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恭维语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恭维语对比分析
【摘要】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它明确或含蓄地表明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某些“好”事物,包括所有物、品质、才智或能力的称赞。通过运用恭维语,说话人可以问候和鼓励对方,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增进彼此的关系等等。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恭维语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中美恭维语为研究对象,从恭维语语言产生原因、差异的具体体现等方面对英汉恭维语作初步的探讨,旨在揭示中美两国在恭维语使用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恭维语;文化;话题
一、恭维话题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等级观念和平等意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儒家思想中“礼”的理念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的思想中,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君臣父子的等级关系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从小到大,人的成长总是受到生存生长环境的影响。当要称赞或者表扬别人的时候,通常弱化自己的作用,强调他人。因此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中国文化较侧重体现了等级观念的“权势”关系。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有着“天生人人平等”的观念。正如谚语“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人们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注重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因而,应美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从“双方是平等的”的角度,自觉地遵守这种“一致性”的原则。
(二)集体主义和本位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步调一致、无私奉献,共同富裕,同时中国的处事态度是追求中庸。这两点从某种程度上看是相符合的。在中国人眼里,当面指出他人的缺点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人际交往中过分强调自己的分量也是不太合适的。英美文化强调的则是个人主义,也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这决定了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性格外露、直率、好动、好斗、富有冒险精神及性格独立,珍视个人自由的特点。
二、外表恭维语话题中的文化差异体现
英语恭维语中,最常见的句法结构是np is (really) adj,如:your blouse is (really) beautiful,占其调查总数的53.6%。居第二位的是i (really) like / love np结构,如:i like your car。(16.1%)/verb(really) a adj np结构居第三位,如 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14.9%)贾玉新的研究表明汉语恭维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型也是np is (really) adj。如:你的头发真漂亮。占调查总数的67%之多。这点和英语是类似的,但是汉语中基本找不到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i (really) like / love np结构。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这种差异,英美文化强调个人,自我意识和尊严,因而喜欢从自我的角度表达观点,在表达恭维的时候他们通常使用第一人称的句式。而中国文化中,中国人交往喜欢弱化自我,强调他人。所以第二人称的恭维语使用率很高。
英美人非常看重对对方外貌和衣着的恭维,这种恭维占主要地
位。而恭维的对象多为女性。不管女性的社会地位,年龄,工作如何,如果有人称赞她们外貌或者着装的时候:“you looks so pretty today.”“what beautiful shoes you wear.”美国女性会非常高兴的接受。但是,在中国,男女之间一般不进行外貌的恭维,更侧重于内在品质的恭维。如果陌生男性直接称赞女性:你真漂亮,你真性感,不但不会让谈话变得轻松,反而会使气氛更加尴尬。熟知中国文化的男性,若想创造更好的氛围,最好恭维一些中国女性比较乐意的话题:女性的厨艺,善良好客,培养孩子等。这种差异在于美国文化侧重于外,开放直接。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喜欢内敛隐晦。所以美国倾向于直接评价外在的特点和变化,而中国则更偏重于评价内在的东西,因而中国更喜欢别人称赞自己的品行而不是外貌。
对于成就和能力的恭维,英语强调结果,而汉语则喜欢恭维取得成就和能力的人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英语偏向于结果,偏向于恭维对方付出努力之后所取得的结果和成就,如“well done!”“i’m so proud of your success.”而汉语的称赞中经常还会提及个人的付出和所作出的努力。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恭维:“邻居大明很聪明,考上清华来了呢”,“小明总是很勤奋,学习都学到十几点钟”,“我同学就要去日本留学呢!”在西方,通常是社会地位或社会等级较高的人对地位或等级较低的人使用恭维语,以维持正常的上下级间关系。wolfson和manes 的研究表明:涉及能力成就的恭维是一种严肃的判断,做出这种判断的人必须是有能力做出这种判
断的人。在欧美国家,因为社会地位不相等,工作中有联系的人之间往往是有能力作判断人或是有较高技术、较多知识的人对下级作出恭维。但在中国则不同,通常是社会地位较低的下级或人恭维上级,以取得上级好感,因而我们可听到这样的话:“王总真能干,很有魄力。”
除了以上两方面,中国文化中,恭维对象也可以是家庭成员或其亲戚朋友。西方人家庭观念淡薄,受独立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我是独立于家庭之外的个体,因而家庭成员之间倾向于互相恭维,如:父亲对女儿:“you’re wonderful today,darling.”而中国人家庭意识浓,恭维家人等于恭维本人,同样会给对方造成妄自尊大的印象,所以中国人往往避免家庭成员间的恭维,而是对对方家庭成员的恭维,如:“您这女儿真是聪明伶俐。”
三、结语
恭维语是一种文化现象,称赞语及其应答的差异可以透视出不同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体系。西方人追求个性,尊重个人独立、自由和尊严,追求人人平等,强调个人身份和个人作用。在他们的文化里,他们想要成为独立的人和尊重自我意识的人。所以在英语称赞语中多以“我…”来表达自我的感受,强调自己的观感。而中国文化则不一样,中国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它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自己要谦虚谨慎,必要时甚至贬抑自己,同时也要尊敬他人,必要时可抬高他人。用这种方式避免给他人妄自尊大,得意忘形的印象,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