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案例集

运营管理案例集
运营管理案例集

运营管理案例集

篇一:运营管理案例

朗乡林业局医院的诊室布局

王心泉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朗乡林业局医院的诊室布局问题

关键词:诊室,布局

案例正文

一、概况

朗乡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东北,夏天是避暑登山盛地,冬天又是滑雪的好去处。近年来到此旅游者逐年增多。朗乡林业局医院是该旅游区的一个局级(二级甲等)医院。最近,医院的杨院长参加了管理方面的短期培训,通过学习,他准备把“生产管理”课程中学习到的生产布局知识用于实际。将医院门诊部各诊室位置重新布置.以方便病人,尽量减少他们就诊时在医院中行走的距离。医院各诊室(部门)现在的平面布置如图l所示。

图1

对于更改原有的平面布置,杨院长考虑唯一的限制因素是,应保持挂号与初诊室在其原有的位置。其余诊室(或部门)位置都可以变动,完全服从对整个系统布置有利的原则,确定它们的位置。

二、对原有诊室布置的分析

杨院长第一步工作是分析以往医院病人就诊记录,得出每天病人

在各诊室(部门)间平均走动次数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现在病员平均每日在诊室间走动次数图,如图2 (a)(b)所示。

图2 病人在诊室间每日走动次数

三、诊室布置的改进方案

由诊室平面图2—3—1可见.诊室总面积TS为

TS=(40×10)+(40×10)=800 m2

每间诊室的面积为100m2。

在考虑诊室重新布置时,杨院长查看了原建筑结构,了解到各诊室间的分隔墙均为承重墙,所以,各诊室面积大小难以改变。在改进后,每个诊室面积仍保持为100m2。

新布置方案的目标是,要使病员进入医院后在就诊区总的走动距离最短。杨院长将这一目标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Lmin =i?1??XijCijj?188

式中Lmin ----- 病员走动距离最短的布局;

Xij ----- 每日病员从i部门到j部门的移动次数;

Yij ----- 部门i到部门j的距离(以m计)

在本案例中,病员在部门i至部门j的移动距离Cij等同于在生产性企业物品在部门i,j之间的移动成本。

在本案例中,若一个诊室与另一诊室相邻,如挂号初诊与门诊—室相邻,它们之间的步行距离假设为10m;挂号初诊与化验B超室也考虑为相邻部门,距离也为10m。不相邻部门中间相隔一诊室的,如

挂号初诊与门诊二室或挂号初诊与手术后休息室,距离设为20m。不相邻诊室且中间相隔二诊室的,如x光室与挂号初诊室,则距离为30m。按照生产性企业移动成本计量方式,以上三种情况分别视为10成本单元,(10’)代表l0m距离;20成本单元,(20’)代表20m距离;30成本单元,(30’)代表30m距离。

现存布局的病员流图如图3所示。

根据病员流图,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日病人走动的总距离。

总距离=(100×10’)+(100×20’)+(50×20’)+(20×10’)+(30×10’)1 to 2 1 to 32 to 4 2 to 5 3 to 4+(30×20’)+(20×30’)+(20×10’)+(20×10’)+(10×30’)3 to 5 4 to 54 to 8 5 to 6 5 to 8

+(30×10’)

6 to 7

=1000+2000+1000+200+300+600+600+200+200+300+300

=6700

图3 病员流图

改进现有布局,想以数学方式求出“最优解”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模拟方法取得满意方案。杨院长对现有布局作了如下改动:1.将门诊二室与化验B超室换位;

2.X光室与手术室换位。

得到新的平面布置,如图4

所示

图4 新平面布置

改进方案实施后,病员流图如图5所示。

图5 新病员流图

根据图5计算改进以后,病人平均每日在医院中走动的总距离:总距离=(100×10’)+(100×10’)+(50×10’)+(20×10’)+(30×10’)

1 to 21 to 3

2 to 4 2 to 5

3 to 4+(30×20’)+(20×10’)+(20×20’)+(20×10’)+(10×10’)3 to 5

4 to 54 to 8

5 to

6 5 to 8 +(30×10’)

6 to 7

=1000+1000+500+200+300+600+200+400+200+100+300

=4800

篇二:运营管理案例麦当劳

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麦当劳的运营管理分析

第五组梁秋月32013020104 薛顺琴32013020084

宣懿家32013020118郭季凡32013020131

麦当劳的使命和愿景

? 使命——质量、周到的服务、清洁的环境、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食品

? 愿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快餐厅,控制全球食品服务业选址策略

麦当劳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餐企业。其餐馆遮布全球,如今已超过31 000家。它们每天为5 200万顾客服务,年累计销售额近600亿美元。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日愈激烈,如果占据更广大的市场份额,如何合理选择新的店址也成为其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而麦当劳公司在这一点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的。

确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快餐集团,麦当劳的店铺选址非常有特色。经常吃麦当劳的人会有印象:几乎每一个麦当劳店生意都是很兴隆的。究其原因,除了品牌的因素外,店址的选择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条件。选到了合适的地点,等于生意成功了一半。

选址方案分析

a.程序化

在选址问题上,麦当劳有一本厚达千页的规范手册作为指导,一切都程序化。广泛而详尽的店址决策系统,包括了人口统计数据库和以人口统计为基础的专业营销研究机构的决策支持。麦当劳借助此系统能将目标店址方圆五至七里范围内的消费群和竞争态势做出透彻分析,充分保证了麦当劳商铺选址上的万无一失。

b.根据选址原则仔细分析

针对目标消费群。麦当劳经营定位于年轻人、儿童和家庭成员,所以选点必须在这些人出没的地方或繁华闹市人潮涌动之所。

着眼于今天和明天:麦当劳选点,要求20年不变。

讲究醒目。设点一定要在一楼或二楼的临街店堂,要有透明落地

玻璃窗,让路上行人感到麦当劳的文化氛围。

不急于求成。黄金地段的房价往往过高,当房主要价超过投资心理价位时,麦当劳一般不急于求成。

优势互动。麦当劳往往选择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较高的“家乐福”、“沃尔玛”等知名百货企业来开店中店,这样既可为百货企业带来客源,又吸引逛商场的顾客到麦当劳就餐。

c.方便顾客

麦当劳选址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方便顾客的光临。麦当劳的选址,精确到“米”,方法有“数灯泡”、“步量”等,尽量让人们最需要时容易找到它们。麦当劳选择的餐厅地点尽可能方便顾客的光临。麦当劳的研究表明,顾客来麦当劳就餐的决定,其中70%是一时冲动

麦当劳首先在中心城市建立麦当劳餐厅,然后再在中心城市之外辐射出网点。在美国,麦当劳公司除了在传统的区域和郊区建立餐厅之外,还在食品商场、医院、大学、大型的购物中心(沃尔玛、家庭仓储)建立分店。

选择一个成熟的地区、成熟的市场、成熟的商圈进行成熟的商铺营销。

d.谨慎、谨慎再谨慎

麦当劳选址从不片面追求网点数量的扩张,而是经过严格的调查与店址评估。麦当劳选址建新店前期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市场调查。通常一个店是否开都要经过三到六个月的考察,考察的问题极为细致,

甚至涉及店址是否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符合,是否会出现市政动迁和周边动迁,是否会进入城市规划红线。进入红线坚决不碰,老化商圈内坚决不设点。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

