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效学
考纲本章节关键字——概念!
二、药
效学
1.药物
的基本
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概念:副作用,毒性反
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
2.受体
理论
(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和调节方式
(2)受体学说
3.药效
学概述
(1)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
(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及相关概念:最小有效量、作用强度、效能、
最小中毒量、极量、量反应、质反应、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
安全指数、安全界限
4.影响
药效的
因素
(1)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个体差异、种属差异等
(2)药物方面的影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3)耐受性、抗药性、依赖性、成瘾性等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

①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
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选择性低的药物,副作用多)
②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

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

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③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

例: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

④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反应。

特点:过敏体质容易发生;
首次用药很少发生;
过敏性终生不退;
结构相似药物有交叉过敏。

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⑤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例:蚕豆病(红细胞缺乏G-6-P酶,易发生溶血)。

⑥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例: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⑦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剧,又称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乐定或普萘洛尔突然停药,都可引起反跳现象。

⑧依赖性:心理依赖性(觅药行为)、
生理依赖性(戒断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和特点〗
例题
A.患者服治疗量的伯氨喹所致的溶血反应
B.强心苷所致的心律失常
C.四环素和氯霉素所致的二重感染
D.阿托品在治疗量解除胃肠痉挛时所致的口干、心悸
E.巴比妥类药物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
1.毒性反应是
2.后遗效应是
3.继发反应是
4.特异质反应是
5.副反应是
『正确答案』B、E、C、A、D
二、受体理论
■1.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等)结合并产生效应。

■2.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的总称。

■3.受点(位点):能与配体结合的活性基团。

4.受体的特性
5.受体的类型
6.受体的调节: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为受体的调节
6.受体作用的信号转导:
1.第一信使
第一信使是指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及药物等细胞外信使物质。

大多数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内,而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激活受体而引起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2.第二信使
最早发现的第二信使是环磷酸腺苷(cAMP),还有环磷酸鸟苷(cGMP)、二酰基甘油(DG)和三磷酸肌醇(IP3)及PGs、Ca和一氧化氮(NO)等。

NO:既有第一信使特征,也有第二信使特征。

3.第三信使
第三信使是指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包括生长因子、转化因子等。

例题
【A型题】有关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蛋白质
B.有饱和性
C.有特异性
D.只能与药物结合
E.与药物结合是可逆的
『正确答案』D
三、药效学概述
(一)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一)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1.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
(D:药物,R:受体,DR:药物受体复合物,E:效应)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药物亲和力不同。

◇内在活性: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或称效能。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药物亲和力不同。

◇内在活性: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或称效能。

内在活性以α表示:
■α=1 有内在活性
■α=0 无内在活性
■0 < α < 1 有部分内在活性
出题:给出α值,判断药物分类
3.药物分类:
4.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作用特点比较
效价——是评价亲和力的指标
效能——是评价内在活性的指标
竞争性拮抗剂
非竞争性拮抗剂
◇下图:竞争性拮抗药(A)、非竞争性拮抗药(B)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
竞争性拮抗药(A)
→使激动剂的亲和力下降,效价降低
→但不影响内在活性,不影响效能
→药时曲线平行右移
非竞争性拮抗药(B)
→既影响亲和力,使效价降低
→也影响内在活性,使效能减小
→药时曲线不平行右移
例题
某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后移,说明
A.有非竞争性阻断药存在
B.作用机制改变
C.有竞争性阻断药存在
D.有激动药存在
E.效价增加
『正确答案』C
A药是B药的非竞争性拮抗剂,提示
A.A药和B药竞争结合同一受体的同一位点
B.A药使B药的效能加大
C.A药使B药的效价强度增大
D.A药使B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A药使B药的效价强度和效能均降低『正确答案』E
下列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的是
A.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B.组胺和氯苯那敏
C.毛果芸香碱和新斯的明
D.阿托品和尼可刹米
E.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B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1.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如:改变渗透压(甘露醇脱水,硫酸镁导泻)、改变pH(抗酸药治疗溃疡病)、络合作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络合剂解救重金属中毒)。

2.特异性药物作用:结构特异性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如酶和受体)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作用,大多数药物属于此类。

药物的特异性作用机制不包括
A.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性质
B.激动或拮抗受体
C.影响自身活性物质
D.影响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
E.影响离子通道
『正确答案』A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1.构效关系:药物结构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
2.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
1.构效关系
概念: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构效关系。

