内静动脉分流增加
换气功能
• 弥散功能 Diffusion 1. 弥散概念;弥散量概念 2. 影响弥散的因素:弥散面积和弥散
距离;肺血容量,血红蛋白浓度; 通气/血流;气体分子大小;气体 分压差 3. CO吸入法测定弥散量
肺功能检查
• 概述 1. 呼吸的生理功能:气体交换,有两
个过程,外呼吸和内呼吸 2. 肺的呼吸功能:指外呼吸,有通气
和换气两个过程 3. 肺功能检查的内容:肺容积,通气
和换气,血流,血气分析等
肺功能检查
• 肺容积 Lung Volume 1. 概念 2. 组成 (1)潮气量 Tidal Volume TV (2)补吸气量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V (3)补呼气量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4)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 RV (5)功能残气量 Function Residual Capacity
阻塞性<1 限制性>1 混合性=1
通气功能来自百度文库
• 用力肺活量 FVC 1. 深吸气→肺总量→用力呼气→残气位 2. 时间作横坐标,呼出气体量作纵坐标描
记出用力肺活量图,从曲线上可以计算 第1,2,3秒呼出的气体量和占用力肺活量 的百分比,正常人基本在前3秒全部呼 出
通气功能
• 用力肺活量 3.阻塞性肺病:呼气时间延长 4.限制性肺病: 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MMEF • 肺泡通气量 VA 1.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死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 通气功能
1.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指气道阻塞或肺 弹性回缩力下降引起气流受限,常见疾 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2.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指肺组织受损, 胸廓或肺扩张受限而引起的通气功能障 碍,常见疾病为肺间质病变、肿瘤、胸 膜胸廓病变、肺切除
3.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腔通气=(潮气量-死腔量)*频率
通气功能
• 肺泡通气量 2.解剖死腔;肺泡死腔;生理死腔 3.临床意义(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减
少或死腔量增加都可以造成肺泡通 气量不足
(2)每分钟静息通气量不 变,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 呼吸小
换气功能
• 通气/血流 V/Q
1. 有效气体交换条件:通气和血流相匹配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用肺活量%作横坐标,用流速作纵 坐标,描记曲线
• 慢阻肺的曲线特点 1. 最大流速和各阶段流速均下降 2. 下降支突向横坐标,病情越重弯曲
越明显 3. 严重时肺活量减少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慢支,早期小气道病变的曲线 和慢阻肺相似,但程度轻
• 肺间质病变的曲线特点 1. 流速高 2. 肺活量小 3. 下降支倾斜度大,曲线高耸
>1.0
↓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 ↓↓
N or ↓ ↓↓ ↓↓ 1.0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 支气管扩张试验: 1.通气改善率=(用药后FEV1-用药前
FEV1)/用药前FEV1*100% 2.阳性:通气改善率>15%,且绝对值
>200ml 3.阳性意义:气道阻塞可逆,支持哮
喘诊断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性质
病例
• VC 1128ml/VC预 2615ml=43.1% • TLC 2365ml/TLC预 4460ml=53.0% • MVV 38332ml/MVV预 73329ml=52.2% • FEV1 910ml/FVC 1030ml=88.4% • FEV2 1030ml/FVC 1030ml=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