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医案之五:前列腺炎案(5月4日讲课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学习冯老医案之五:前列腺炎案(5月4日讲课内容)
孙某,男,81岁。
首诊,2012年9月29日。
四诊资料:前列腺炎12年,糖尿病,房颤,每晚夜尿3—9次,白天尿频,有时尿床,有时口干,四逆,大便如常,眼皮肿。
苔白脉沉细结代。
方剂:肾着汤加生薏仁
处方:干姜15g 茯苓15g苍术15g 炙甘草6g生薏仁18g 七剂
辨为太阴(阳明合病)。
肾着汤加生薏仁证。
因为口干,加生薏仁。
主要症状在里虚寒,还有点口干为上热。
这种方证一般见于五苓散证与肾着汤之间:若有恶寒、头痛、汗出,为有表证,在太阳,为五苓散证。
没有汗出等表证则为肾着汤证。
问题1.每晚夜尿3—9次,白天尿频,有时尿床,眼皮肿--考虑水饮为患;四逆、苔白脉沉细结代--为虚证阴性,患者无表证,排除少阴,还是考虑病在太阴(水饮);可处以肾着汤。
案中时有口干,学生认为是饮郁化热,但老师为何却加入生苡仁,是考虑时有口干是阳明吗?讨论:彭鸿杨等)是。
这种热为里热,没在半表半里。
生薏仁在此方中,可否用泽泻代替?(张锋)
二者均清热利湿,生薏仁利湿作用大,泽泻利水作用大。
可以代替。
问题2.此诊似有真武汤证,老师为何却用肾着汤?(群讨论:彭鸿杨等)真武汤为表阴证,有附子、生姜强壮解表,一般老年人前列腺炎往往合并有表证,但病程长了表证可不明显,此人表证不明显,用真武汤欠妥。
问题3.按照后世说法,一诊很有可能会辨成脾肾阳虚而选用肾气丸加干姜、五味,或者用真武、附子理中等,在一诊是否都有使用的机会?(群讨论:彭鸿杨等)
时方派说法,用药多,经方用药精准。
经方辨为寒饮,肾着汤治疗“腹重如带五千钱”下有寒湿的里寒湿重效好。
肾气丸治上热下寒(上热明显)——“尿一斗”,符合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用在厥阴病比较合理。
见消渴,少腹不仁。
(日本探讨其腹症:摸到铅笔芯样物)。
问题4.患者一诊为太阴病,出现四逆为什么不加附子?(王利锋)
好问题。
太阴病有肾着汤证、四逆汤证、理中汤证…还没到用附子的程度,
可先用肾着汤,复诊不行再加附子。
二诊,2012年10月11日。
四诊资料:尿急、眼皮肿减,未尿床,仍夜尿频,足冷,口干不明显,苔白脉沉细结代。
方剂:首诊方加桂枝增甘草、干姜用量。
处方:干姜20g 茯苓15g苍术15g 炙甘草10g生薏仁18g 桂枝
10g 七剂
可见没加附子也可了,因为四逆减轻了。
加了桂枝甘草汤。
因为津液伤了,有气上冲。
此例脉结代可证明:脉结代是因为津液虚,使脉不连续,为一种虚脉。
用之以生津液,治上冲逆。
问题1.老师在二诊中加用了桂枝,学生认为暗合上了苓桂术甘汤,但不知老师此处使用苓桂术甘汤的指证是什么;苓桂术甘汤治气上冲,脉结代时间长了,可能适应了不再感觉心慌。
故也可以这么说。
太阴水饮的方剂很多,苓桂剂还有苓桂枣甘、苓桂姜甘、苓桂味甘等,使用指证各有所不同。
此诊老师是否是针对太阴水饮,而加用的桂枝、干姜、甘草以增强温通之力?加桂枝是否因为有表证的存在,如果有表证、学生认为应该为表阴证,那么是否能用少阴太阴合病的真武汤?(群讨论:彭鸿杨等)
加桂枝治疗上冲逆之心悸,使之生津液,降冲逆。
不一定是用真武汤。
问题2. 学生认为老师加桂枝和甘草是取之桂枝甘草汤之意;增甘草是为缓急迫、增干姜量是为加强温中化饮之功;故二诊为肾着汤和桂枝甘草汤加生薏仁,不知道这样认知对否?(群讨论:彭鸿杨等)
对。
三诊,2012年10月18日。
四诊资料:眼睑肿好转,未尿床,夜尿四次,口中和,足冷,苔白腻,脉细结代。
方剂:肾着汤加桂枝、生薏仁
处方:干姜25g 茯苓15g苍术15g 炙甘草10g生薏仁18g 桂枝15g 七剂
问题:二诊三诊加量桂枝是因为脉结代吗?(张金山)
对。
桂枝加量了。
脉结代由于津液不足。
炙甘草汤中有桂枝,降冲逆。
四诊,2012年10月25日。
四诊资料:夜尿四次,口中和,足冷,无尿床,大便日二行,苔白脉细弦结。
方剂:肾着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处方:干姜15g 茯苓15g苍术15g 炙甘草10g生龙牡各15g 桂枝
15g 七剂
去生薏仁,合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去生薏仁因为加了龙骨牡蛎清热,又无明显上热,可去寒性之薏仁。
加桂枝降冲逆。
