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晤谈
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 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
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 体验。 过程:互相介绍、建造安全支持互助氛围、鼓励 表达感受、叙述事件(不强制)、描述应激症状、 宣教应激反应过程、寻找团体资源、减轻应激策 略
PTSD治疗
退行
当遇到挫折时,心理活动退回到早年水平, 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去应付,以回避心理 上面临的困难。
表达忠诚与寻求保护
转换与转移
是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 状从而减轻心理紧张。
愤怒的转移
隔离
有丧失的病人
医护人员
利他与补偿
某些英雄行为
耗竭产生
防御机制是正常人或精神病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 但正常人一般不会极端地或长期单独使用。
核心症状
反复出现创伤经历(闪回) 警觉性增高 回避和情绪木讷
与PTSD有关问题
惊恐发作 回避行为 抑郁和消极观念 愤怒、易激惹、烦躁不安 怀疑和不信任感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日常功能受损
居丧反应
不同于PTSD 与怀念与渴望有关,专注于逝者及美好画面 怀念逝者 分离痛苦、焦虑 寻找有价值物品、熟悉场所(有时激越的搜寻行
不要轻易说
不要哭了,要坚强点.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没关系,我们都爱你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
一个人。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绝望 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受灾
者相比微不足道 觉得自己本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
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中后期干预
配合躯体康复锻炼, 心理治疗帮助改善其他治疗依从性 减少继发性获益损害 监测情绪,防范自杀 重塑自我,帮助成长,减少依赖,面对现实,培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精神障碍:情绪反应 生理反应 行为反应
素质—应激假说示意图
情绪反应
恐惧 焦虑 易激惹 愤怒和敌意攻击:埋怨政府、责怪家人 抑郁:悲伤、绝望、自责、丧失、无助和生存无意义感
悲观与悲哀是与丧失有关的情绪 反应。丧失所失去的是当事人所重 视或追求的东西,影响健康。
行为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 能会有很好的反应。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 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 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早期心理干预
确定目标人群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
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
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 (地震灾 难幸存者 \现场救护人员 )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
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 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是由一定的动机 所发动,在心理上进行自我保护,犹如生 理上具有的免疫功能一样。
否认与遗忘
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 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 否认丧失
阶段性遗忘和选择性遗忘
潜抑和压抑
潜意识层面:是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
感或动机压抑下去
意识层面
家人离散;道德冲突和责任性创伤等。 灾难引发心理危机和应激障碍,影响了健康
创伤带来的心理冲击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向心性错觉 利他主义者 休克麻木状态 分离状态 幸存者综合症 居丧反应
应激
应激 是指当内外环境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和 其应对能力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类 特殊心理、生 理反应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警戒期:动员 抵抗期:动员和消耗 耗竭期:耗竭和死亡
应激的心理反应
人们在应激时对愤怒、焦虑、挫折的体验 多于对心跳、血压的感知
心理反应主要包括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认知反应和心理防御反应
应激相关障碍——发病机制
精神创伤刺激
认知评估


逃避:远离应激原(包括回忆)
社交退缩
滞纳与木僵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失控、歇斯底里发

拒食、自伤、要求赔偿、反复告状 酗酒与成瘾
认知反应
侵入性思维 认知歪曲与错误、自动负性思维 危险判断、决策能力下降、时间感失真 分离症状:梦境、漫游
心理防御反应
又称心理防御机制,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基 本概念之一
防御机制的适当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心 理痛苦;
防御机制运用不当、过分,以致破坏了心理活动 的平衡原则,防碍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这视为病态。
由于建立在虚幻基础上,防御机制防碍准确地考 察现实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灾难的精神应激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居丧反应 重度抑郁 广泛性焦虑 物质滥用
灾难前后我们需要的是
能力 定力 毅力 信心 耐心 细心
谢谢 !