在选择产品和服务中,麦当劳尊重差异化,保持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走本土化战略中,麦当劳眼光独到地分析到“中国消费者进入西式快餐店,还是希望地选择到更多代表西方元素的食物。”所以,麦当劳在实施本土化战略时,没有像肯德基那样,推出很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中式快餐,而是适当地推出一些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更多的是保持了麦当劳一贯的产品路线,用全球相同品质的产品来改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为了降低成本,麦当劳公司还实行了原料生产、采购上的本土化。例如北京麦当劳公司的产品原料有95%以上在中国本土生产和采购。

麦当劳向顾客提供的核心食品始终只是汉堡包、炸薯条、冰激凌和软饮料,但是会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稍作改变,正如其培训手册中所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只略微地变动标准菜单。”例如,印度人不吃牛肉汉堡,麦当劳就推出羊肉汉堡。

服务方面,不难看出,麦当劳里面的所有设计都是围绕随意、轻松、温馨的原则灵活进行的,因为他们意识到快餐店更重要的是一个

休闲与放松的场所。例如为了照顾到顾客们的各种闲情逸致,麦当劳在店内专门设有报纸栏,以供有兴趣的消费者阅读。还有,麦当劳的桌椅摆放大体上比较随意,尤其是在不同的角落,也巧妙地做到

了因地制宜。所以,麦当劳给消费者的服务就有如“家”一般的感觉,让人倍感放松。

麦当劳的QSC&V经营理念

自从1955年,克洛克在美国创办第一家麦当劳餐厅起,到现在在全球拥有超过三万家分店。麦当劳的成功与去运营战略不可谓密不可分。

质量上,麦当劳对原料的标准要求极高,所有的环节都遵循“麦当劳的食品标准”,例如奶浆接货温度要在40度以下,生菜从冷藏库拿到配料台上只有2个小时的保鲜期,汉堡包的脂肪含量应该在17%至20.5%之间,肉饼必须由83%的肩肉与17%的上等五花肉混制,炸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包超过10分钟未售出,就要毫不吝惜地扔掉等等。麦当劳对顾客的承诺是永远让顾客享受品质最新鲜、味道最纯正的食品,从而建立起高度的信用。为了确保规范落到实处,麦当劳还建立了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度,例如常规性月度考评,公司总部的检查,抽查等。

服务上,麦当劳在包括店铺建筑的舒适感、营业时间的方便性和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等方面下足功夫。快捷友善可靠的服务,是麦当

劳的标志与原则。员工一进入麦当劳,就接受系统训练。除了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具体的服务细节麦当劳也有具体的制度规定,例如顾客排队不用超过2分钟;在顾客点完所要食品后,服务员要在一分种内将食品送到顾客手中等。为营造餐厅欢乐的气氛,餐厅还提供多种服务,例如麦当劳餐厅内准备供小朋友玩耍的小角落,定期为小朋友过欢乐生日会,为团体提供订餐和免费送餐服务等

清洁上,麦当劳对员工行为仪容有明确规定。顾客用餐结束后会有工作人员立刻帮忙收拾桌面,打扫卫生,即使是一般餐饮企业不太注重的厨房,麦当劳也务求一尘不染。干净舒适的环境不仅增进的顾客的食欲,也提高的餐厅的格调。

价值上,麦当劳一直坚持“提供最有价值的高品质的物品给顾客”。在提供高品质,营养均衡的美味食品同时,麦当劳还推出各种优惠套餐以及优惠卡,力求顾客的享受到物超所值的服务。例如近期推出的“超值晚餐”,既增加了麦当劳对晚餐市场的占有率,也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总结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麦当劳在运营管理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是细致入微且周密详细的。麦当劳作为一个企业立体、多方面、多层次的将其成功在时间和空间上完美地延续。其中也有些许瑕疵,但总体上瑕不掩瑜,其可供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不一而足。

篇三: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美国丰田汽车制造》案例简析

09303006 物流管理卢福川

摘要:本文在案例的基础上,对丰田在美国的生产系统阐述,以及丰田模式等介绍。重点来研究丰田的jidoka原则——自动化质量控制系统,结合课外的一些材料,通过运用图表等工具与之前学过知识,更加清晰明了了解精益化生产的丰田汽车制造。

关键词:丰田汽车制造模式jidokaJIT质量问题原因

案例回顾

案例首先介绍了丰田汽车公司在美国经营的理念以及成功,其中提到了生产线上一句话“no overtime for the shift”,没有加时是用在转换或轮班中,说明丰田汽车公司希望时间能尽可能多运用起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之后还介绍了丰田公司1992年出现的座椅问题,身为美国丰田公司总经理当前所面对的问题。

接着分别介绍丰田汽车公司进攻美国市场的背景,其中包括生产模式,当时的乔治敦的生产情况等,现在用图表来描述丰田从1985年在美国建厂到1992年的迅速发展与丰田生产内部两个主要模式。

图表1 丰田在美国发展

图表2 丰田生产遵循原则

案例最后写了关键的座椅问题。所有座椅都是由同一家供应商KFS提供的。而座椅是一个柔软易损部件。后座的一处刚刚由金属材料变更为塑料材料的挂钩容易折断,导致了这次严重的问题——生产线的

直行率由95%降到了85%,并且影响了正常的出货。在美国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多处寻找原因,最终将原因基本确定。

案例分析

案例中关键问题是座椅的挂钩出现容易折断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生产速率。我们先用之前学过的鱼骨图来分析这个问题。

气候等问题

图表3 鱼骨图分析

丰田的高层也是通过这样逐个寻找原因,首先对原材料供应问题来解决,原材料是不存在问题,然后在设计方面,根据日本丰田公司也是运用同样的设计来制作的,但是却没有出现问题,最后基本确定了是生产线的问题,然后再根据生产线了解,那么确定了是员工的操作问题。但是案例中并没有考虑有没有可能是

自然环境造成的,比如湿度,气候抑或是生产线上的温度,在这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低,可能高层通过了调查,基本确定是人为问题,排除了自然问题。

图表4 原因筛选以及最终确定

通过最终确定下来的是原因使生产线上员工的操作问题。这对于丰田是一个挺致命的问题。要阐述问题的严重性,先大致了解一下丰田公司的jidoka原则——人工智能自动化质量控制。一个帮助机器和操作员,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停止生产的方法。它使得各工序能将质量融入生产,并且把人和机器分开,以利于更有效的工作。jidoka突显出

问题,因为当问题一出现的时候,工作就立即被停止下来。通过消除缺陷的根源,来帮助改进质量。

如果操作员工遵循了jidoka原则,那么挂钩质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换一句话说,美国丰田公司的生产系统已经偏离了日本总公司的要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操作中,员工发现了这个质量问题,却没有及时停止生产,反而继续生产。后续的生产并不知道之前的问题,继续生产,导致问题到了成品的时候才解决。这时所耗损的成本就远远高于及时停止生产的成本,在下面一部分,我们着重来研究jidoka 原则。

Jidoka原则分析

Jidoka原则在上文中已经介绍过,是帮助人自动化控制质量,将质量与生产有机融合一起,在生产每个环节中改进质量。

这个原则在生产中不单单能提高生产线的质量,而且还能消除浪费,减少成本。丰田的两大生产原则JIT与jidoka,都是为了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可以说是带来的附属品。尤其是JIT跟质量的关系就不明显,单纯是为了降低库存成本,用来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我们接着用定量的分析法来分析jidoka原则所带来的收益。假如一家制作公司的制作工序流程如下。

