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曾国藩的几个关键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圣君贤相,大概无时无刻都在用勤劳来勉励自己吧!从个 人安身的角度来看,就必须努力操练和学习技术本领,磨练筋骨, 知道自己的知识浅薄就应该加倍学习,时刻做到居安思危。这样就 能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和智慧。从安邦社稷来看,就要先自我感受 饥饿和溺水的感觉,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没能解决温饱问题,就应该 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大禹、墨子都是用俭朴来规范自己的的身 体力行,用勤劳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勤劳则能长寿,安逸则会早 夭。勤劳而有才的人就会被重用,安逸淫乐又没有功劳的人就会被 抛弃,勤劳的人愿意去接济百姓,让鬼神钦佩。安逸淫乐不但对百 姓没有好处,连鬼神对都会不齿他的言行!
•其实,“正经”就是诚。诚(正经)是装不出来的,荀子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发乎心,外化于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 中如此,在政治生活中更是如此。中国的官场,自古以来,于法律 之外还有一个官场潜规则.所谓潜规则,就是大家不得不遵守的不 成文的规矩。然而,曾国藩却能独立于当时的官场潜规则。 •例如曾国藩好不容易得到两江总督这样渴盼已久的实职,内心里 非常感谢朝廷、皇帝对他的信任。他身边的心腹幕僚提醒他说这事 是辅政大臣肃顺的提携,按照官场潜规则,理应给肃顺写一封谢恩 的信。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千方百计巴结还找不到机会, 如今机会来了,自应顺水推舟。然而,曾国藩却不这么想,他只给 朝廷上了一道谢恩折,对肃顺的提携却只字未提,更没给他通信, 谢绝了这一官场潜规则。不久,咸丰驾崩,随即发生了著名的宫廷 变故,肃顺被两宫太后夺了权。两宫太后在查抄肃顺的家中搜出大 量的私人信件,却没有找到一封曾国藩与肃顺的往来信函。自此, 两宫太后开始对曾国藩刮目相看,格外看重。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 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 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 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 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 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可见,慎独就是守身,在男人称为独善其身,在女子称守身如玉。
•诚其意与守身,看似两个不同的概念,实则内涵一致。诚其意是 要保持内心的诚,守身也是要“外于物”,而“内其心”,意即保 持自己内心的诚、独,都是发乎心,达至心安。故曾国藩把“慎独” 作为第一根人生金针度给自己的儿孙。
•再看“主敬”。 •“主敬”一词语出《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 所谓“主敬”,就是恪守一个敬字。
•敬和诚是不分的。主敬则存诚。古代巫术文化中,祭祀是沟通人 神的方式,要取得神的信任并降福人间,祭祀之人必须诚心主敬。 所以敬和畏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那时,“敬”是作为一种 基本德行,尔后扩大到为治国的德行。儒家强调主忠信,即是主敬。 《说文》忠敬互训。在孔子那里,又是礼和仁的内在要求。子游向 孔子问孝。孔子打个了比方,说,孝顺父母是养,喂养犬马,也是 有养。那么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敬与不敬。是故《孝经》 曰:“敬亲者,无敢慢于人。”可见,敬并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敬”还有谨慎之义。《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 《周易·文言》: “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一者无他,只是 整齐严肃,则心便一”。意谓整饬自己的思虑,经常保持自觉的状 态,心便能专一而不为外物所诱,敬能虚静,但敬不就是虚静。心 有所主,还要处物行义,于事物上能明其是非。“敬”成为宋儒穷 理尽性的工夫和方法。
•第三,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天底下的人,都是得到了天 地的机理才能成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天地的气息才能成就自我的 形象。我(曾国藩)和普通老百姓相比,生命的起源都是相同的。 假如我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对老百姓讲仁爱对事物加倍爱惜。 那么就违背甚至抛弃了生命起源相同的理论。至于那些享有丰厚俸 禄的大官,高高在上,就应该承担起拯救老百姓于溺水之时,拯救 百姓于饥饿之中的责任。读古人的书,学习古人的思想,大概知道 了古书的意思,就应该大力推行古书中自己领会了的正确思想。孔 子的儒家学派教育子弟,大都要求子弟讲究仁爱,而讲究仁爱最根 本的就是要想成就自己就先成就别人,要想富贵自己首先要富贵别 人,能够成就他人,富贵他人之人,人们哪有不心悦诚服归顺于他 的呢?
