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懿事迹
篇一:司马懿形象的当代解读
司马懿形象的当代解读
【摘要】:自古以来,由于受《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正统思想的影响,司马懿被塑造成阴险狡诈的形象,他虽有“克日擒孟达”、“力阻诸葛亮”、“百日平辽东”等军事功绩,但终因是蜀汉的对立面,并在曹魏后期发动政变,掌控军政大权,使得古人对其评价多有贬斥之情。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源源不断的涌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平等、民主、自由等观念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并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西化思潮的影响下,许多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权威思想,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于是,当代许多学者都开始质疑传统思想对司马懿的评价,站在个人的角度重新认识司马懿,并出现了多篇为其辨解的文章;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则表现为大众媒体对司马懿形象的改编与重新塑造。
比如《新三国》对其个性化的塑造便成功的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几乎改变了人们对司马懿“奸臣”形象的传统认识;科教文化类栏目也顺应这一趋势,策划播出了一些介绍司马懿才能的节目,如赵玉平教授讲授的《跟司马懿学管理》。
这些大众化的传播,使得司马懿的形象被许多人接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近十几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机制下对利益的不断追求,以儒
家文化为主导力量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以西方多元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则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暗示了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下滑。
本文的写作目的便是通过对当代社会中司马懿形象解
读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继而揭示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并呼吁在新的社会时期,人们能够既尊重传统的文化道德,又能在此基础之上,掺入时代的新鲜元素,建立新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社会、国家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司马懿当代解读大众传媒文化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XX
??【分类号】:G206;K827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12第一章司马懿生平及世人对其评价12-181.1司马懿生平事迹12-141.2历史上对司马懿的评价14-18第二章当代人对司马懿的解读18-292.1当代学术研究中的司马懿新形象18-192.2大众传媒下的司法懿形象解读19-292.2.1《新三国》对司马懿形象的塑造20-242.2.2从《百家讲坛》栏目说起——司马懿形象的全新解读24-29第三章当代对司马懿形成新解读的原因分析29-403.1历史上对司马懿主流评价形成的原因分析29-303.2当代对司马懿新解读的文化背景30-403.2.1儒家传统道德观的淡化30-323.2.2西方观念的涌入32-353.2.3市场经济的需求35-383.2.4司
马懿当代解读的思考38-40结语40-41参考文献41-43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3-44致谢44-45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5-47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篇二:低调的司马懿
“低调”的司马懿
嘉信天合贺成纲
最近河北保定有个孩子说了一句话很“低调”的话:“我爸是李刚!”一下子风靡全国,结果儿子、老子都糟嗷!我真想给那孩子说一句:做人要低调!还想给他一个榜样:司马懿,好好学学人家司马大人是怎么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汉族,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
从以上简历不难看出,司马懿是一位高调的强人,声名显赫。
然而,司马懿在新《三国》里大部分时间都很低调。
观众都知道他的低调是装出来的,只是装得很象,好象司马大人从来就视名利如粪土,甘为人梯、誓为臣下。
他不是老子,也不是达摩,他的内心有一团火,但他的外面经常象一块冰。
恰恰新《三国》后半部最精彩的部分,都是司马懿一边装低调,一边强实力的段落。
回头想想,司马懿这位隐士、
幕宾、谋士、帝师、能臣、统帅、王者,他的低调是刻1
意的,是无奈之举,但同时也是智慧的选择,是自省内强、韬光养晦,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是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说实话,司马懿的低调,很多人是做不来的。
这样一位低调的人,出场时却绝对的“高调”——在赤壁败仗总结大会上鼾声大作,终于引起了当朝丞相曹操的兴趣,揭开了这位冒名马横的幕宾的神秘面纱。
观众一看一袭白衣、一头披发就知道,这是一位绝世高人!因为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都是披头散发出场的——高人不喜欢扎鬏鬏嘛!所以冢虎司马懿出场,也是如法炮制。
司马懿的远见卓识,令曹操叹服,认为他能堪当重任,于是让其做曹操心目中最聪明的儿子曹冲的宾客。
不想,曹冲崩了。
司马懿开始玩第一波“低调”——为曹冲守陵三年。
其实,他在用尽心力“高调”地做一件事:用三年时间来观察等待,以确定谁最终会成为世子!慧眼的司马懿,此时已在观察心机极深的曹丕了。
当狂放的曹植恃才傲物,醉酒赶司马懿出府时,他可知错过的是什么吗?铜雀台两赋,一华一朴,华者曹植得名声得封地,而朴者曹丕得天下士子之心,司马懿已心有所属。
曹操却希望司马懿做曹植的幕宾,司马懿不从,曹操大怒,将司马懿赶出相府。
于是司马懿第二次玩“低调”——城外隐居,却与曹丕暗中往来。
在低调隐居期间,他不仅两次把曹丕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还反诬了政敌曹植一口,最终使曹丕取得世子之位。
曹操病逝后,曹丕继承了魏王大业,司马懿开始“高调”起来,带领众大臣刁难汉献帝。
然后,亲手导演一幕“禅2
让”大戏,把自己的弟子曹丕推上帝位。
同时为魏帝曹丕设计了五步走的伐蜀战略。
丕死曹睿即位,曹真、曹休等人建议除去大患司马懿。
曹睿决定将司马懿派守边城,不得回京。
司马懿不悲反喜,认为驻守雍凉可建功立业、进而拥兵自重。
不料曹睿中了诸葛亮的离间计,司马懿被贬返回故地,夺其兵权。
司马懿第三次玩“低调”。
魏军屡败,司马懿重新出山,曹睿感慨司马懿的忠勇,将两京兵权全部移交于他。
司马懿取街亭,逼得诸葛亮唱起空城计。
曹睿又怕司马懿坐大,边扬边抑,夺其兵权,司马懿第四次玩“低调”。
曹真又败给蜀军,司马懿又被复用,到军中后,严肃军纪,赏罚分明,同时对蜀军玩“低调”,避而不战。