图表5 某公司生产流程图

现在我们继续假设工序ABC之间都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如果某工序停止生产,就会影响当天的产能,从而带来当天的损失。如果某工

序出现了质量问题,到了成品中也会被检查出来,最终当做不合格品处理,也是存在损失。如果这个工序停止生产,解决了质量问题,那么质量问题就会排除。现在给定一个初始数据,如下表。

表格1 原工序表

这个数据中的制作公司是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现在假如都不处理质量问题,拼命生产的话,每天产能为20个。此时每天的损失金额=20*100*0.326=652。假如我们采用把jidoka原则先解决了工序A的问题。

表格2 改进后工序表

当天产能只剩下了15个。但是成品的合格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当天损失金额=5*100*0.674+15*100*0.145=551.5。这个值显然小于之前不处理的值,相差的值约100,相当于一个成品的价格。要知道,这只是第一天的损失,到了第二天以后损失是不考虑那产能流失的损失,那么损失又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降低。经过这一番计算与分析,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抉择呢?

这个定量分析,只是为了说明jidoka原则就是为了避免到了终端再来解决质量问题,造成更大资源浪费。这个资源浪费会让企业蒙受很大的损失,还可能承受到声誉等的问题。这就是丰田公司能在美国的福特等强大汽车巨头面前能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强大的生产管理系统,这对于中国当期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但是jidoka原则有时候也是存在不完善地方。比如例子中的定量

问题,当天的产能本来是13.74个,如果处理工序A的质量问题,导致产能降低到了12.84个。假如当天正好有很大需求,那么就可能造成客户的流失等问题,所面临的长期损失更多。当然,你可以先满足生产后,采取加班改进质量等其他办法来弥补产能不足问题。

最后,用丰田的一个小故事来阐述jidoka原则对于丰田的重要性。曾经有一个分公司的经理向上一层汇报时,

很骄傲说自己的生产线三个月内都在不停工

作。这并没有得到高层赞赏,反而被训斥了一顿,三个月没有停止生产过一次,那么说明分公司并没有完全采用jidoka原则,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质量问题在成品的时候解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事情表面很好,深层却是很坏的。Jidoka原则贯穿整个丰田公司的生产系统,同时也在每一个高层的脑子里。因此要很好运用jidoka 原则,就必须把其植入每一个员工的脑子里。

质量问题解决办法

回到案例中,我们必须帮助经理想到一个统一解决办法,避免这类事情再度发生。先确认一点,JIT原则是解决不了质量问题,那么就必须深入贯穿jidoka原则于员工中,但是jidoka原则也只能解决生产时的质量问题,并不能解决生产以外的质量问题。

根据上面几部分分析,解决这类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两个方面。

图表 6 寻找原因途径假如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车窗气密性,

轮胎固定程度等,可以遵循下面步骤来解决,先找企业外部原因,然后再找企业内部原因。因为企业一般都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生产模式,生产系统等都是稳定的,如果出问题了,除非是新员工熟练度,新产品设计不合理等,否则一般是不会有问题。但是企业外部,是企业控制不了的,变动性非常大,就比如双汇瘦肉精问题,是供应商问题,不是下游能控制的。

企业外部寻找原因,大致分为大环境问题以及上游供应问题。

大环境问题,比如说生产质量问题出现的那段时间,是由于气候变化很大,温度下降到很低,几百年一遇,生产受到了影响。早期没有重视问题的严重性,后期才发觉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有一种建了一个分厂,原料,制作工序等都跟原厂一样,但是质量依旧出问题,可能是当地颗粒物含量过高等原因。总而言之,自然大环境的问题有时候很容易察觉,有时候却很难,但是一般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如果发现这个问题,可以取用机器改变生产线湿度温度的手段来解决。

上游供应问题,供应商不受企业控制的。原料的质量也只能用抽检方式来检查,所以原料出问题的概率是非常大,就像案例中所示的KFS原料供应商,经理就曾经考虑过是不是原料出问题了。如果发现问题出在这里,可以通过协商,换供应商,质量保证部门加强检查等手段来解决。

企业内部寻找原因,大致就是操作问题与设计问题。

操作问题,我们单从丰田公司来举例,丰田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相对比较低

生产运营管理的演变历程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全球生产运营管理主题的演变历程; ●知道生产运营的六大管理指标; ●学会运用降本增效的运营管理思路。 生产运营管理的演变历程 一、生产运营管理主题的历史演变 1.全球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主题的演变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制造型企业竞争的主题是“产量”;从1978年到90年代前后,企业竞争的主题是“质量”;1990~1996年,企业竞争的主题是“成本”;1996~2003年,企业竞争的主题是“市场反应速度”;2003年后,制造企业的竞争主题则是“整合”。 综合而言,全球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主题的演变经历了产量、质量、成本、速度和整合资源五个阶段。 产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运营管理所追求的是怎样把产品做得更多,怎样把生产的经济规模做得更大。 【案例】 美国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家都准备进行战后重建,需要很多物资。美国是少有的没有受战火波及的国家,当全球开始进行战后重建时,美国的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基本上都能够卖出去。 中国企业的“好日子” 中国从改革开放前到1994年,一直处于“求大于供”的状况。企业只要有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在这个阶段,经常看到的情形是各地的供销员求企业发货,因为产品肯定能卖出去。中国企业在这段时间过着无需太注意产品质量和成本的 “好日子”。

质量 1978年,全球生产运营管理思想产生了变化,即从过去追求产量,进入既要追求产量,也要兼顾产品质量的竞争主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0年。 【案例】 日本的经济“奇迹”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30年内,竟然有五十几项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排名跃居第一。日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原因就是懂得寻找市场的夹缝,避 开与国际市场的正面交锋,利用产品的质量、性能、功能等特征创造差异化。 为什么诸多企业会集中垮台 1995~1997年的三年间,中国众多著名企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陆续垮台。上海、海南等地也出现了很多“烂尾楼”。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1992~1993年,我国进行了大力度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伴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质量意识增强,在消费者有选择 余地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才可能被消费者接受。 成本 成本竞争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时,既要追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必须保证成本是所有竞争对手中最低的,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利润。 【案例】 日本经济衰退 1990年的海湾战争,导致石油价格大涨,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泡沫开始破灭,整个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直至今日,日本经济也未能恢复 到鼎盛时期的状况。在此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企业生产经营中不仅要考虑产量 和质量,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和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将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才可能生存和发展。 速度 1996年以后,随着市场的瞬息万变,意味着企业必须具有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意味着企业获得资讯的途径和时间更容易。可见,当时除了在产量、质量、成本之外,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也成为企业竞争的主题之一。

北京某超市公司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 营运规范 二零零二年八月 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编号:OPSC18

目录 前言 案例一: “美的”电扇无保修? 案例二:会员卡 案例三:一瓶酱油72元? 案例四:长翅膀的随身听 案例五:弯曲的货架层板 案例六:提货卡告急 案例七:只进不出 案例八:空调的安装费 案例九:买一送六 案例十:偷笔的人 案例十一:找零?找麻烦? 案例十二:水饺解冻了 前言 这本“门店实际案例选登”收录了武汉太平洋量贩店开

