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课-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家 韩非 战国 中央集权观;改革观 兵家 孙膑 战国 强调战争规律;“造势”;重视人的作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 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 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 志强加说
宇宙观:“齐物”,万物本质相 反映了没落贵族悲观失望,完全丧失了 同
探求真理的信心。
人生观:“逍遥” “无所恃” ,即不受限制
反映了没落阶级逃避现实,去追求一种精 神上的绝对自由。(自我精神麻醉法)
自然观: “天与人不相胜”,人要 评价: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比老子更 顺从自然,“天人合一” 为消极,代表是战国中期没落的贵族
政治观: “仁政”学说 思 想 学 说
主要内容:以仁对民、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人性观:“性善论”---人性本善 养浩然之气 人格观: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影响
《孟子》为四书之一,被尊称为“亚 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
探究:如何评价孟子的思想主张?
据文献记载,孟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靠母亲教养长大 成人。起初,他家住邹县城北,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 孟子便经常和邻居顽童学着埋坟头、哭丧,有时抢人家的 供果吃。孟母感到住在这里不利于教养孩子,就把家搬到 了城里。新居与市场为邻,市场上,行商客贾,拍卖喧嚣, 还有江湖骗子瞒哄欺人。孟母感到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 也不利,为了让儿子学好成才又把家迁到学堂旁边。后来 孟母把孟子送进了学宫,学习《诗经》、《尚书》。“孟 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
3、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 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荀子 4、右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 的落脚点 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 的出发点和归宿 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 “术”服务 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 同维护君主的权利
朱元璋曾经一边读 《孟子》,一边看到不称 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 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 根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 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 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 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 编成《孟子节文》,于洪 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 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 这是为什么? 民贵君轻
庄子,名周,他是个苟全性命,不求 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敝履富贵,淡薄利 禄的隐士思想。 庄子的处世态度在表面看来是玩世不 恭的,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他本人 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一个看透社会本末的 智者,处在高处不胜寒的伟大孤独之中, 其忧思之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庄子对老 子的观点加以提升与扩展,其汪洋恣肆的 为文风格,形成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吸取神化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 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想象奇幻。 庄子的精神旨趣或许可以阔大读者的胸 怀,使原本狭隘的人变得旷达,原本旷达 的人变得更为洒脱。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 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由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 此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 制走向瓦解 促使井田制走向崩溃。 材料二 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宗法分 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受到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失去天下共主 削弱,诸侯不断擅自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 的地位。 发生,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材料三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 诸侯争霸战争。 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 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阔了视 时代变化士阶层兴起,使得思想活跃。 野,促进了文化觉醒。
第2课 战国时期的
课标要求: 1、了解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 的基本思想主张; 2、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意义。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 景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根本原因)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 跃 文化: 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 民间” 背景:社会大变革时期(奴—封)
国籍: 鲁国 《墨子》 著作:
“兼爱”或“仁”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 希望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热爱劳动) 尚力: 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
节用、节葬
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
墨子 代表下层劳动者,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的影响 一度成为战国的显学,战国后不再受重视
知识拓展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 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 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
二、“百家争鸣”的表现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 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孟子简介
• 孟子,名轲。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 一, 对儒家学说进 一步发展,被称为 “亚圣”。
1、孟子学说:
生平
战国 年代: 国籍: 邹国 孟子政治思想 地位: 著作: 《孟子》 儒家奠基人,“亚圣” 的核心
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
材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人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1)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性本恶,认为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3)治国方式,以礼教为主,王霸兼用,王道为主。 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 3、影响及其特点: 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
四、法 家 和 韩 非 子
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师从荀子, 与李斯是同学。他的思想成为 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 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
韩非
法家和韩非子 1、韩非子的思想
(1)要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 集权国家。 (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 不会倒退。
(3)变法革新
法: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 法律,是君臣、民共同遵守 的东西。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神秘、决策、御臣) 势:“权重位尊”的权势、 权威。 法、术、势三者结合。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仁”和“礼”;“有教无类”“因材施 孔子 春秋 教” “仁政”;性善说;浩然之气 儒家 孟子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 荀子 施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老子 春秋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道家 庄子 战国 “齐物”;“逍遥”;顺从自然
(1)评价:
孟子的“民本”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孟子的“义利”观,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意志品 质。
(2)实质:
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 利益为出发点的,是维护专制统治的一种策略。
荀 子
• 哲学思想:“天行 有常”、“制天 命而用之” • 政治思想:仁义、 王道、以德服人、 礼法并施 • “性恶论”
知识拓展
《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 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 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 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 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 分矣。此之谓物化。 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 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 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 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 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 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 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 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制天命而用之
三 峡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孔子
爱人
孟子
仁政
荀子
仁义 (礼教为主)
同
仁的思想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礼法并施 (君舟民水) (民本)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二)墨子和墨家
• 墨子有哪些 思想
墨子 生平 墨 子 的 思 想 学 说
战国 年代: 地位:墨家的创始人
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 时期的显学呢?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 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产生,墨 家学派思想能够在小生产者群体中产生 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 受限制
(三)庄子和道家
年代: 战国 国籍: 宋国 生平 地位:战国时道家代表人物 著作: 《庄子》
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 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 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 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 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 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C.甲—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儒
探究:晚自习很多同学不遵守纪律,经常吵闹影 响他人学习,假设你是一位儒家/道家/法家的思 想家,你会怎么看?
儒家: 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 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 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2、影响: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儒法结合,外儒内法, 成为古代统治的思想基础。
结合韩非思想分 析为什么说法家 思想是战国时期 最“有用”的思 想?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变法革新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 权的需要 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 争的需要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五)孙膑和兵家
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 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 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 用。
孙膑
三、 “百家争鸣” 的影响
对后 世文化 学术的 发展产 生了极 大的影 响: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 百家的 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思想,共 准则; 同构成了 2、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年 中华民族 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 的基本精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 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 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 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 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 行学说相结合) 、杂家(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名家(善 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 )、纵横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 )、 兵家、小说家(记录民间街谈巷语 )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 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自然到人类社会 从政治到经济等各方面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1、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 遗匹夫”。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法治”思想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B.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君主利用“法”巩固专制 统治 C.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其“法治”思想打击了权贵势力,维护了人民利益 2、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 《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 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 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