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夜归鹿门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归鹿门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准确无误地背诵《春晓》和《过故人庄》

二、师生诵读本诗

1、自由读:第一遍读,读准字音

第二遍读,读懂大意

第三遍读,略做欣赏

2、学生代表读或教师范读

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在诗歌的画面里,作者身居何处?选择了哪些基本意象?

①从船上到岸上再到鹿门山中

②山寺、鸣钟、渡头、江村、

夜月、烟树、岩扉、松径

2、展开联想,说说山中是什么样的景象?江边是什么样的景象?请用“山中有____;江边有___”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山中景有——山中有悠然的钟声;

山中有朦胧的月光;

山中有烟云缭绕的树木;

山中有开在岩石上的门;

山中有松林间的小路;

山中有远离红尘的隐士……

江边景有——江边有人来人往的喧嚣;

江边有小贩的叫卖;

江边有讨价还价的争执;

江边有红尘的离愁别恨;

江边有……

3、作者是喜欢江边景还是山中景?作者是怎样通过意象的组合表达这种情绪的?请结合其余三联的诗句分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悠然的钟声————嘈杂的人声

佛门清静————尘世喧嚣

此二句,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同是乘舟,两个方向

归宿不同,心境不同

此二句,写世人回村,诗人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此二句,写上鹿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耀着树林,朦朦胧胧,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禁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原来这就是庞德公的隐居处,这两句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此二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这两句营造了一个非常清幽的自然环境,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就使人在这幅高士隐居图中,除了感受到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外,还感受到在这种情趣的下面,藏着诗人进仕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联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分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通过描写洞庭湖周围的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四、释题

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五、小结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构造了一种平淡自然,优美恬淡的意境,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

六、延伸阅读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说说诗中李白“仰”“揖”的内容。

七、作业布置

《课时作业》《系统集成》知识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