业二个多月间的十二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目前在管理、服务及规范化实施上的欠缺与漏洞。 作为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的第一家量贩店,太平洋店成功地在武汉地区树立了公司低价经营、良好服务的总体形象,受到了绝大多数顾客和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供应商的赞扬。武汉太平洋店积累了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实际运行的范例,很值得我们加以总结和推广。现在南京、太原的营运人员都在太平洋店实习受训,意在更好地学习武汉太平洋店的工作经验。这份案例选登的大多是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我们选取这些实例的目的,决不在于追讨事件的原委,而是为今后各门店的员工提供一套学习、讨论的实例。 营运工作是繁琐的,每位员工每天都可能遇到新的问题,这些案例暴露出来的不足,归纳起来,一是当事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营运规范的要求实施,二是某些员工缺乏“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观念,更严重的是许多当事人缺乏责任心,没有一种对本职工作负责任的精神。顾客不分大小,都是公司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竭心尽力地为他们提供最优秀的服务。 案例来自实际,是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和讨论的良好素材,这里汇集的十二个案例,每例都附有思考问题,供大家讨论时参考。希望各地门店将讨论意见收集起来,并及时汇总编写各地门店的新案例,反馈到总部营运部。 目前的这本案例仅仅是供讨论用的初稿,还很不完善,缺漏的方面比较多。我们将根据各地反映的新材料及时编印营运案例的新版本并下发到各门店。 案例一: “美的”电扇无保修?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解析1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解析1 案例1 场景一:“我们的办公地点非常狭小,因此空间常常很拥挤。整个办公场地是开放式设计的,基本没有正规办公室。我们一般在会议室进行面试,但是有一次会议室用于展示活动,所以有两位候选人是在我的隔间逐一进行面试的。这次面试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环境嘈杂、人们走来走去,尽管事先我警告团队不要打扰我,但还是有三个人来打扰我。候选人都处理得很好,但是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因为大家都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面试上。” 场景二:“我们招募新员工的时候组建了一个招聘小组对各个应聘者分别进行面试。小组成员有销售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和我。问题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好像觉得在招募方面自己懂得多,她希望我们能附和她的意见。我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似乎我的意见毫无用处。这简直可笑,想想看我才是那个将和新员工共事的人!” 1、场景一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 A )。 A、个别面试 B、成组面试 C、小组面试 D、会议型面试 2、在第一个面试场景中,由于环境干扰,所采用的面试方法的( B )优点没有得以发挥。 A、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B、有利于应聘者与面试人员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 C、克服个人偏见 D、便于做出用人决策 3、场景二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C )。 A、个别面试 B、成组面试 C、小组面试 D、会议型面试 4、第二个面试场景中,人力资源部经理的错误是( A )。 A、一个人占主导地位 B、给候选人很大压力 C、面试的时间长 D、客观性较强 5、要想避免第二个面试场景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 B )的方法。 A、非结构化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随机提问 D、不直接提问 案例2 在某大学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某公司正在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进行逐一的面试。以下是毕业生小李与主考官的对话实录: 主考官甲:请坐!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小李:您好,我叫李华。我对软件开发很感兴趣,同时作为班团干部也参与、组织了不少社会活动。这是我的成绩单和个人简历,请您过目。 主考官甲:你了解我们公司吗? 小李:贵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电讯公司,我从上大学起就十分向往毕业后到贵公司工作。我认为到贵公司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我的才华,我不怕吃苦,就怕无事可做。 主考官甲:你学过的课程与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关系? 小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采用是电讯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我们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了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主要方面,这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我们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前面我已说过对软件开发有兴趣,我想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许是将来的工作需要的。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案例题题库及解答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案例题题库及解答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案例1 近年来,在全球电脑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戴尔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益,并且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我们习惯于给成功者贴上“标签式”的成功秘笈,正如谈及沃尔玛成就商业王国时,“天天低价”被我们挂在嘴边;论及戴尔的成功之道,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归结为“直销模式”。戴尔成功的诀窍在哪儿?该公司分管物流配送的副总裁迪克·亨特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只保存可供5天生产的存货,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则保存30天、45天,甚至90天的存货。这就是区别。”由于材料成本每周就会有1%的贬值,因此库存天数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大,仅低库存一项就使戴尔的产品比许多竞争对手拥有了8%左右的价格优势。亨特无疑是物流配送时代浪尖上的弄潮者。亨特在分析戴尔成功的时候说:“戴尔总支出的74%用在材料配件购买方面,2000年这方面的总开支高达21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在物流配送方面降低0.1%,就等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物流配送对企业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使戴尔的过期零部件比例保持在材料开支总额的0.05%~0.1%之间,2000年戴尔全年在这方面的损失为2100万美元。而这一比例在戴尔的对手企业都高达2%~3%,在其他工业部门更是高达4%~5%。 问题: 1、分析库存的利与弊。 2、结合案例,分析提高企业库存周转率的作用。 答:1、库存的作用: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保持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应对不确定性、随机性的需求变动,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 库存的弊端: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企业费用支出,腐烂变质的损失,麻痹管理人员的思想。 2、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期间(一年或半年)库存周转的速度。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变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案例可见,缩短库存天数,加快

生产运营管理案例分析[1]

生产运营管理案例分析Dewey钉书机公司运营解决方案

根据Dewey订书机公司两位经理与写给总裁的信件上,可以发现该公司内部管理上出现许多问题,包括部门之间权责不清、库存与销售之间的不协调、部门内部沟通不顺畅等。由于内部运营不顺遂,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滑、销售额下降、客户服务水平降低,最终使得公司内部成员士气不振、缺乏团队精神。为更精准发现Dewey公司所存在的种种管理问题,我们将两位经理信件内所提到各种问题做出说明与归纳,以便能更好的为这家公司提出适宜的改革建议。问题分析如下: 1.产品销售的淡旺季造成了需求不平稳以及生产平稳性之间的矛盾。在旺季需求量大,但 是工厂的生产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容易造成缺货以及订单不能及时满足的情况。淡季市场需求比较小,又会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 2.内部缺少良好的工作流程;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良好协作配合的精神,反而相互抱怨、推 卸责任;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具体来说:分店没有把对于市场需求所做的预测及时通知生产工厂,造成了工厂生产上一定的盲目性;分店为了降低其自身的库存周转率,在销售淡季不愿意准备库存来调节淡旺季之间的需求差异,造成了缺货以后又把责任全部推到总部;另外,工厂和分店不能了解彼此的当前库存量,为决策制造了障碍。 3.公司设立分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接近和服务顾客,但是仍然有40%的货物是从总部出 货。这样,总部对于分店和自身的订单不能一视同仁,在旺季生产能力不足库存紧张的情况下会做出优先满足自己订单的决策,伤害到分店的积极性、服务水平和客户的满意度。这样,公司设立分店的初衷也没有实现。 4.公司所做出的分店和总部都要保持一个月库存的决定不是建立在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后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的,因此不尽合理,也没有得到分店的充分理解。 5.库存能力有限。仅凭借工厂有限的的库存能力不能达到在淡季储备库存来满足旺季需求 的目的,需要分店和总部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6.考核体系的问题。分店除了要实现自己的销售目标以外,还要关注其库存周转率指标, 这也是造成分店不愿意增加库存的重要原因。 7.以上的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司服务水平的下降,客户满意度的降低,市场占有率的下 降。根据销售经理的说法,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15%。 由以上所整理出的七点问题可以发现,該公司内部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但是可以总结为两大方面──组织内部管理、淡旺季生产库存管理──为解决其所面临的难题,我们将从上述两方面着手,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

