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963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中医伤科学发展史
“中医伤科学”定义: 是指研究骨、关节、周围筋肉损伤 与疾病的学科
部位:损伤(骨折、脱位、软伤) 疾病(骨病、畸形、肿瘤)
最早出现清代:胡延光《伤科汇纂》
萌芽(夏、商、周时期)
工具(砭石、骨针)
骨疾(手、肘、胫、骨) 分科(食医、疾医、疡医 折疡、兽医) 诊断方法(瞻、察、视、审)
后改为“外科”和“正骨科” 特 点 : 伤 科 专 著 出 现 ( 20 多 种 )
名医辈出,学派形成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1. 最早少林派伤科派 2. 按穴位用药,用药特点是微温、辛甘、
甘凉之行气活血化瘀药
3. 评价:“用药平稳,立法精禅,洵医
林中廑见之作,可补《灵》、《素》 所未备。”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1. 编排系统:伤科大法、方药、医案 2. 强调治伤整体观念,其“肢体损与外,则气血伤
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为内治 纲领
3. 突出脾胃、肝肾在伤科疾病中作用;后人称为
“温补骨伤科学派的”始祖
中医伤科发展史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一煎水洗,二相度损处, 三拨伸,四或用力收入骨, 五捺正,六用黑龙散通, 七用风流散填症,八夹缚, 九服药,十再洗”
中医伤科发展史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1. 固定要骨“平正” 2. “凡夹缚(固定)用杉木皮,数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王寿《外台秘要》 1. 大分类:内、外伤
2. 小分类:骨折、脱位、
内伤、金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1. 颈椎骨折脱位(首创悬吊牵引复位、卧位对
拉牵引复位)
2. 胸腰椎骨折(俯卧过伸复位法) 3. 肱骨折、股骨、踝部骨折诊治 4. 髋 关 节 ( 前 、 后 ) 脱 位 鉴 别 : 以 “ 粘
膝”“不粘膝”征作区别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兴盛时期(明清)
明清——骨科从外科分出--独立 明初——分13科:“接骨”“金镞”,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王寿《外台秘要》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是现存最早的骨科专著
关于蔺道人:会昌年间,怀才不遇、悲观厌世、 消极混日,是当时“下岗” 僧人,从长安流落 到江西宜春,过隐居生活;蔺为他的帮工彭之 子治好骨折,医术精甚传开,把《理伤续断方》 传给了彭,不辞而别。
基础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长沙马王堆考古发现: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五十二病方》 《阴阳脉死候》 《帛画导引图》 (记载了骨折诊治、创伤、骨病经验)
中医伤科发展史
基础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长沙马王堆考古发现 《内经》解剖名称、生理功能
中医伤科发展史
基础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1. 下颌关节脱位 2. 骨折固定 3. 开放性损伤处理 4. 止血法(外)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1. 外治法 2. 创口感染 3. 化脓性关节炎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刀、制药用具、 复位用工具、 材料选择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蔺道人的《仙》未载入正史,以秘方形式流 传,《苏沈良方》中的“神授散”与《仙》 “接骨丹”相同
宋元时期,骨伤科文献与外科集中一起 北宋:“大医局”——疮疡兼折疡科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长沙马王堆考古发现 《内经》解剖名称、生理功能 华佗
麻醉、手术、方药、养生等方面成就 无原著记载 散在唐代医籍
中医伤科发展史
基础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长沙马王堆考古发现 《内经》解剖名称、生理功能 华佗
麻醉、手术、方药、养生等方面成就 无原著记载 散在唐代医籍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片,周回紧夹缚,留开皆一缝, 加缚必三度,缚必要紧。”
中医伤科发展史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1. 粉碎性骨折(闭合、开放) 2. 注意并发破伤风
中医伤科发展史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对整复手法贡献
1. 五世医家祖传 2. 集元以前大成,承蔺道人之学,发展整
复术
3. 首创脊柱手法——“悬吊复位法” 4. 明代评价:“正骨兼金镞,推危氏言其
整复手法”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悬吊复位法”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李仲南《永类钤方》
1. 系统整理(开放骨折、清异物、止血) 2. 分类:骨折、扭伤 3. 对妇女、儿童分治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1. 药物(补益、生肌、坚筋、固骨) 2. 技术(复苏、止血、镇痛、手法)
• 椅背复位法(肩关节脱位)先进 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 肘、腕、髋脱位的复位方法
中医伤科发展史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对整复手法贡献 麻药的应用
二药:草乌(麻醉) 生葱(解除)
中医伤科发展史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对整复手法贡献 麻药的应用 骨科器具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