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报告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的内涵、没有将私人服务与公共服务分开之前,就简单地倡导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结果误把为私人服务的市场产业与公共服务产业混为一谈,把市场产业等价交换原则与公共产业谁受益谁付费、成本分摊的原则混为一谈。这是导致中国社区服务商业化倾向严重,很难走出困境的主要缘由。
通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我们需要在理论上拨乱反正的基
础上,重新考虑发育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政策,研究其组织发展政策、组织协作与协调政策、融资政策、绩效考核政策,以形成一种社区内部的激励机制,达到鼓励社区公共服务经济向产业方向发育,努力使得社区居民从公共服务消费中的个人所获最大限度地接近他们的不同需求,取得尽可能高的公共服务产业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
(三)重构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创新
1、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1)从社区服务现状分析以公共服务产业的理论,观照中国目前的社区服务供给问题,可以从社区
组织方面,找出其行政化和商业化倾向严重的原因。
按照公共服务产业的理论,中国的街道办事处是唯一的社区公共
服务集体消费单位,社区服务中心是主要的社区公共服务生产单位,此外,社区卫生站、社区保障中心、职业介绍中心也是生产单位。但是,这些生产单位全部隶属街道办事处,几乎可以算作街道办事处里的一个部门,没有独立性或只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他们不能算作中国社区内的独立的生产单位,街道办事处其实是集社区公共服务的集体消费单位与生产单位于一体的排他式的垄断者。
广州逢源街道社区之所以出现多样化的社区公共服务的繁荣景
象,从组织角度看,一是突破了街道办事处一统天下的体制桎梏,广州文昌慈善会与街道办事处形成了共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局面,也成为该社区的一个综合性集体消费单位;二是社区内有20 多个独立的居民自组织的社区小社团,他们除了在资金上要向慈善会申请,从而接受慈善会的监督之外,可以独立地招俫会员、组织活动,所以出现了大量提供和生产单项社区公共服务的集集体消费单位功能与生产单位功能于一身的组织。
上海罗山会馆从功能看已经属于社区的一个集体消费单位,它不仅与其他的集体消费单位例如社会发
展局支持的999救助中心、街道卫生站的生殖服务中心结成了协作生产的关系,而且还拥有一些完全独立的
生产单位作为合作伙伴,例如罗山敬老院、各个志愿服务队等,形成了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和生产单位多中
心的产业秩序。
可见,搞好社区公共服务,这种多中心的产业秩序是必不可少的。而造就这种秩序的关键是发育社区
组织。但是这个社区组织不是指现有的社区内的准政府组织、新事业单位或官办社团,而是可以作为社区
公共服务集体消费单位与生产单位的独立的社区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现行的社区组织大都与现有体制同质,
处于传统行政体制系统等级网络的某个位置,所以基本上没有脱离以一体化的行政命令结构组织社区公共
服务的旧框架,与我们所要建树的排他性、非垄断性的混合型的社区公共服务产业的方向相悖。
(2)从强化公共意识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社区服务商业化倾向之所以相当严重,究其缘由,与中国社会文化中缺乏公共意识有
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文化中公共理念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对于“公”的解释,
是“天下为公”,“治国齐家平天下”,“天下”就是国家的天下,而不是百性的天下,“家”与“国”两者之间,“国”的治理要摆在首位,有
了“国”的治理,就能“齐家”和“平天下”。可见,“国”与“家”与“天下”是联体的,属于一个中心的一套系统思维。如此排斥国家以外的社会,与“私人”相对的社会的“公共”概念自然没有产生的土壤。难怪中
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独立的民间的社会组织,更不可能像西方资本主义早期那样,出现由社会慈善组织而不是由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时期。
由此,中国的社会发育,不是走向强化“国”的道路,就是强
化“家”的道路,即不是私人利益就是
国家利益,不是商业化就是行政化。
这为我们重新构建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需要引进与公共意识、公共理念、公共选择、公共决策、公共经济、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与公共领域相关的概念。不过,这些异质性因素的引进和培育需要适合的土壤,环境条件的差异性过大,它们是很难成活的。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运用组织实践导入异质性因素比依靠观念输入要有效的多。
以组织方式导入具有异质性因素,需要“远邻效应”,即通过引进海外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移植”,
以各种形式推动中国的非营利机构在“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动员模式等方面发生变异”,“渐进式的
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沈原,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团发育,2000:19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