案例3 1 张继是前程公司健康和安全小册子项目的项目经理。项目团队由小唐、小李和小张三人组成,赵总是项目发起人。由于前程公司内部没有设计和撰写此类小册子的专家,所以必须聘请外面的人士,印刷工作也要由其他单位来承担。 总经理非常关注该项目的实施是否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其他的项目关系人也完全支持该项目,包括公司的保险商,因为该项目对于保险金的支付数量有影响,法律顾问 。 : 月 月 月 月 月 。 。 府 )。 A、该项目将涉及谁 B、该项目将涉及什么事情 C、该项目将花费多长时间 D、该项目将获得什么利益3、为了有效完成项目,除了明确各个时间段的主要任务以外,还应进一步细化任务、人

员、资源和时间的安排,这应在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进行。 A、项目启动 B、项目可行性分析 C、项目计划制订 D、项目收尾 4、在项目实施之前还应对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分析,也就是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属于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 A、项目计划制订 B、项目可行性分析 C、项目监督和控制 D、项目收尾 5、张继带领的项目团队应该在()阶段总结项目经验。 尾 D : 。 目是可行的,进一步细化人物、人员、资源和时间的安排;阶段四项目监督和控制,一旦项目实施,要确保项目的进展按照计划进行。任何偏离计划的问题都需要及时处理;阶段五项目收尾,项目必须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结合案例,综合以上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案例32 卓越公司为达到“零事故率”的生产目标,公司特意组织一个项目小组来制作一个工作安全的小册子。公司任命刘先生为此项目的负责人。刘先生对此做出了下面的项目阶段安排:

阶段1:项目分析和具体参数—2005年3-5月 阶段2:资源计划—2005年6月 阶段3:任命设计小组并布置工作—2005年7月-2005年9月 阶段4:撰写和设计小册子—2005年10月- 2005年11月 阶段5:出版小册子和项目收尾—2005年12月 项目在实施中遇到了几个问题,在阶段1中,有两个部门对于调查问卷的反馈意见很不理想,但这一点通过其他部门的良好反馈而得到了弥补。在阶段2中,团队中的一个成员辞职。 第4阶段的问题更多,因为工作安全小组对于第一个草稿感到不满意,拖了一段时间,致使编写工作超出预计的时间。最后不满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使得成本超出了预计的范围。令刘先生高兴的是,尽管项目拖后了一个星期,增加了一些成本,但他 第3、4、5题考核的是项目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在资源下教材第60-61页。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阶段一项目启动阶段,主要是产生项目的想法,为编制项目规范进行初步的策划;阶段二项目可行性分析,在确定项目规范之前,详细地考虑所需要的资源,以便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三项目计划的制定,如果项目是可行的,进一步细化人物、人员、资源和时间的安排;阶段四项目监督和控制,一旦项目实施,要确保项目的进展按照计划进行。任何偏离计划的问题都需要及时处理;阶段五项目收尾,项目必须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结合案例,综合以上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七单元决策管理 案例考核知识点:1.ZXK42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团队 2.ZXK38“四步法”的内容

运营管理案例1-运营经理的一天-(参考答案)

[案例1] 运营经理的一天 Frederic Godé是法国最大的面包店BonPain的运营主管。BonPain 位于奥尔良,为整个欧洲的超市供应冷冻半烘制法国面包和法式蛋糕(精美的面粉糕饼,往往内含水果、坚果或是果酱)。发售之后,这些食品在店内经解冻和重新烘制,为挑剔的欧洲顾客提供香气扑鼻、口感新鲜的传统法式产品。 BonPain 销量最大的产品是各种狭长的面包(法棒面包) ,这些面包在三条产量很高的专用生产线上制作、烘烤,然后进入冷冻仓库。即使是这种简单的法棒面包也有很多种配方和包装要求,所以这些生产线每一班都要调整好几次以符合这些要求。至于那些产量较低的、更为复杂的法式蛋糕和特殊的面包则要分批制作,手工组合,然后进入烤炉和冷冻间。全部产品种类达600个存货单位(SKUs) ,其中大多数都是大包装产品,保存在BonPain 的冷冻仓库里,保存时间最长可达四个星期。公司还有规模相对较小、柔性很强的厨房,在那里,经验丰富的厨师精心研制新产品,他们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流程都十分了解。如果有的超市要求获得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美味的新产品的供应,这一机制就能发挥作用,成为"赢得订单"的重要武器。 近来, Frederic Godé参加了由一个大型国际食品制造集团的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时间管理课程,该集团一年前收购了BonPain公司。为了将学习这个课程的心得用于工作之中,追踪自己日常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Frederic决定在工作的时候带着一个录音机,记录下他一天里的实际工作。他选择了十月中旬的一个周三,这是他工作生活中很典型的一天。然后,他的秘书将磁带记录的内容详细地转录如下: 7:55 抵达公司,停车,走到办公室。 8: 00—8: 15 查看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包括: ·昨天产出情况的生产报告。(很明显低于预定目标!)[1] ·上周的质量报告。遗憾的是,废料水平高于平均水准。[2] ·来自夜班工程主管的报告。报告表明,当夜生产速度最快的法棒面包生产线

运营管理之丰田案例分析

运营管理之丰田案例分析 --解读丰田生产模式 丰田汽车公司最早引起世界注目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情况明显显示,日本企业及其产品的品质和效率确有独到之处,日本制造的汽车比美国汽车耐用,需要的维修明显较少。到了20世纪90年代,更明显的迹象显示,相较于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显然更特别、突出。这并非指它的汽车设计或性能令人赞叹(尽管这是事实,丰田车开起来流畅顺手,其设计也多半非常精致),而是丰田汽车的工程与制造模式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流程与产品的一致性。丰田的汽车设计更快速,可靠性更高,同时,即使在日本汽车业劳动力工资水准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丰田仍然得以维持极具竞争力的汽车制造成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每当丰田出现明显弱点、似乎将不敌竞争时,它总是能奇迹般地解决问题,并且以更强壮之势卷土重来。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003年汽车销售量达到678万辆,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超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后来居上,是丰田方式的成功。 20 多年前,丰田汽车公司以其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和低油耗,占领北美市场,对美国 3 大汽车公司形成咄咄逼人的态势。丰田生产方式创造的奇迹,引起美国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一些研究者纷纷奔赴日本,考察丰田生产方式,总结出准时生产制(Just - in 一Time , JIT ) ,无库存生产方式(Stockless Production ) ,零库存( zero Inventories )等生产管理思想和运作方法。 这些研究推动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传播,使各国企业汽车及家电生产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都极力推行JIT 和“一个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学习者和模仿者与丰田汽车公司始终存在差距。其原因除了环境差别之外,主要是未能把握丰田生产方式的实质,因此只能做到“形似”,而不能做到“神似”。 丰田方式最重要的是它的经营理念,一切具体做法都源自理念。例如什么是浪费?丰田公司所说的浪费比我们通常讲的浪费概念要广泛得多,也深刻得多。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是浪费。不增加价值的活动不是要做好,而是要消除。按照这种观点,很多我们常见的活动并不增加价值。

