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法教学、简单的逻辑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法、简单逻辑知识在高考各种题型中的重要作用
营口市高级中学语文组崔庚玲
语文是形散神聚的学科,如何真正把握住精髓、学好语文,语法、逻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高中的语文老师,我深刻的感悟到,为什么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必备的科目,除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之外,还因为它是训练人们缜密思维的学科。高考的各种题型都与语法、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语文达不到高深的水平,重要的原因是语法、逻辑知识的欠缺。
可能有人会说,一些大家从来没学过语法、逻辑,照样写出好的文章,照样思维缜密。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汉代的司马迁就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语法非常规范的千古名篇《史记》。但是人们不能否认的是,大家是天才,天才生来就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思维,一般人不具备的才能,这就是天分。天分不是每个人都高的,先天不足的人怎么办?只有强化、只有训练。抓住了语言的规律,语文学习才能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化散为聚。
我在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一些学生听不懂老师问的问题,答非所问;文章读不懂,抓不住重点,语言题乱做。一直以为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答题不得法的结果。后来才真正明白其实是学生不能快速的从语法、逻辑思维入手,尽快抓住问题的关键;所读文章,抓不住每一句的主干,抓不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快速捕捉出重点内容的缘故。
由此看来,语法、简单的逻辑知识不仅要讲,而且还要讲活。语法、逻辑是语言表达的规则,是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种规则和规律,就会掌握要领,抓住重点。
吕叔湘先生在《怎样跟学生讲语法》中强调指出:“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局限在形式的辨认上,这容易使他们感觉到枯燥无味。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使他们感觉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语法现象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先生的这番话阐明了语法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关键落在一个“用”字上。下面我就从高考的题型中谈谈语法、简单逻辑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高考的第一题是社科类的阅读题,共有三个选择题。这道题虽然只有九分,但学生在这个题上耗时很多,选项却往往不对。好的出题者,不会只在简单的字词分辨上,支离破碎的句子的整合上出题,而是愿意从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入手出题。比如:经常会出偷换主语的题,如果文中的主语都不知道是谁,换了之后不就更不知道了么?!句中有“可能”“或许”等字眼的时候,在文章中如果变成了“一定会”“就会”的时候,就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可是在文中如果是“一定会”“就会”,而在选项中变成了“可能”“或许”,学生就无法判断它的对错。其实这里面包含着演绎推理的问题。一般规律的判断做前提,推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而个别判断做前提,得出的结论就不一定是正确的;文章中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在选项中就变成了前果后因的关系,比如“如果……就”“只有……
才”“只要……就”,在原文中表述的内容关系是正确的,但在选项中前后内容位置一调换,内容关系就不一定正确,其实这里面包含着逻辑学的推理问题。我用符号来表示一下其中的逻辑道理。p、q分别代表两个句子。如果p,那么q:有p就有q,但有q不一定有p。比如:如果物体摩擦,就会生热。有物体摩擦这个条件,肯定会有生热的结果;但物体生热了,不一定是摩擦了。其实,它是一个前提与结论的推理关系。这是个很简单的句子,容易理解。但考试所选的文章,内容复杂,出题者经常在选项中颠倒位置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常常只是凭感觉去判断,选项往往错误。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逻辑知识,就会划感觉为理性,抛开具体内容而进行理性分析,准确率一定会很高。
任何文章都显示着这样的逻辑关系。作者要想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必须找出各种理由做前提,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而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抓不住这种逻辑关系,好好的文章读的支离破碎。也正是这个原因,学生答不对题.
第二.文言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老大难。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特殊用法,学生一直以来弄不清楚。但是如果语法非常精通,古文学习会容易很多。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总是以现代汉语为参照系,学生不了解现代汉语词的性质,就无法理解文言词的活用;不了解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就无法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如果学生连句子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都找不到,怎么能够知道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补语前置,名动、形动、使动、意动等等是怎
么回事。所以才会出现学生翻译句子颠三倒四,随便落字、丢字,随便添加字的现象。有时批学生的古文翻译题,竟会产生“学生是中国人吗”的念头,由此可见,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是多么的糟糕了。
学生如果能够很好的理解一个句子的基本结构,哪怕是个很难翻译的句子,翻译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比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学生在课堂上翻译的五花八门,笑料百出。而当你知道先生之恩是主语,生是谓语,死是宾语,肉是谓语,骨是宾语的时候,意思就显而易见了。生是使动,死是名用,肉是名词动用后的使动,句子中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翻译成“先生的恩情,让死人复活,让白骨长肉”,简单正确。例如:我在讲《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就以这个退字为例,讲到如果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或具有的特点,要么是使动,要么是意动,要么是被动。当然,首先你得知道谁是谓语。
一些特殊用法,不用一个一个去记,用词所在的句中位置来判断,是很容易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必须知道这个词在句中处在什么位置,这就是语法的作用。一个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一定要动用或使动;一个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一定要名用;一个名词处在状语的位置,就是名词做状语等等。另外,学生翻译句子如果语法过关,遵循单音词变双音词,不随便添加字,不是特殊句式,不随便调换位置的原则,翻译古文就会又简单又准确。如“此人也,(判断句)骂言畜产,辱孰甚焉”翻译成:这是个人,辱骂叫畜生,
侮辱哪一个比它更厉害。“辱孰甚焉”焉,兼词“于之”,介宾短语后置。
第三.诗词鉴赏是学生的“蜀道难”。古诗词是高度凝练的,为了格律要求更是要调换语序,如果学生都能理性的从语法入手,我想一定会化难为易的。我在教学中,告诉学生读懂诗歌意思的第一步就是用翻译古文的方法,先把意思翻译出来。比如: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后句显然是“黄花报霜信”,主宾换位;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后句应是“一夜飞度月镜湖”,定语后置;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不在眼前,怎么能看到,而且会酷似诸葛亮呢,应是说友人陈亮“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主语、宾语倒置。由于学生平时脑中没有语法的概念,就形不成关于语法的语感,读不懂诗词,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人物传记,25分的大阅读,学生得分不高,原因就是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不够,而这种能力恰恰是语法逻辑知识欠缺的表现。比如,在人物传记的答题中,学生经常是:本是三个题点的,只把一点分开当三点来答;该答三点的题,答成六点,不会概括,不会归纳。究其原因是学生分不清段落的内部结构,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高中语文试题中的选文在表现内容的复杂性、表达手法的多样性、文本文化的多元性、思想内容的隐藏性、语言运用的灵活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