目标:痛苦和心理伤害最小化 安全:情感支持,建立安全感和控制感 唤醒:降低高度警觉 恐惧:提供危险信息,告知应激是正常的 激励与结束
要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反应强度与反应持续时间仍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由于机体具有适应、代偿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多
数人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少数人可以由于反应 过度而出现精神障碍或引发躯体疾病
正常的应激反应阶段
痛苦期 否认期 侵入期 修复期 结束期
应激反应
生理反应 心理反应
生理反应
“作战或逃跑”反应(fight or flight):
创伤后心理应激
健康
WHO: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功能良好的状态,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精神健康是经历灾难 者良好状态的一个必要组成成分 ,也是重要评判 标准。
精神健康是个体了解其自身能力、能够应对正常 的生活压力、能够富有成效地工作和能够为其社 区作出贡献的良好状态。
灾难所致的创伤
遭遇毁灭、生命威胁和伤残破坏 突然失去亲人 丧失个人财物 其他一些后果 :撤离和丧失社区、失去住所;与
育希望,重新适应社会,寻找自身价值 重点筛查、诊断、处理PTSD患者
康复过渡期优先内容
提升安全感 促使平静 提升自我和集体效能感 增强联系 增强希望
康复阶段
救援结束意味着恢复重建的开始 帮助其积极融入恢复重建过程中:蜜月期、和谐期转入新
的破灭阶段,注意避免二次灾难(例如要求灾民表示无助 和感激、宣传需要) 急救组织到恢复组织:防止分裂 恢复阶段是为了重返社区,回归自我调节和平衡。幸福愉 快=能力或潜力/期望值 保持社交网络,留存社区相关仪式,例纪念和歌颂、群众 艺术创作、将经历封存过去,整合继续迎向未来
为什么希望很重要
没有食物,人可以生存40天 没有水,可以生存3天 没有空气,可以生存8分钟 若没有希望,下一秒就会死去
心理干预者应具备:
丰富的生活经验 专业的助人技能 真诚的助人态度,一切工作贴近病人需要 充沛的精力 迅速灵活的反应能力 自我稳定 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要有团队精神
焦虑管理:放松、呼吸、正面思考和积极对话、 自信训练、思考停止
认知疗法:识别认知失调 暴露疗法 游戏疗法 心理教育 药物治疗
居丧反应处理
面对现实:用照片、遗物促使接受,并建立与逝 者内心上联系
用书画象征性沟通 回忆或纪念亡者心理仪式 认知重建,对峙矫正
重视救援人员的耗竭感
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
反应性抑郁症
其忧伤的情感与应激事件密切相关,在谈到伤心事时,则常哭泣、 叹息、悔恨,有时自责,但经安慰劝说、心理疏导后情绪好转。
反应性偏执状态
妄想内容与精神创伤后情感体验有关,接近现实。因此,妄想较 固定,不泛化,不荒谬。
创伤后应激障碍
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 期持续(大于3月)的精神障碍,如美国9.11以及汶川地震 。
常在创伤事件后3-6个月内发生,有时更久。 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情景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闪
回),专注于创伤事件与创伤性情景和再体验威胁。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指向威胁,细察警觉 (如暴露于可提
示创伤事件的情境)惊弓之鸟,如临大敌 持续的回避:回避可提示创伤事件的线索,谈体验不谈人 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注意及记忆困难。 对未来失去信心。
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
心理急救几项核心行为
接触和参与 : 安全确认 稳定情绪 释疑解惑 联系社会支持 提供应激和应对信息 联系其它服务部门
心理急救ABC
唤醒:镇静放松 行为:免于自杀、控制感训练 认知:帮助专注现实、识别危险和资源
心理急救保证S.A.F.E
为导致危险) 愤怒:指向逝者以及导致死亡有关的人 谈论丧失 回避亲人不再存在线索,否认
灾后心理急救
在生命救援之后,服从统一管理。 不伤害是首要原则 非侵扰、富于同情心 要维护生命、增大安全感和生存机会、安
慰使放心,并提供保护、支持性环境 帮助建立联系和家庭团聚 适当提供实际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