案例资源运营下

基础级案例 第五单元: 案例一: 湖南某塑料制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个以集体资产为主体、生产高中档人造革的企业。原来是一个县办集体塑料小厂,1990年固定资产仅145万元,员工137人,产品销售仅限于容量极小的邻近县市农村市场,年销售额为753.7万元。1990年以来,该厂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使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1990年贷款3400万元引进先进的PVC压延生产线,由于严格管理,一次试产成功,4年就还清引进技术的贷款,产品销售额由753万元一跃而超过亿元。1993年、1995年又先后投资6000万元,从意大利、台湾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湿法PU革生产线,使人造革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平方米,为“九五”期间产品上档次、销售额达3亿元奠定了基础。使企业由一个集体小厂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塑料制品集团。1995年利税总额达83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年平均达26万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过硬的产品质量更是新产品最好的宣传广告和最佳推销员。虽然公司的产品曾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和质量信得过的产品,但他们深知,真正的市场品牌是由广大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反复比较产生的,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方为真正的市场名牌。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每一环节,如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和质量的把关、工艺流程的制定、产品的试制和批量生产、中间控制和最终产品质量的控制检测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可行的措施,建立并不断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因而使得新开发的产品在质量上有了根本保障。同时对新开发的产品投放市场后还进行了售后跟踪服务,这样,使得公司的“中圆牌”人造革产品在市场上一步步地扎下了根,为新产品开发工作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公司从1991年以来,每年的新产品率在50%以上,单位产品的销售利税率亦逐年增长,与全国同规模的企业相比,效益始终名列前茅,被评为全国百强企业,湖南省百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尽管这些年来,国内不少厂家通过多种渠道不断仿造假冒公司的产品,反复地冲击公司的市场,但由于公司始终坚持在“创新”上下功夫,几年来,开发了近3000个新的花色品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在逐年扩大。 知识点: 质量的概念 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和绩效的关系 质量管理系统 案例二: 新加坡航空公司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声誉的航空服务公司。尽管规模不算太大,影响力也比较小,但公司赢得了广大乘客心口一致的称赞。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强调服务客户,强

生产运作与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 案例分析 班级: 名字: 学号:

案例分析 讨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或其他网络企业谁能一统江湖,重点从新产品开发角度来谈。 一、腾讯简介 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 二、产品开发相关知识点 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是指研制与开发新产品的全部工作内容,即把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应用于开发新产品,设计、制造出满足社会需要、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 新产品又是指在产品特性、材料性能和技术性能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的产品,其可分为全新产品、改进新产品、换代新产品三种。 三、腾讯业务细分 对于腾讯而言,其不断推出新产品,社交网络方面有QQ、QQ空间、QQ邮箱、腾讯微博、腾讯云、QQ音乐等产品;互动娱乐方面有腾讯游戏、腾讯文学(QQ 阅读)等产品;移动互联网方面有腾讯电脑管家、腾讯手机管家、QQ浏览器、腾讯地图、应用宝等产品;其他产品有财付通等。腾讯十八年来,不断推出新产品,其产品的多元化毋庸置疑。 四、腾讯发展战略: 1、联合战略:挟庞大用户群的优势,迅速跟进,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基于手机的无限增值服务。 2、创新战略: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增值业务,相继推出微信、微店等新业务。

跟随战略:通过免费注册获得庞大用户群,腾讯有了实施跟随战略的资本。 3、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授权,获取利润 五、产品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致力产品多元化,加深产品项目长度以及关联度。腾讯把其他产品都整合到QQ界面上,用户在使用QQ的同时能够使用其他产品。 2、产品周期策略:产品生命周期规律是必然的反应。产品分为导入期、成长期、 成熟期、衰退期,其在不同的期间里要有不同的产品战略。 腾讯在产品导入期时,采取免费试用、下载的策略,获得了庞大的用户群。在产品成长期大力发展增值服务,推出会员、黄钻、红钻等虚拟物品,退出了提高财付通等支付平台和应用平台。在产品成熟期,也就是今天,他加强了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如微信流量等。 腾讯公司源源不断推出全新产品,如在日益流行的手游APP,斗地主、天天酷跑等。 腾讯公司对原有产品不断更新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考虑顾客需求等方面对产品进行改进。如QQ,在不断的更新改进中,其运行速度得到提高,在功能上进行增加和修改,在外观上进行多样化,更加注重用户隐私问题,满足不同顾客的更多需求。 腾讯公司满足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网络产品层出不穷,需要的更多是智能化、便捷化、以及创意化,其更新速度很快,如过产品的更新和改进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必然遭到淘汰。腾讯在互联网市场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其实力不可小觑。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题集(110题).doc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题 案例1 场景一:“我们的办公地点非常狭小,因此空间常常很拥挤。整个办公场地是开放式的,基本没有正规办公室。我们一般在会议室进行面试,但是有一次会议室用于展示活动,所以有两位候选人是在我的隔间逐一进行面试的。这次面试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环境嘈杂、人们走来走去,尽管事先我警告团队其他成员不要来打扰我,但还是有三个人来打扰我。候选人都处理得很好,但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因为大家都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面试上。” 场景二:“我们招募新员工的时候组建了一个招聘小组对各个应聘者分别进行面试。小组成员有销售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和我。问题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好像觉得自己在招募方面懂得多,她希望我们能附和她的意见。我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似乎我的意见毫无价值。这简直可笑,我才是那个将和新员工共事的人!”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场景一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个别面试)。 2.在第一个面试场景中,由于环境干扰,所采用的面试方法的(有利于应聘者与面试人员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优点没有得以发挥。 3.场景二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小组面试)。 4.第二个面试场景中,人力资源部经理的错误是(一个人占主导地位)。 5.要想避免第二个面试场景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结构化面试)的方法。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 对于应聘人员面试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面试人员的环境应该是一样的 )。 2. 对于以上两个面试的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两种方式都是不合理的)。 3. 在第二个面试场景中,采用小组面试的方法(合理但面试人员扮演的角色不平衡)。 4. 第二个场景中,小组面试犯了下面(一个人占主导地位)方面的错误。 5. 上面两种面试方法的区别是( 第一种情况是一对一的面试方法,第二种情况是小组面试的方法 )。 案例2 在某大学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某公司正在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进行逐一的面试。以下是毕业生小李与主考官的对话实录: 主考官甲:请坐!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小李:您好,我叫李华。我对软件开发很感兴趣,同时作为班团干部也参与、组织了不少社会活动。这是我的成绩单和个人简历,请您过目。 主考官甲:你了解我们公司吗? 小李:贵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电讯公司,我从上大学起就十分向往毕业后到贵公司工作。我认为到贵公司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我的才华,我不怕吃苦,就怕无事可做。 主考官甲:你学过的课程与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关系? 小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采用是电讯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了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主要方面,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我们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前面我已

