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与生命意义的重塑粲然《妈妈菩萨孩子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话与生命意义的重塑——粲然《妈妈菩萨孩子佛》
童话与生命意义的重塑——关于粲然《妈妈菩萨孩子佛》文/蔡朝阳“无神论佛教徒”最早大约是2013年,第一次在粲然微博看到她给米尼讲《心经》,当时我非常震惊: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的适合跟孩子讲吗?那一年,我家菜虫已经读小学,在我跟菜虫漫长的七年亲子阅读中,我从来没想到过,《百喻经》也会有人拿给孩子讲,《心经》也竟然可以跟孩子共读!作为自我感觉良好,并且自认为育儿理念比较现代的父亲,我的亲子阅读书单里有哲学启蒙书,有经济学启蒙书,总之有各种关于通识启蒙的读物。但宗教色彩太过强烈的内容,我会预先排除。看了粲然读《心经》的微博,未免心中嘀咕。那时候我还没有机缘认识粲然,心中的疑惑,只能自己慢慢琢磨。尤其作为粲然的脑残粉,我读粲然时,常常按图索骥,希望能大致追溯到她的文学师承。比如她用词的习惯,她比喻的别出心裁,以及她从寻常事物中所见出的超越寻常思维的深远。可是这个《心经》,我很长一段时间里,心里是颇不以为然的。但米尼毕竟是一个出神的孩子,他的各种又开脑洞又混搭的表现,又令我释然了。因为,米尼读所谓《心经》这件事,与这对母子热衷屎尿屁,其实是同一回事。禅宗有段公案,曰“佛头着粪”,粲然跟米尼读佛经,大抵就是“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干
屎橛”了。然后是2015年,我又在微博看到,粲然在给米尼讲《地藏经》,这次更为惊异:天,《地藏经》耶,你居然也跟孩子读!仔细看完这条长微博,我的担忧完全冰释,在这个文章里,粲然说:“接触童话叙事后,回头看宗教典籍,会发现很多故事用于辅佐与引导人的无意识。佛经圣经皆如此。剥除形式化的那一部分。和孩子挺进其本身。会在更深处相逢。”粲然这样的觉悟,而我抱有愚夫愚妇的担忧,实在是为月忧云,为花忧蝶,甚无必要也。但真正令我释然的是2016年4月份的厦门之行,我去著名的三五锄参观了一下,做了一次小演讲。粲然安排我住在台湾民俗村那边一个很棒的民宿里,转角便是大海。第二天早上,她和米尼来带我去海边玩,我们穿过一个小弄堂,一个转弯,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海域迎面扑来。忽然,我听到粲然在跟米尼说,米尼,这是什么,你看,这是个好小好小的庙耶,米尼,快拜一拜。我回头一看,果然,在那间房子的墙角跟下,有一片小小的琉璃瓦搭的小房子,里面有个小小的佛龛,供着一个小小的佛——真是一座具体而微的小庙宇呢。粲然和米尼果然虔诚地拜了拜,拜完我们才去海边散步。整个过程中,粲然和米尼潜心向佛,而我则完全无感,只是木乎乎地看他俩拜了又拜。这个小细节,一直记在我心深处,并成为现在解读粲然新书《妈妈菩萨孩子佛》的一个重要依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藉由粲然这样的童话叙述,竟然极大地改变
了我对佛学的偏见。之前,以理性、科学自居的我,对佛学有一种知识的倨傲。但粲然片言只语的解释,居然让我有拨云见日的洞明,远胜曹溪的佛唱。就在半年多前,我自觉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自我突破很难,经常焦虑不安。这段时间,我竟然从李志这个民谣歌手的《思念观世音》里得到了安慰。每次熬夜焦虑,被拖延症、强迫症折磨的时候,这首歌呢喃似梵唱的音乐,竟然给了我莫大的平安。半个月之前,我的朋友阿信来绍兴,我们一起去找王阳明的故居遗址,故居早已不复存在,在故居遗址里,有一位中年女性,她倚门而坐,一脸茫然,手里捏着一串佛珠,喃喃自语,这一时刻,我亦收起了理性的骄傲,因为这个声音里,也有极大的平安与喜乐。