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真菌感染的分类
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四类: 浅表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 皮下组织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系统性真菌病
深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是一种重症感染,死亡率为40-90% 真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对重症监护病房和免疫 缺陷患者、以及癌症患者,8%的院内感染由真菌引起 白色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隐球菌等 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 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尽早开始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 最重要的手段
BALF培养阳性率40%,涂片64%,涂片+培养67%(Ann Intern Med 1997, 29: 535; Respir Med 1992, 86:243)
快速:2-4h可以报告结果:直接镜检,G染色,墨汁染色
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
是真菌丝还是假菌丝 有隔菌丝:曲霉菌属
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有效 两性霉素B敏感
A
B
什么情况下需做体外药敏试验
建议在下列情况下: 1、分离菌株来自血源性感染或其他无菌部位 2、病原为非白念珠菌特别是光滑或克柔念珠菌或者其他霉菌 3、抗真菌治疗疗效不佳 4、拟采用唑类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
微生物室如何选择真菌药敏试验
1. 常量稀释法:尽管对真菌药敏试验的标准化起推动作用 但日常工作中难推广
10.7% 9.3%
(n=2047)
9.2%
(n=1112)
(n=2431)
10.2%
(n=2635)
(n=3974)
(%)
1997-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MA Pfaller, et al. J Clin Microbiology. 2005:5848-5859.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真菌抗原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 甘露聚糖抗原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多糖抗原
真菌特异性代谢产物
D-阿拉伯糖醇
真菌血清学检测方法优缺点
优点: 报告结果快速 敏感性高 取样方便 定量检测可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 缺点:特异性不高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方法:一步法PCR、巢式PCR 菌种: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
对于两性霉素B,最小抑菌浓度(MIC)是得分为“0‖时 的浓度;对于氟康唑(FCA), 伊曲康唑(ITR)和 伏立 康唑(VRC),鉴于可能存在拖尾生长,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得分为“2‖,“1‖,或是“0‖分时的浓度。
判读 唑类 结果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
MIC值为得分为“2, 1 或 0”的最小浓度
非白念念珠菌感染 毛孢子菌感染 地霉感染 镰刀菌感染 枝顶孢霉感染 暗色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青霉:目前已成为HIV阳性患者的主要 条件致病菌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鉴定方法
形态学检查 培养+鉴定 血清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其它:组织病理学,影像学
Company Logo
真菌直接涂片的诊断价值
诊断阳性率高
Company Logo
4
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的分离率有所上升
全球ARTEMIS Disk研究结果显示: 1997-2003年非白色念珠菌分离率有所升高
18% 16% 14%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11.5% 10.5%
(n=2475)
分 离 率
12% 10% 8% 6% 4% 2% 0%
MIC 0.06
16
32
64
128
1
2
4
1
2
4
8
1
2
4
8
0.125 0.25 0.5 0.06 0.125 0.25
0.5
Control
FCA
ITR
VRC
FUNGUS-3的结果判读
生长现象 和生长对照完全一样 得分 4
比生长对照有轻微减少 比生长对照孔明显减少 非常微弱的生长 没有生长
3 2 1 0
真菌培养
结果可靠 可进行分类鉴定到种,可进行药敏试验 无菌部位分离出任何菌株,在未得到可靠 证据证明其污染时,不应确诊为污染。 有菌部位来源标本经两次或以上培养为同 一结果时,可初步判断为感染菌。
真菌的血清学检测
真菌细胞壁的成分
1,3- β- D葡聚糖(G试验):应用范围:曲霉菌、念珠菌、镰刀 霉、 毛孢子菌、 (隐球菌、毛霉菌除外)
ARTEMIS DISK Surveillance Program 耐氟康唑菌株%(直径<=14mm) 种属 白色 97-98 0.8 99 0.8 00 1.5 01 1.0 02 1.5 03 1.4 04 1.6 05 总计 1.6 1.5
光滑
热带 近平滑
临床常见的条件性真菌感染
念珠菌病: 最常见,血源感染的第4位。
曲霉菌病: 常见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 植、大剂量化疗患者和免疫缺陷患者。 隐球菌病: 艾滋病人患病率为10-20%。 接合菌病(毛霉病):多见于重症糖尿病、 烧伤病及器官移植病人。
临床有增多趋势的条件性真菌
2. CLSI纸片法:单个药敏意义不大
3. ATB FUNGUS 3 做真菌药敏试验较为可行。 且ATB FUNGUS 3 能提供MIC值。 4. 临床寄希望将来推行Etest 法 其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临床实验室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
对 假丝酵母菌属 的结果解释
CLSI 折点:
S I R
5-氟胞嘧啶
2001-2005 ARTEMIS 念珠菌对伏立康唑耐药率
2001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2 2003 2004 2005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Pfaller MA, et al. JCM. 07:1735.