加龙骨牡蛎强壮作用,以敛津生津液、保津液。
问题1.此诊老师为什么运用龙牡,是否是因为一诊中的口干(上热)继续存在。
学生认为从夜尿、脚冷、脉细,考虑有用肾气丸的机会,不知道这样考虑是否正确。
(群讨论:彭鸿杨等)
口干已,所以不是这样。
加之敛津保津液,以强壮。
里虚寒,上热不明显,故肾气丸不合适。
问题2.四诊大便日二行未言大便溏稀与否,脉象较前几诊多一弦脉,是否寒证加重伴有痰饮之象?生龙骨、生牡蛎是否是重镇潜阳,化痰之用?另外是否可以加陈皮、生姜增化痰湿之力?(吴昱)
脉每个人号的不同,不是关键。
此诊辨为里虚寒。
生龙牡强壮敛津保津液。
经方没有上述作用。
无腹胀故不必加陈皮。
无水气不必加生姜,已有干姜五诊,2012年11月1日。
四诊资料:症大致如前,大便日二行,口中和,足冷。
方剂:肾着汤加桑螵蛸、益智仁。
处方:干姜15g 茯苓15g苍术15g 炙甘草10g桑螵蛸10g益智仁10g 七剂
加的两味以温下寒缩脲。
后世经验。
问题:此诊因为夜尿继续频繁,学生认为老师加桑螵蛸、益智仁是取二味药可以缩泉。
请老师谈谈用此二药经验?(群讨论:彭鸿杨等)
上述理解对。
经验:辨寒热虚实即可——虚寒可用,热的不行,猪苓汤证则不可用。
六诊,2012年11月8日。
四诊资料:夜尿四次,汗出足凉,口中和,大便日二行,苔白根腻,脉细弦
结。
方剂:五苓散加生薏仁。
处方:桂枝10g苍术10g泽泻10g茯苓10g猪苓10g 生薏仁18g 七剂
汗出说明有表,细问应该也有恶寒。
有表证,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为五苓散证。
汗出原因:可为表证(麻杏石甘汤)或阳明热证(白虎汤)。
慢性病见到汗出,不是单纯阳明病,里饮有汗出肯定不是实证,可能有里热,六经辨证属于阳明,阳明热有汗出,再一个为表虚证。
这个阳明为饮久化热的里虚热。
不必看口中和否。
问题:此诊患者出现小便不利、汗出、苔腻等情况,学生认为可以辨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所以用五苓散;因为出现饮郁化热,所以加用生苡仁。
(群讨论:彭鸿杨等)
对对。
七诊,2012年11月15日。
四诊资料:夜尿四次,足凉减,无汗出,近晚上口干思饮,大便日二行,苔白脉细弦结。
方剂:二加龙牡汤加茯苓苍术金樱子。
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龙牡各15g茯苓10g苍术10g川附子10g白薇12g 金樱子15g 七剂
二加龙牡汤,常用了桂枝、附子,为少阴阳明合病。
本例口干四逆:津液虚的厉害,又里热明显,为少阴阳明太阴合病。
问题1.请问老师为什么肾着汤急转桂枝二加龙牡汤?此处脉弦细结何解?少阴阳明合病有诸多方证(如桂枝加龙牡汤加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龙牡、桂枝甘草龙牡汤加附等),为何独选桂枝二加龙牡汤加苓术金樱子,是因为此汤都包括了?金樱子在本草经中无记载,使用它的指针是什么?(群讨论:彭鸿杨等)
加了口干,出现了里热。
症状病情变了故重新辨证。
表证时间长了变为少阴。
故说“急转”不合适。
此病人小便不利为有饮,之前用肾着汤因为饮重,又目前还有饮,故用茯苓
白术附子温寒利湿。
解表取用桂枝加附子汤。
金樱子酸涩,温阳强壮(后世说涩精),缩泉。
问题2.二诊至六诊,都有足冷,而老师也加用了桂枝甘草(只有五诊未加),小便数是里虚寒,津液伤,不得更发汗,老师是如何理解足冷的?而加桂枝是何用意?学生不解,请释疑。
(赵璐)
二加龙骨牡蛎汤《小品方》没有桂枝,但胡希恕先生一般包括桂枝。
桂枝有解表发汗作用,如果津液伤的厉害也去掉。
因为我们配合了敛汗生津液的龙骨牡蛎、白薇、金樱子等。
此用桂枝主要去其降冲逆作用,治疗脉结代。
问题3.七诊之后冯老开始加附子以收功,是否是考虑到初诊患者阴阳具衰,一开始用附子等大力温阳之品恐有助阳而伤阴之嫌,待少少利水,水去则阳自生,故当足凉证减轻之后,知阳气已渐复,此时配以附子温肾阳,生龙牡潜阳、白薇清虚热,以引温阳之力趋下不致发散太过。
对否?(吴昱)
此说法受后世影响。
经方讲“有是证,用是方”。
甘草干姜汤生津液,加附子也生津液,不伤津液。
此诊加附子是因为有表阴证,温阳强壮解表;生龙牡不是潜阳,而是敛津生津液,强壮。
白薇强壮,良性清热保津液。
病案整理提供:季之恺;组织群讨论、整理:彭鸿杨。
2014年8月整理
2014.10.21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