意义: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包括基本骨架、侧链长短、立体异构、几何构型)的改变均可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药效及其毒性。

2.量效关系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或减,药物的这种剂量(或浓度)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看懂量-效曲线
量-效曲线(浓度-效应曲线)
*横坐标:药物剂量,以血药浓度表示
药量用
常数表示的量效曲线
药量用对数表示的量效曲线
*纵坐标——药物效应,包括:量反应、质反应。

量反应质反应实验对象个体群体
药物效应连续变化、量的分级;
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
阳性(或阴性)反应出现的频数或百分率
举例心率的增减、
血压的升降、
尿量的多少
死亡与生存、
惊厥与不惊厥等、
昏迷与清醒
(1)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及相关参数
由图可见:效能(内在活性):B>C>A
效价强度(亲和力):A>B>C
参数相近名词定义意义
最大效应(E max)效能
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
是药理效应的极限
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是药物
产生效应的能力。

效价强度效价指能引起等效反映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注意:其值越小,效价越大。

反应药物的亲和力
半效浓度(EC50)达到50%最大效应时的药物剂量或浓度。

药物浓度在EC50左右变化时,药效变化最敏感
斜率在效应大约16%至84%区域,量效曲线几乎呈一直线,
其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称为量效曲线的斜率。

斜率大的药物,药量微小的变
化,即可引起效应的明显改
变。

斜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临床用药的剂量安全范
围。

参数相近名词定义
阈剂量最小有效量引起效应的最小药物剂量或浓度
常用量治疗量大于阈剂量,小于极量
极量最大有效量国家药典规定的某些药物的用药极限量
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反应的最小剂量
最小致死量出现病例死亡的最小剂量
(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及相关参数
(1)半数有效量(E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2)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死亡的剂量。

例题
药物对动物急性毒性的关系是
A.LD50越大,毒性越大
B.LD50越大,毒性越小
C.LD50越小,毒性越小
D.LD50越大,越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E.LD50越小,越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LD50越大,毒性越小
A,B,C三药的LD50分别为40、40、60mg/kg,ED50分别为10、20、20mg/kg,比较三药的安全性大小的顺序为
A.A=B>C
B.A>B=C
C.A>B>C
D.A<B<C
E.A>C>B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安全指数= LD5 / ED95
A药40/10=4
B药40/20=2
C药60/20=3
安全指数越大越安全!
药物能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称为
A.阈剂量
B.最小有效剂量
C.极量
D.效价强度
E.效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效能: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是药理效应的极限。

A药和B药作用机制相同,达同一效应A药剂量是5mg,B药是500mg,下述那种说法正确
A.B药疗效比A药差
B.A药的效价强度是B药的100倍
C.A药毒性比B药小
D.需要达最大效能时A药优于B药
E.A药作用持续时间比B药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效价】
>> 是评价亲和力的指标;
>>其值越小,效价越大。

药物的最大效能主要反映药物的()
A.内在活性
B.亲和力
C.个体差异
D.药效变化
E.阈剂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效价——是评价亲和力的指标
效能——是评价内在活性的指标
四、影响药效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病理因素
(1)肝功能不全
(2)肾功能不全
(3)营养不良
4.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5.种属差异
(二)药物方面的影响
1.剂型
2.剂量
3.给药途径
4.给药时间
5.反复给药
6.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
婴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敏感。

新生儿的白蛋白含量比幼儿少,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常用中枢抑制药可影响智力发育。

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相应较差,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3/4左右。

2.性别:
(1)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禁用剧泻药和抗凝血药。

(2)在妊娠头三个月内,禁用抗代谢药、激素等能使胎儿致畸的药物。

(3)临产前禁用吗啡等可抑制胎儿呼吸的镇痛药。

(4)哺乳期用药也应注意,有些药物可进入乳汁影响婴儿。

头1.2周全或无,要么没事要么流;
3w-3m 易致畸! 3w-5w最致畸!!
3个月后人形成,但是仍然有风险,
影响中枢和生殖,不用药物是首选。

3.病理因素
(1)肝功能不全
①甲苯磺丁脲、氯霉素等,由于肝的生物转化速率减慢,因而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
②可的松、泼尼松等需在肝经生物转化后始有效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③不经肝脏转化的药物使用不受影响,如在肝功能不全时可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2)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致经肾脏消除的药物排泄减慢,导致药物的蓄积中毒。