体外研究中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情况
得分 = 1 : MIC = 16
16 32 64 128 1 2 4 8 FCA
真菌 E-test 法
E-test方法可适合多种真菌的药敏测试, 如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镰刀菌、毛 霉菌、根霉菌、梨头霉、外瓶霉、帚霉等
E-test检测曲霉MIC
E-test检测念株菌MIC
纸片扩散法——CLSI M44-A
I
8-16 未定义 8 未定义 未定义
R
32
2
16 未定义 未定义
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与麦角固醇结合) 非多烯类:灰黄霉素 唑类药物: 1.三唑类药物: 氟康唑、伊曲康唑(抑制麦角固醇合成) 2.咪唑类:酮康唑 丙烯胺类 : 特比萘芬(抑制乙酰辅酶A) 合成抗真菌药物: 5-氟胞嘧啶(阻断核酸合成) 新型抗真菌药物 1.第二代三唑类药物 :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2.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抑制葡聚糖合成) 3.尼可霉素Z (抑制甲壳质合成) 4.普拉米星和贝拉米星(抑制甘露聚糖蛋白)
2.琼脂稀释法 3.纸片扩散法—— CLSI M44-A Roscoe纸片 4.E-test法
判读难点
拖尾生长
在唑类药物孔中的微弱生长 (得分 = 1 或 2) 导致对 MIC值高估
可能被误判为耐药
例如: 在如下所有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孔中都有拖尾生长
MIC 1
MIC 0.125
—— —— ——
+++ +++ +++
+++ +++ +++
++ ++ ++
++
++(高MIC) ——
镰刀霉
尖端赛多孢 多育赛多孢
——
—— ——
++
+++ +/— ——
++
+++ +/— +++
——
+/— —— ——
++(脂质) +/—
+/— +++(脂质)
犁头霉/毛霉/ —— 根霉
—无活性;+/—可能有活性; +有活性,三线(至少临床有效) ++有活性,二线(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常常有效)
无隔菌丝: 根毛霉属、根霉属、毛霉属、犁头霉属、小克银汉霉属
The lancet, 2003, 3: 230-240
马xx,右下支气管黄曲霉
支气管液
Mucor species - Microscopic Morphology, 400x Lactophenol cotton blue 大型孢子囊,无囊托,无匍 菌丝及假根
近年深部真菌变迁的特点
念珠菌血症:白色念珠菌为主呈下降趋势 非白念: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克 柔念珠菌呈上升趋势 隐球菌、曲菌的比例上升。死亡率增加
不同科室的病人发生感染的真菌不同,同一个体内可能发
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真菌感染 产生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菌株,并有增加的趋势
37th热病:抗真菌药物活性
真菌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氟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平滑念珠菌 +++ 克柔念珠菌
++(高MIC) +++ +++ ++
1997-2005 ARTEMIS 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变迁
1997-20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Pfaller MA, et al. JCM. 07:1735.
ICU患者念珠菌血症的高危因素
一项10年(1990-2000)的回顾性荟萃分析
100% 90% 80%
92.1% 72.5% 70.6% 45.6%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中心静脉导管 机械通气 既往细菌感染 高真菌定植系数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患 者 比 例
Charles PE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3;29:2162-2169.