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六、案例分析题(共15 分) 一、中大集团的概况 中大集团是一个迅速发展起来的股份制企业。1992年它的前身东方特种机械厂只是一个只有几十万资产、几十名员工的小型民营企业, 1994年成立了中大集团,通过短短几年的奋斗,到1998年10月,中大集团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总资产4.35亿,28家直属企业,4500多名员工的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型实体,以生产“中大”牌系列汽车保修机械、检测设备、工业涂装设备轻钢结构建筑房屋(钢板房)而闻名。 二、产品开发 在中大的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拿来主义”与创新相结合,以“利用成果为主,自行研制开发为辅”的原则,“选冷门,高起点;找窍门,抓延伸;拣熟门,系列化”,立足市场,精心设计产品,研制开发竞争力强的特色产品。(1)选冷门,高起点 “冷门产品,技术精尖”是中大对产品的定位。在中大立足阶段,就选准了一个“安身立命”并可大跨度延伸拓展的冷门产品,并成为中大发展的主导产品—“中大牌”汽车烤漆房。烤漆房是维修高档汽车必不可少的修理设备,用以保证喷漆后的光洁度。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汽修业的前景看好,汽车烤漆房的市场也非常具有诱惑力。在中大创业之前,由于汽修业务所需,需要一台汽车喷漆烤漆房以用于高级轿车的修理。当时在中国市场上的烤漆房是国外产品的天下,市场基本被意大利、日本等国生产的烤漆房占据。当时汽车烤漆房的市场售价每台达40-50万元,而中大创业者徐氏兄弟手中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烤漆房,就萌发了自制一台自己用。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

于在借鉴他人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第一台汽车喷漆烤漆房。之后,在对国内外烤房市场进行周密调查与分析之后,根据中大当时的情况,选择了汽车烤漆房这一冷门产品作为中大的立足产品。当时,国内没有几家企业生产汽车烤漆房,汽车烤漆房的生产在国内基本上还是一个还没有被开垦的“黑土地”。 在选择了汽车烤漆房这一冷门产品后,采用引进、消化、吸收、提高的思路进行产品开发。博采众长,洋为中用,对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研究消化,在先进技术基础上创新,占据技术领先地位,中大烤漆房中大的产品正是在这一思维方式下诞生的。如烤漆房,它借鉴同类产品最佳技术的基础的成果,采用意大利轻油燃烧器、西门子外转式风机、菲力浦照明系统等精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改进烤漆房的升温加热系统,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中大牌烤漆房,并由此获得三项实用型专利技术。烤漆房在批量投入市场的当年销售收入就达6600万元。 (2)拣熟门,系列化 在中大集团的产品系列开发的进程中,中大人走的是“捡热门,系列化”的道路,“从符合企业实际、贴近用户需要、有利中大发展”的要求出发,用围绕市场开发产品。向热门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如今中大集团的产品已从创业之时的单一产品(烤漆房)发展成为多系列产品,已开发出8个系列16个品种的“中大牌”烤漆房,以及用于机电、家电、飞机、火车(部件)等不同用途的异型烤漆房。在烤漆房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汽保设备系列、汽检设备系列两大系列的几十种规格型号的产品。(3)找窍门,抓延伸 中大产品的延伸是多方位的延伸,“找窍门,抓延伸”是中大产品延伸的精髓。中大集团产品的延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产品系列化的自我延伸: 2产品功能延伸:汽修设备—检测设备 3产品外延;小涂装—大涂装。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

某煤机有限公司制造系统优化策略 一、公司背景简介 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00年5月由某煤机厂改组而成,是中国最大的煤矿专用设备制造公司之一,其主要产品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刨煤机、以及一些非煤机专业机械产品,主要有提升机用链条、铸石刮板输送机、减速机、料液搅拌机、各种自卸车、装载车用工程液压缸、套筒辊子和链条等。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矿务局及地方煤矿,国内市场占有率为70%,部分产品出口印度、越南、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 公司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在册职工人数6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00人,管理人员600人,生产方式为订货型,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量生产,产品为结构较复杂的大型煤矿机械设备。合同任务的90%以上需要改型或重新设计,因此,设计工作量大,制造周期较长,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管理过程复杂、成本与进度控制难度大的特征,对公司的组织机构功能、计划模式与控制机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公司改制后的组织结构仍为直线职能制,结构层次基本合理,能适应计算机化信息管理的扁平化要求,总经理层职能分工合理。职能部门划分与职能、职责分工基本合理。 公司原为部属,长期保留着计划经济管理的一些特征,一度影响了公司的发展。1998年企业紧紧围绕“满足用户,提高效益”的方针,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产品综合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中期水平。自1999年企业归属地方后,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完全市场经济机制的客户关系、对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经济效益出现明显滑坡。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及时进行了改制,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精简化,将计划处更名为规划发展部,强化了规划计划功能;将销售部改为市场营销部,强化了市场预测、客户管理功能;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强化了人才引进,职工技术与管理培训,以及人事档案管理功能。同时,领导主抓,在产品促销、合同签订等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设计工作量大,效率低,周期长,生产系统与生产组织落后,生产进度与成本控制不得力,导致制造周期长,产品不能按期交货;产品制造成本底数不清,对竞争对手策略不清,合同定价盲目,严重影响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的提高。 在公司的十五计划中,确立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以管理进步为依托,构建符合科学管理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制定了面向煤矿、面向社会、面向世界“三个面向”的发展战略;横向开发煤专产品,培育新的非煤机产品结晶点,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实现跻身世界煤机“三强”的经营战略目标。为大幅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适应我国进入WTO新环境的需要,公司将推行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实施 CIMS二期工程纳入了“十五”计划,并提出了在实施ERP之前,进行公司范围的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与实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 二、问题: 市场好,订单多,用户要求交货期短,但企业设计制造周期长,怎样优化,达到提高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营销方式越来越简捷,组织结构越来越富有柔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挥各种资源整合的力量。而引领这一系列变化的,正是管理创新!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或许昨天,中国企业曾因某些方面缺乏创新而交过学费;而今天,中国企业也因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而飞速发展,闪耀世界! No.1设计创造价值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No.2外包获利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No.3供应链整合 影响力指数:★★★★☆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解析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场景一:“我们的办公地点非常狭小,因此空间常常很拥挤。整个办公场地是开放式设计的,基本没有正规办公室。我们一般在会议室进行面试,但是有一次会议室用于展示活动,所以有两位候选人是在我的隔间逐一进行面试的。这次面试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环境嘈杂、人们走来走去,尽管事先我警告团队不要打扰我,但还是有三个人来打扰我。候选人都处理得很好,但是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因为大家都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面试上。” 场景二:“我们招募新员工的时候组建了一个招聘小组对各个应聘者分别进行面试。小组成员有销售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和我。问题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好像觉得在招募方面自己懂得多,她希望我们能附和她的意见。我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似乎我的意见毫无用处。这简直可笑,想想看我才是那个将和新员工共事的人!”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场景一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 A、个别面试 B、成组面试 C、小组面试 D、会议型面试 2、在第一个面试场景中,由于环境干扰,所采用的面试方法的()优点没有得以发挥。 A、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B、有利于应聘者与面试人员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 C、克服个人偏见 D、便于做出用人决策 3、场景二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 A、个别面试 B、成组面试 C、小组面试 D、会议型面试 4、第二个面试场景中,人力资源部经理的错误是()。 A、一个人占主导地位 B、给候选人很大压力 C、面试的时间长 D、客观性较强 5、要想避免第二个面试场景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的方法。 A、非结构化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随机提问 D、不直接提问 答案:1.A 2.B 3.C 4.A 5.B 解析: 第1-4题考核的是面试的不同组织形式,在资源上教材第30页。个别面试的形式是一个应聘者与一个面试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小组面试通常是由二三个人组成面试小组对各个应聘者分别进行面试,这种面试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克服个人偏见。 第5题考核的非结构化面试与结构化面试,在资源上教材第31页。结构化面试又叫直接提问型或固定模式型面试,可以减少非结构化面试的主观性,提高面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案例2 在某大学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某公司正在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进行逐一的面试。以下是毕业生小李与主考官的对话实录: 主考官甲:请坐!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小李:您好,我叫李华。我对软件开发很感兴趣,同时作为班团干部也参与、组织了不少社会活动。这是我的成绩单和个人简历,请您过目。 主考官甲:你了解我们公司吗?

