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 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 我有幸用了一周时间拜读了程继隆先生的《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 一书,该书结合当前反腐形势,精选了 100 句古代廉政文化经典诗文,以 史为鉴,古为今用,读罢,我感触颇深。 通过对"亲民篇"、"勤俭篇"、"修德篇"、"警醒篇"、"廉政篇"、"律己 篇"、"立志篇"、"戒贪篇""名利篇"、"正气篇"等十篇的深入学习品味,让 我充分认识到了数千年年前的古人都有如此廉政觉悟,那么作为当今社会 的党员干部应该具备更高的觉悟,虽然铁路货车运用车间是 " 清水衙门 ", 但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也有一定的职权,如何保持自身勤廉,确保正确运 用手中的权力十分重要。 一是在基层车间干部的岗位上,一定要能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坚 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特别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 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做到"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二是要正确行使自身权力,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 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 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

三是在日常车间安全管理和人事任命上要切实维护车间利益、维护安 全生产大局、确保任命人员,精心工作,认真履责。 牢牢记住"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经典警示语,在车间职工奖励考核 上掌握原则,避免厚此薄彼,标准不一。 四是落实铁路改革部署,促进规范管理和科学发展,切实履行党风廉 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坚持公道正派, 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目录 · 亲民篇· 1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春秋· 老子· 《道德经》第四九章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北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北宋· 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4 临阵勇,临财廉,临事勤。 ——南宋·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 德量智识》 5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南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 观寡》 6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明· 于谦《咏煤炭》

7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 ——明· 胡守安《任满偈城隍》 8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明· 薛碹《薛文清公读书录· 体验》 9 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矣。 ——明· 余怀《东山谈苑》卷三 10 公则民不谩,廉则吏不欺。 ——清· 张廷玉等《明史· 曹端传》 11 官有劳于民,民自乐承。 ——清· 汪辉祖《学治臆说》卷上 12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13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清· 金缨《格言联璧· 从政》 · 勤俭篇· 14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春秋· 孔子《尚书· 大禹谟》 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战国· 孟子《孟子· 告子下》 16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 蜀· 诸葛亮 17 贤者多财,损其志。

——唐· 吴兢《贞观政要· 贪鄙》 18 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 李商隐《咏史》 19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北宋·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20 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北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训俭示康》 21 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明· 宋濂《元史· 乌古孙泽传》 22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 金缨《格言联璧· 从政》 23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 钱泳《履园丛话· 安安先生》 24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清· 姚步瀛撰联 · 修德篇· 2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 孔子· 《论语· 子路》 26 修己以安百姓。 ——春秋· 孔子· 《论语· 宪问篇》 27 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 孔子· 《论语· 感悟》二十一

28 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 孟子《孟子· 尽心章句下》 2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 孟子《孟子· 滕文公下》 30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 31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32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唐· 韩愈《原道》 33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 ——元· 张养浩《牧民忠告》 34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 王阳明《传习录》 小故事大智慧读后感老子的智慧读后感孟子的智慧读后感教育的智 慧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