季也蒙念珠菌 +++
新型隐球菌 +++
+++
+++
+++
+++
++(高MIC)
—
++
+++
—无活性;+/—可能有活性; +有活性,三线(至少临床有效) ++有活性,二线(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常常有效)
37th热病:抗真菌药物活性
真菌 烟曲霉 黄曲霉 土曲霉
氟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根霉属
黑曲霉
尖孢镰刀菌
双极菌属
多育赛多孢
毛霉属
土曲霉
万氏霉属
根毛霉属
构巢曲霉
弯孢属
梨头霉属
小克银汉霉属
真菌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1. 监测真菌耐药趋势
2. 为临床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
3. 为合理用药提供快速有效的依据 4. 并有助于临床真菌感染的管理
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
1.液体稀释法
CLSI CLSI M27A2:致病性酵母菌 M38A: 产孢丝状真菌
ICU中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
住院时间长 高敏感性 糖尿病 肾衰竭 血液透析 急性胰腺炎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中心静脉导管 癌症和化疗 肠外营养 外科手术 移植 服用免疫抑制剂 多处念珠菌定植
Luis Ostrosky-ZeichnerCrit Care Med 2006; 34:857–863
重要医学酵母菌分类
条件致病酵母菌 念珠菌属 非念珠菌属
白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隐球菌属
克柔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其它念珠菌
毛孢子菌属
热带念珠菌
酵母属
近平滑念珠菌
红酵母属
季也蒙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医学重要的霉菌分类
霉菌
曲霉属 非曲霉属
烟曲霉
非烟曲霉
镰刀菌属
暗色孢霉
赛多孢属
接合菌
黄曲霉
茄病镰刀菌
链格孢霉属
尖端赛多孢
2005年南京军区总医院30例:曲霉31%,白念24%,光滑念 17%,热带念13%,新生隐球菌、克柔念及近平滑念各3% 2002~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152例肺真菌感染中确诊38例:
曲霉39.5%,隐球菌34.2% 、毛霉10.5%,念珠菌仅5.3%
总之,目前仍以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发病呈下降趋势,白 念减少,克柔念和光滑念增多;曲霉比例逐年增高,可能 成为主要病原菌 存在争议,主要因诊断标准不同,国外以组织病理学或组 织培养为确诊依据,我国以痰或BALF培养为依据
两性霉素 B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4
未定义 8 0.125 1
8-16
未定义 16- 32 0.25 – 0.5 2
32
2 64 1 4
对 新型隐球菌 的结果解释
目前没有官方推荐,文献提供如下信息
S
5-氟胞嘧啶 两性霉素 B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4 未定义 4 未定义 未定义
真菌感染的分类
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四类: 浅表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 皮下组织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系统性真菌病
深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是一种重症感染,死亡率为40-90% 真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对重症监护病房和免疫 缺陷患者、以及癌症患者,8%的院内感染由真菌引起 白色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隐球菌等 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 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尽早开始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 最重要的手段
BALF培养阳性率40%,涂片64%,涂片+培养67%(Ann Intern Med 1997, 29: 535; Respir Med 1992, 86:243)
快速:2-4h可以报告结果:直接镜检,G染色,墨汁染色
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
是真菌丝还是假菌丝 有隔菌丝:曲霉菌属
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有效 两性霉素B敏感
A
B
什么情况下需做体外药敏试验
建议在下列情况下: 1、分离菌株来自血源性感染或其他无菌部位 2、病原为非白念珠菌特别是光滑或克柔念珠菌或者其他霉菌 3、抗真菌治疗疗效不佳 4、拟采用唑类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
微生物室如何选择真菌药敏试验
1. 常量稀释法:尽管对真菌药敏试验的标准化起推动作用 但日常工作中难推广
10.7% 9.3%
(n=2047)
9.2%
(n=1112)
(n=2431)
10.2%
(n=2635)
(n=3974)
(%)
1997-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MA Pfaller, et al. J Clin Microbiology. 2005:5848-5859.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真菌抗原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 甘露聚糖抗原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多糖抗原