其后就是怪圈:司马懿一被“低调”,蜀军就胜,司马懿就被“高调”;于是魏军胜,司马懿就又被“低调”??如此反复,直至曹睿死、曹芳上台,司马懿经过了不少于七、八次的“低调”,辞官、让权、装病??终于,司马懿不想低调了,他对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吼道:“我都病了四十年了!”于是,司马懿一改往日病态,在府中调兵遣将封锁洛阳各城门,率兵直奔皇宫,命郭太后“降旨”缉拿曹爽奸党,命司马懿执掌军政大权。
自此,司马家族主宰魏国朝政数十年,后司马昭灭蜀,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灭东吴。
天下终归司马氏。
看新《三国》,数司马懿玩“低调”是一件很费神但很有趣的事,费神在于他玩“低调”的次数太多,数不胜数;有趣在于他每次无论3 是主动“低调”还是被“低调”,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让人从失意中看到光明,从困顿中看到希望。
司马懿的智慧、能力、魅力是常人
不能比拟的,他的雄心、野心在与曹操同车而行,曹操头疯发作,从怯叫“丞相”,到狂喊“曹阿瞒”时就表露无疑。
正因为他有才、有志,才为他人所忌。
他的才既要为人所用,又要被人所防,“低调”就是他防身的利器。
中国为仕者早有“行藏”之说,用之则行,退之则藏,司马懿堪称典范。
司马懿玩“低调”,是受封建帝王之术的局限的,这是我们现代人需要看清的地方。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开放的时代,是一个人性复活的时代。
我们要做的事,是堂堂正正的事;我们要谋的业,是利民利国的业。
所以,做企业,干事业,要把身心打开,要勇于敞开心扉,要善于施展才能,要长于表现自己,要创造最大的价值,要最有利于社会??我相信,司马懿真的很羡慕我们生活的时代,一个不用藏着掖着的时代,一个可以活出真我的时代。
然而,司马懿的“低调”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当形势不明、形势不妙、形势不对的时候,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司马懿的“低调”,是实事求是的表现,是智慧与踏实的表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低调”要有“低调”的本钱,若无德、无才,无资本、无技术??那就不要学司马懿玩“低调”了,因为那是真“低调”。
当然,如果有个牛老爸,或者是个富二代、红二代什么的,你故意“低调”一把也没人反对:“我爸是李刚!”。
对了,还是提醒一句:“‘低调’很容易,后果很严重”!
4
篇三:河南名人事迹
河南名人事迹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洛阳、开封、安阳)。
河南,一个历史悠久地让无法理解时间源头的地方。
不知何时,却成了世界眼里的旧中国,中国人眼里穷乡下,三十一个省份眼里的穷亲戚;不知何时,河南,站在中国的省份兄弟中,需要蜷缩着身子,低垂下头颅。
在大家庭的夹缝里低三下四。
不为别的,就因为你的名字叫河南。
作为一名河南人我们应对家乡的文化有信心,我们要让别人了解河南,就先要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的名人事迹,这也就是我们进行这项研学的目的,爱家乡、先了解家乡。
一、政治领域的名人事迹
1、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但最后还是死于自
己的法。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
秦国贵族多怨。
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
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
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
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
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
?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
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
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
《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
?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
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
令?以后,到二十四年
第1页共5页
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
”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
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
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2、李斯
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
他年轻时当过小穷,后拜苟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
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函相吕不韦手下做门客,取得吕的信任后,当上了秦王政(赢政,即秦始皇)的侍卫。
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给秦王上了《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
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
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借口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事件,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在被逐离秦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
他在《谏逐客书》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客之失,劝秦王为成就统一大业,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集人才。
秦王看了《谈逐客书》深受感动,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宫职,不久又提升了他当廷尉。
《谅逐客书》不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篇胎炙人口的代秀文章。
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
李斯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
结果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
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了造成诸侯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加到41郡),郡下设县、乡,归中央直接统辖,宫吏由中央任免。
在中央设三分、九卿,分职国家大事。
这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秦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