如: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3)营养不良
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
②肝微粒体酶活性低、数量少,药物代谢减慢;
③因脂肪组织较少,可影响药物的储存。

4.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1)个体差异
①量的差别:高敏性和耐受性;
②质的差异:如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2)遗传因素
①少年型恶性贫血——是由于胃内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在肠内不能吸收;
②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对治疗量的乙酰水杨酸、奎宁、伯氨喹、磺胺类药等可引起溶血;
③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慢代谢型者肝中乙酰化酶活性低,服药后异烟肼血药浓度较高,t1/2延长,显效较快。

5.种属差异
(1)种属差异:人与动物间的差异。

(2)种族差异: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作用靶点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

(二)药物方面的影响
1.剂型
(1)口服给药的吸收速率为:水溶液>散剂>片剂;
(2)缓释制剂——可使药物按一级速率缓慢释放,吸收时间较长,药效维持时间也延长;
(3)控释制剂——是指药物按零级速率缓慢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药效。

2.剂量
(1)剂量增加,作用增强;
(2)产生不同作用,如:镇静、催眠、抗惊厥。

(3)影响选择性,如:多巴胺
3.给药途径
(1)影响药效出现时间:
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2)影响作用性质:
如:硫酸镁——口服给药——泻下作用
硫酸镁——注射给药——抗惊厥、扩血管
硫酸镁——外敷——消炎去肿
4.给药时间
(1)一般饭前服药吸收较好,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
(2)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
(3)催眠药宜在临睡前服用、胰岛素应在餐前注射;
(4)按生物节律用药: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日量早晨一次服用,可减轻对腺垂体抑制的副作用。

5.反复用药
(1)耐受性: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下降。

①快速耐受性(药效耐受性);
②慢性耐受性(代谢耐受性)。

(2)耐药性: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在长期用药后产生的耐受性,称耐药性。

(3)依赖性:
①躯体依赖:生理依赖性,表现为戒断症状(成瘾性)
②精神依赖:心理依赖性(习惯性)
(4)撤药症状(反跳现象):应逐渐减量。

6.药物的相互作用
(1)配伍禁忌:指将药物混合在一起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

如:
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使氨基糖苷类失去抗菌活性;
②青霉素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易致过敏。

再如:头孢曲松不能与含钙注射液配伍;
红霉素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

(2)药动学相互作用
①抗酸药影响弱酸性药物在胃内的吸收;
“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②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作用增强,毒性加大。

“阿依水、抢蛋白”
格列类、华法林、
被抢劫、被游离;
易过量、易中毒、
低血糖、低凝血。

(3)药效学相互作用
拮抗机制典型例子
1.物理性拮抗剂▲药用炭——吸附中毒物质;▲蛋白、牛乳——沉淀重金属。

2.化学性拮抗剂▲酸碱中和
▲二巯丙醇夺取已与组织中酶系统结合的金属物等。

▲鱼精蛋白解救肝素过量
3.生理性拮抗剂▲阿托品——拮抗有机磷中毒;
▲毛果芸香碱——拮抗颠茄碱类中毒;
▲纳洛酮——拮抗吗啡中毒;
▲氟马西尼——拮抗苯二氮(艹卓)类中毒。

例题
A.快速耐受性
B.耐受性
C.成瘾性
D.耐药性
E.慢性耐受性
1.连续用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性下降,称为
2.短时间连续用药后药物反应性下降,称为
3.连续应用化学治疗药物后,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称为
4.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精神性和生理性依赖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正确答案』B、A、D、C
『答案解析』(1)耐受性: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下降。

①快速耐受性(药效耐受性);
②慢性耐受性(代谢耐受性)。

(2)耐药性: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在长期用药后产生的耐受性,称耐药性。

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
A.肝药酶活性的抑制
B.吸收后和血浆蛋白结合
C.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
D.两种药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配伍禁忌:指将药物混合在一起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

正确选择药物剂量时应考虑
A.老年人年龄大,用量应该大
B.小孩体重轻,总用量应该小
C.孕妇体重增加,用量也应增加
D.对药物高敏者,用量应减少
E.耐药者,用量应该增加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A的正确说法: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3/4左右。

C的正确说法:孕妇用药量应慎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