真菌特异性代谢产物
D-阿拉伯糖醇
真菌血清学检测方法优缺点
优点: 报告结果快速 敏感性高 取样方便 定量检测可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 缺点:特异性不高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方法:一步法PCR、巢式PCR 菌种: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
对于两性霉素B,最小抑菌浓度(MIC)是得分为“0‖时 的浓度;对于氟康唑(FCA), 伊曲康唑(ITR)和 伏立 康唑(VRC),鉴于可能存在拖尾生长,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得分为“2‖,“1‖,或是“0‖分时的浓度。
判读 唑类 结果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
MIC值为得分为“2, 1 或 0”的最小浓度
非白念念珠菌感染 毛孢子菌感染 地霉感染 镰刀菌感染 枝顶孢霉感染 暗色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青霉:目前已成为HIV阳性患者的主要 条件致病菌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鉴定方法
形态学检查 培养+鉴定 血清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其它:组织病理学,影像学
Company Logo
真菌直接涂片的诊断价值
诊断阳性率高
Company Logo
4
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的分离率有所上升
全球ARTEMIS Disk研究结果显示: 1997-2003年非白色念珠菌分离率有所升高
18% 16% 14%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11.5% 10.5%
(n=2475)
分 离 率
12% 10% 8% 6% 4% 2% 0%
MIC 0.06
16
32
64
128
1
2
4
1
2
4
8
1
2
4
8
0.125 0.25 0.5 0.06 0.125 0.25
0.5
Control
FCA
ITR
VRC
FUNGUS-3的结果判读
生长现象 和生长对照完全一样 得分 4
比生长对照有轻微减少 比生长对照孔明显减少 非常微弱的生长 没有生长
3 2 1 0
真菌培养
结果可靠 可进行分类鉴定到种,可进行药敏试验 无菌部位分离出任何菌株,在未得到可靠 证据证明其污染时,不应确诊为污染。 有菌部位来源标本经两次或以上培养为同 一结果时,可初步判断为感染菌。
真菌的血清学检测
真菌细胞壁的成分
1,3- β- D葡聚糖(G试验):应用范围:曲霉菌、念珠菌、镰刀 霉、 毛孢子菌、 (隐球菌、毛霉菌除外)
ARTEMIS DISK Surveillance Program 耐氟康唑菌株%(直径<=14mm) 种属 白色 97-98 0.8 99 0.8 00 1.5 01 1.0 02 1.5 03 1.4 04 1.6 05 总计 1.6 1.5
光滑
热带 近平滑
临床常见的条件性真菌感染
念珠菌病: 最常见,血源感染的第4位。
曲霉菌病: 常见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 植、大剂量化疗患者和免疫缺陷患者。 隐球菌病: 艾滋病人患病率为10-20%。 接合菌病(毛霉病):多见于重症糖尿病、 烧伤病及器官移植病人。
临床有增多趋势的条件性真菌
2. CLSI纸片法:单个药敏意义不大
3. ATB FUNGUS 3 做真菌药敏试验较为可行。 且ATB FUNGUS 3 能提供MIC值。 4. 临床寄希望将来推行Etest 法 其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临床实验室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
对 假丝酵母菌属 的结果解释
CLSI 折点:
S I R
5-氟胞嘧啶
2001-2005 ARTEMIS 念珠菌对伏立康唑耐药率
2001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2 2003 2004 2005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Pfaller MA, et al. JCM. 07:1735.
体外研究中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情况
得分 = 1 : MIC = 16
16 32 64 128 1 2 4 8 FCA
真菌 E-test 法
E-test方法可适合多种真菌的药敏测试, 如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镰刀菌、毛 霉菌、根霉菌、梨头霉、外瓶霉、帚霉等
E-test检测曲霉MIC
E-test检测念株菌MIC
纸片扩散法——CLSI M44-A
I
8-16 未定义 8 未定义 未定义
R
32
2
16 未定义 未定义
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与麦角固醇结合) 非多烯类:灰黄霉素 唑类药物: 1.三唑类药物: 氟康唑、伊曲康唑(抑制麦角固醇合成) 2.咪唑类:酮康唑 丙烯胺类 : 特比萘芬(抑制乙酰辅酶A) 合成抗真菌药物: 5-氟胞嘧啶(阻断核酸合成) 新型抗真菌药物 1.第二代三唑类药物 :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2.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抑制葡聚糖合成) 3.尼可霉素Z (抑制甲壳质合成) 4.普拉米星和贝拉米星(抑制甘露聚糖蛋白)
2.琼脂稀释法 3.纸片扩散法—— CLSI M44-A Roscoe纸片 4.E-test法
判读难点
拖尾生长
在唑类药物孔中的微弱生长 (得分 = 1 或 2) 导致对 MIC值高估
可能被误判为耐药
例如: 在如下所有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孔中都有拖尾生长
MIC 1
MIC 0.125
—— —— ——
+++ +++ +++