作为童话与象征的禅悟这本童话集的书名叫《妈妈菩萨孩子佛》,真是任性的书名。但这是粲然的书,一切便显得顺理成章。首先关于信仰,粲然说自己是“无神论佛教徒”,这个悖谬的说法接近于一个幽默,而幽默的背后竟有奇妙的和谐。和谐是因为,粲然找到了这些不同领域、不同范畴,甚至不同观念之间的一以贯之的地方。如,粲然的悲悯之情,常以喜笑颜开的方式呈现;而对佛家的信仰,则又每每以“呵佛骂祖”的语言表达。率性而为,直道而行,在信仰这件事上,亦复如是。这与我不同。我是浙江人,自小生活在内陆的农村,祖上历代以种地为业,村子里的老台门,门匾上写四个大字:耕读传家。也即是说,在我的成
长年代,如果还有传统文化的遗留,那也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语怪力乱神,又加上农业社会基本上风调雨顺,无甚灾荒,是以整个文化中,对宗教信仰非常实用主义。记忆里,小时候地头还有土地庙,庙小无香火,完全敷衍了事。家里倒是有灶神,这比较重要,毕竟管的是日常起居饮食,每年送灶,还是要拜一拜的。而靠海而生的人们是全然不同的。大概是大海边上的居民,见多了人世无常,因而才会比内陆的居民,更加多一些对自然之力的敬畏吧。如在信仰的虔诚上,闽南妈祖的崇拜,显然比我们这边土地爷的供奉虔诚多了。这次台风莫拉蒂过境,厦门遭遇大灾,幸无人员伤亡,我想,也许真有海台风爷爷的庇佑呢。但我其实不是谈信仰,对于这本童话而言,显然更重要的是童话的普遍性象征。正如上文所引,粲然发现,童话叙事和佛教故事,在内在的叙事原型上,显然有暗合之处。童话是象征,佛教故事也是象征——因而才叫百喻经呢。其实,这正是荣格心理学所揭示的奥秘所在。河合隼雄在《心理治疗之路》一书中曾引用过中村雄二郎的话,“作为宇宙秩序中具有浓厚意义的事象来把握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以及由这些事物构成的世界,这种根源性的欲望存在于神话智慧的基盘上”。广义地看,佛教故事也是神话的之一种,内在的原型结构是相似的。这一点,坎贝尔的观点如出一辙,在《千面英雄》一书开头,坎贝尔便断言:无论是试图理解阿奎那艰深的观点,还是领
悟离奇的爱斯基摩神话故事中的非凡意义,我们会发现,故事只有一个,虽然形式不断变化,但主题却亘古不变——我们需要去探索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所见所闻。坎贝尔更进而指出,人类身心活动的的成果都源自神话的鼓舞和启发。了解了荣格和坎贝尔的基本观点,再来读粲然的禅学童话,就可以理解何以粲然要这样写了。她是要借用这样的故事,来编制一个普遍的象征。我的理解,这才是粲然这本童话最为用心的一处。粲然将自己对佛理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爱的理解,一一编织,经纬交错,锦缎灿烂,如此真诚,如此深刻,如此动人,将其成为母亲之后的悉心感受,和盘托出。喜乐也好,忧伤也好,畏惧也好,勇敢也好,人生的况味,我们从童话中得以再度亲历,从而使得这本童话集子具有了原型意义的象征。无论对于读者还是作者自己,童话的书写,一则是一种自我纾解,一种对于心灵的安慰;一则是一种呼唤,一种对于美好未来的展望。尽管我们自身,以及当下所处的环境,并不完美,但我们确实用尽了自己的所能,来爱孩子,爱这个世界。正如《噼里啪啦岛的小屁孩》这一则童话的寓意,即便他们生在一个满是嗯嗯的岛屿,他们满脸大便,但是,他们仍是热爱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深爱着薄情的世界。这不能不叫我想起扎加耶夫斯基的著名诗歌: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父母的成长与自我发现《妈妈菩萨孩子佛》全书一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