苹果公司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1.苹果公司的采购管理 庞大采购量 苹果公司成功的采购管理得益于庞大的采购量。庞大的采购量使得苹果在零部件成本、制造费用以及空运费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折扣,有时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因为消费者众多,所需零部件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苹果每年需要支付给三星零部件采购费用超过70亿美元。苹果是三星的最大客户,三星2011年收入总额1090亿美元中苹果所占比重达7.6%。三星上游供应链厂商指出,诉讼后苹果和三星仍有可能继续维持供应链合作关系。在去年的诉讼高发期,三星仍然为苹果的iPhone 和iPad供应核心A5逻辑芯片。 但也有人认为,苹果似乎不想再让三星控制全球的芯片市场。苹果公司近期向日本尔必达公司广岛工厂下达大笔DRAM芯片订单,占苹果芯片需求的三成。苹果此举是希望帮助尔必达与三星在芯片市场对抗,以维持苹果公司自己的谈判能力。 2.苹果公司的库存管理 精简库存 苹果公司曾一度陷入存货危机,库存成品价值高达7亿美元,年库存周转率还不到13次。为此苹果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库存。 第一,减少供应商数量。苹果公司将原先庞大的供应商的数量减少至一个较小的核心群体,开始经常给供应商传送预测信息,共同应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库存剧增风险。但是,苹果公司对供应商也提出了一系列残忍的完美主义要求,无论何时,如

果一个项目没有达到要求,苹果公司都会要求供应商在12小时内做出根本原因分析和解释。 第二,减少产品种类。这是整个改革中最基础的环节,苹果公司把原先的15种以上的产品样式消减到4种基本的产品样式,并尽可能使用更多标准化部件,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产品生产的零部件的备用数量以及半成品的数量,能够将精力更集中于定制产品,而不是为大量的产品搬运大量存货。 譬如,iPod nano几乎使用了所有的通用IC,从而减少了在元件准备上的时间和库存。2007年,苹果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存货周转水平和高速的业绩增长 (38.6%)。 第三,提供更多无形产品。迄今为止,苹果公司的需求预测、库存管理仍非常糟糕,但是,苹果公司通过提供iTunes音乐商店服务,让消费者把钱大把地花费在一个近20亿美元销售额的零库存商品供应链上。目前,苹果公司的在线iTunes音乐商店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的音乐零售商,仅次于沃尔玛和百思买。 苹果公司的翻身仗说明,只有降低了企业的存货成本才能直接的增加企业的盈利。 3.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1)上游物流与供应链 苹果公司是典型的品牌输出企业,负责创意和设计,产品制造由供应商提供。从一些公开的产品拆解报告和产业分析文献中看到,苹果公司的供应商遍布全球,分布在中国台湾地区、美国、韩国等地,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台资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后主要由富士康组装成机。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案例单选解

案例 1 场景一: “我们的办公地点非常狭小,因此空间常常很拥挤。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场景一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A、个别面试)。 2、在第一个面试场景中,由于环境干扰,所采用的面试方法的(B、有利于应聘者与面试人员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 B) 优点没有得以发挥。 3、场景二中采用的面试方式是(C、小组面试)。 4、第二个面试场景中,人力资源部经理的错误是(A、一个人占主导地位)。 5、要想避免第二个面试场景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B、结构化面试)的方法。 案例 2 在某大学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某公司正在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进行逐一的面试。 1、从面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小李与该公司之间进行的是(B小组面试)。 2、不同的面试方式各有优点,该公司采取的面试方式的优点在于(D、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克服个人偏见)。 3、根据主考官在面试中的提问种类,此次面试属于(B、结构化)面试。 4、在这种面试的实施过程中,建立关系阶段考官应该(C、提出一些无关工作的封闭式话题,帮助应聘者放松心情 )。 5、在这种面试的实施过程中,核心阶段考官应该(A、提出考核问题,搜集应聘者的相关信息)。 案例 3 一家公司在广州新开的店在开始经营的头 6 个月,店铺中人员流动率达50%。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从李经理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在面试过程中他采取的是( A 、个别)面试方式。 2、李经理在招聘过程中使用的面试方式的优点是(C、有利于应聘者与面试人员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 3、李经理的面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向所有求职者都提某些相同的基础性问题,这属于( A 、结构化)面试。 4、在李经理面试的第二阶段:“我并不是按事前确定的问题顺序去发问,恰当地说,我尽力使问题适合于每一位申请人”这种提问方式属于(B、非结构化)面试。 5、李经理认为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第一印象可能并不准确,为了避免由于李经理个人的第一印象做出的错误决策,可以采用(B、小组)面试方式。 案例 4 超越公司是一家网络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开发非常顺利。 1、赵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其他几个同事一起对应聘人员进行了逐一面试,这种面试组织形式属于(C小组面试)。 2、赵经理采用的这种面试组织形式的优点是(B、从多角度考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克服个人偏见 )。 3、根据赵经理和同事们在面试中的提问种类,他们招聘时的面试属于(A、结构化面试)。 4、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这种面试提问方式的优点是(A、减少面试的主观性,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5、赵经理和同事们所采用的面试形式的核心阶段工作是(D提出素质考核问题,搜集应聘者技术、知识、行为和人 际交往能力的信息 案例 5 资料一:李兴所在的部门需要招聘一名文员,要求英语专业的女性。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在面试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尽力避免,(A、努力倾听)不属于面试时应避免的问题。 2、李兴根据一位应聘者的话就推断她写作能力很强,这犯了面试时应该避免的(D做出错误假设)的问题。 3、根据资料二,刘欣的离职原因不包括(C刘欣工作能力逊色)。 4、刘欣决心离开这家公司,她的离职会对公司造成的影响不包括(D、其他团队的绩效受到影响 5、优秀的人才很难“捡到”,也很难“控制”,要想留住他们需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其中最关键的要点不包括(B、灵活的工作时间)。 案例 6 日新印刷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印刷初级教育直至大学教育的教材用书。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该公司在面试过程中着重考查了李先生能否安顿下来这个问题,说明在面试时公司避免了(D做出错误假设)问题。 2、面试中除了应聘者回答提问以外,面试考官也要交代一些工作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不包括(C、其他员工工资水平)。 3、从档案上来看,李先生工作变换频繁,可见以前企业都或多或少有让他不满意的地方,该公司如果想雇佣李先生, 为了使其能够安心工作,考虑的要点一般不包括(A、对李先生有求必应 4、是否录用李先生确实需要好好地斟酌,因为错误地录用后,员工如果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和影响,这些影 响不包括(C、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受到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