+++ +++ +++
++ ++ ++
++
++(高MIC) ——
镰刀霉
尖端赛多孢 多育赛多孢
——
—— ——
++
+++ +/— ——
++
+++ +/— +++
——
+/— —— ——
++(脂质) +/—
+/— +++(脂质)
犁头霉/毛霉/ —— 根霉
—无活性;+/—可能有活性; +有活性,三线(至少临床有效) ++有活性,二线(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常常有效)
无隔菌丝: 根毛霉属、根霉属、毛霉属、犁头霉属、小克银汉霉属
The lancet, 2003, 3: 230-240
马xx,右下支气管黄曲霉
支气管液
Mucor species - Microscopic Morphology, 400x Lactophenol cotton blue 大型孢子囊,无囊托,无匍 菌丝及假根
近年深部真菌变迁的特点
念珠菌血症:白色念珠菌为主呈下降趋势 非白念: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克 柔念珠菌呈上升趋势 隐球菌、曲菌的比例上升。死亡率增加
不同科室的病人发生感染的真菌不同,同一个体内可能发
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真菌感染 产生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菌株,并有增加的趋势
37th热病:抗真菌药物活性
真菌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氟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平滑念珠菌 +++ 克柔念珠菌
++(高MIC) +++ +++ ++
1997-2005 ARTEMIS 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变迁
1997-20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Pfaller MA, et al. JCM. 07:1735.
ICU患者念珠菌血症的高危因素
一项10年(1990-2000)的回顾性荟萃分析
100% 90% 80%
92.1% 72.5% 70.6% 45.6%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中心静脉导管 机械通气 既往细菌感染 高真菌定植系数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患 者 比 例
Charles PE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3;29:2162-2169.
季也蒙念珠菌 +++
新型隐球菌 +++
+++
+++
+++
+++
++(高MIC)
—
++
+++
—无活性;+/—可能有活性; +有活性,三线(至少临床有效) ++有活性,二线(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常常有效)
37th热病:抗真菌药物活性
真菌 烟曲霉 黄曲霉 土曲霉
氟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根霉属
黑曲霉
尖孢镰刀菌
双极菌属
多育赛多孢
毛霉属
土曲霉
万氏霉属
根毛霉属
构巢曲霉
弯孢属
梨头霉属
小克银汉霉属
真菌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1. 监测真菌耐药趋势
2. 为临床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
3. 为合理用药提供快速有效的依据 4. 并有助于临床真菌感染的管理
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
1.液体稀释法
CLSI CLSI M27A2:致病性酵母菌 M38A: 产孢丝状真菌
ICU中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
住院时间长 高敏感性 糖尿病 肾衰竭 血液透析 急性胰腺炎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中心静脉导管 癌症和化疗 肠外营养 外科手术 移植 服用免疫抑制剂 多处念珠菌定植
Luis Ostrosky-ZeichnerCrit Care Med 2006; 34:857–863
重要医学酵母菌分类
条件致病酵母菌 念珠菌属 非念珠菌属
白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隐球菌属
克柔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其它念珠菌
毛孢子菌属
热带念珠菌
酵母属
近平滑念珠菌
红酵母属
季也蒙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医学重要的霉菌分类
霉菌
曲霉属 非曲霉属
烟曲霉
非烟曲霉
镰刀菌属
暗色孢霉
赛多孢属
接合菌
黄曲霉
茄病镰刀菌
链格孢霉属
尖端赛多孢
2005年南京军区总医院30例:曲霉31%,白念24%,光滑念 17%,热带念13%,新生隐球菌、克柔念及近平滑念各3% 2002~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152例肺真菌感染中确诊38例:
曲霉39.5%,隐球菌34.2% 、毛霉10.5%,念珠菌仅5.3%
总之,目前仍以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发病呈下降趋势,白 念减少,克柔念和光滑念增多;曲霉比例逐年增高,可能 成为主要病原菌 存在争议,主要因诊断标准不同,国外以组织病理学或组 织培养为确诊依据,我国以痰或BALF培养为依据
两性霉素 B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4
未定义 8 0.125 1
8-16
未定义 16- 32 0.25 – 0.5 2
32
2 64 1 4
对 新型隐球菌 的结果解释
目前没有官方推荐,文献提供如下信息
S
5-氟胞嘧啶 两性霉素 B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4 未定义 4 未定义 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