•传文解释道:“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 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 者,舍体也。”
•什么是独呢?上文提到,独是指“舍体”。什么是“舍体”呢? 就是舍弃外在的感觉,专注于内心的意志、意念。根据《尔雅》的 解释,“慎,诚也。”慎独即是诚其意。 •此外,《庄子·大宗师》中也说:
•第二,主观做到对人对事恭恭敬敬就能使自己身心强健。内心专 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整齐严肃态度严谨,只是敬的方法;一出门 就好像要去拜访一个尊贵的客人,就像老百姓在祭祀祖先时所表现 出来的那种恭恭敬敬的样子,这是敬的气氛;想要凭借自己的知识 来安慰百姓,就必须做到一丝不苟恭恭敬敬,这样百姓才能信服, 这是敬的效果。聪明睿智的人,都是这样做得。“主敬”就能一天 天壮大自己,主观上对人对事傲慢无礼,就会一天天消亡自己。如 果能做到无论大事小事、人多人少都恭恭敬敬,不敢有一丝一毫松 懈的意思,那么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强健,还用值得怀疑吗?
•先说“慎独”。“君子慎独”是儒家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条人生 哲学。在先秦儒家经典中多次提到“君子慎独”: •《礼记·礼器》: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 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 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 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 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 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传文解释道:“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 以夫五为一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也。独 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疑当补为“一”)心也,然后得之。” 这里的“五”,是指“仁义礼智圣”。 •《五行》又说: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 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哀。君子慎其独也。(同上)
•第四,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一个人每一天 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于每天所做的事情所费得力气相匹配, 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这是因为他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假如普通人家男人耕田女人织布,一年到头才能有几担谷和几匹布 的收入,而富贵人家的老爷少爷却一年到头安逸淫乐,不做一件事 情,而吃得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喝醉了酒就像猪一样呼 呼大睡,醒来后一呼唤就有许多人对他唯唯诺诺,这是天下最不公 平的事情,连鬼神都不允许他这样,难道他还能这样长久的安逸淫 乐下去吗?
•伊川先生说:“涵养须用敬” 。以率气言,谓之主敬。以不迁言, 谓之居敬。以守之有恒言,谓之持敬。敬是涵养的工夫。但光有工 夫不行,还须与义相辅,否则主敬便成了空寂无事。敬的方法是畏 谨不放纵。这种持敬的工夫,并非容易做到,需要优游涵泳,不急 不躁,不懈不怠地坚持下去。这种持敬的工夫并非是不闻不见不思 的兀然端坐,而是要无事能安然,有事能应变。朱熹就特别强调敬 的工夫,认为这是万善之本,是为学的纲领。曾国藩,自32岁开始, 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这些日课既是曾国 藩修身的工夫,又成为他养生的办法。
•那么,如何来“慎独”?在曾国藩看来,慎独就是要做到不要被 人们的毁誉、掌声所迷惑,重要的是在独处、静思的时候,面对自 我,能对得起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内不愧于心,外不 负于人。在儒家看来,人生的意义也在于两点,一是成全自己,二 是成全别人。成全自己就是内圣,成全别人就是外王。 •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 我们小时候老师也常告诫,要做到老师在场不在场一个样。老师在 场,表现是这样;老师不在场,表现还是这样,这就是诚,就是守 身,就是慎独。又好比说话,一个人在外的时候说一口流利的普通 话,然而回到家或者遇到老乡,又说家乡话。这样,人前人后两个 样,说不定某个时候,一不小心在说普通话的场合就会溜出一句土 话来。讲粗话痞话同样如此。尽管平时很克制,可是在私人场合说 多了,等到形成习惯,很自然地掉出一句国骂来。 •有人说,慎独是装正经。很多年青人,公共场合很讲究很注意, 一到私人场合或曰私人空间就肆无忌惮了。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 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 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 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 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 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 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 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 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 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 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一生多病,然而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地的大事,当与此关系 紧密。敬的反面便是怠慢。在己为怠,对人为慢。遗嘱中提到的敬 的工夫、气象、效验,就将修身与养生融合起来,将人的内心与外 在统一起来了。一个人要有所敬畏,不能无法无天。有所敬畏的人 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无 法无天的人表现在内心就是唯我独尊,随心所欲,有时给他人与社 会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计的。
•他的“遗嘱”有四条:第一条是“慎独则 心安”,第二条是“主敬则身强”,第三条 是“求仁则人悦”,第四条是“习劳则神 钦”。归结起来,这里有四个关键词:心、 身、人、神。与之对应的就是“慎独”、 “主敬”、“求仁”、“习劳”。 •这四个词,既是曾国藩教子的遗嘱,作为 一个教子有方的家长,这堪称金玉良言;又 是曾国藩自己毕生的人生总结,更是解读曾 国藩的四大关键词。
解读曾国藩的 几个关键词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 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 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 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 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 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 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 之强健,又何疑乎?
•《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 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竹简《五行》都提到了“慎独”: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 为君子,慎其独也。
•曾国藩遗嘱白话文--
•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行、行为谨慎就能做到在处世时心 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最难的,就 是做到“慎独”(意思是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 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最早见于《礼记中庸》)能做到这样就 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如果一个人 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无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稳, 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是快乐宽慰的。慎独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 的道路和寻求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