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点介绍:
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坐落在内蒙古境内大青山北麓的杜尔伯特(四子王旗)草原上,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8公里。

中心占地面积一万亩,总资产近一亿元。

下属四子王旗格根塔拉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协力(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北方游牧圆、锡盟锡林高乐草原旅游区、深圳格根塔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格根塔拉艺术团、格根塔拉民族工艺品厂。

是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草原旅游景区之一,是全国首批的4A级旅游景区(点)之一,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工农(牧)业旅游示范点。

格根塔拉建于一九七九年,一九九六年转制为民营企业。

格根塔拉蒙语意为辽阔明亮的草原,每当夏秋之季,这里蓝天白云、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牛羊追逐、
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秀丽奇妙,一派北疆塞外草原美景,是中外游客理想的观光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转制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20多万人次。

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尉键行、李岚清、秦基伟、布赫、成思危、陈俊生、李铁映、乌云其木格等亲临视察,国外高级官员、知名人士络绎不绝前来观光。

中国东方歌舞团和蒙古国、韩国歌舞团也曾前来演出。

跨入新世纪,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心接待能力和条件逐年得到改进和提高。

中心设有接待包5顶;现代住宿包48顶;豪华战车式住宿包36顶:传统住宿包210顶:中心拥有1200平米装修典雅的游客中心一处,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的大型宴会厅一处,面积不同的大、小接待餐厅近50处;景区内桑拿、舞厅、酒吧、购物、停车场、电视、电话、医疗、保卫、投诉、培训、咨询、游乐场所等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收费合理。

目前,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已具备了食、宿、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管理水平和档次显著提高。

呼和浩特-锡林浩特省道专线直通格根塔拉,交通极为便利。

目前,中心餐饮接待能力为3000人/餐次,住宿接待能力为1000人/晚,娱乐、观光接待能力2-3万人次。

中心拥有员工500多名,年营业额为12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20-30万人次。

其中:区外游客占1/3,区内游客占2/3;曾接待来自加拿大、南非、泰国、瑞典、丹麦、芬兰、新西兰、韩国、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墨西哥、
瑞士、爱尔兰、越南、希腊、蒙古等二十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游客。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发展规划已经权威部门编制完成,并列入自治区首批重点发展规划予以论证和备案。

按照规划设计,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正积极采取措施按照“一线(乌兰花-锡拉木伦庙草原旅游专线),五景(犀牛化石馆、四子王旗王爷府旅游区、格根塔拉草原旅游区、飞船着陆场、锡拉木伦庙)发展构想,正在加快景点的建设工作。

规划中的世界游牧文化区的第一期项目,即:“中国北方游牧园”于二○○二年八月六日顺利开园。

园内建有来自祖国北方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四省区居住在草原上的维吾尔、乌孜别克、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裕固、土、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满、蒙古等13个游牧民族各具特色的永久居落,并由本民族人员入住长期展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

规划的逐年实施将为中外游客提供更为舒适、文化风涵更深的住宿、娱乐、博览、观光场所。

这里,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草原人民将举行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活动;每年公历七月二十五日-七月三十一日是每年一届的“内蒙古旅游那达慕”盛会。

8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

董事长牧人携全体员工以"适者存、智者兴、勤者拼、强者胜"的企业理念鼓舞斗志,实现"创一流景区"的目标和"满意天下宾客"的宗旨。

责任公司、锡盟希日塔拉旅游有限公司、深圳格
根塔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格根塔拉艺术团、格根塔拉民族工艺品厂等经济实体。

贺兰山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地处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华北黄土高原西北侧,西南邻近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西北第一大南北走向的山脉,根属阴山山系。

海拔3656.1米。

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温带干旱半干旱山地森林的典型特点。

系草原至荒漠的过渡地带,有复杂多样的动植物区和比较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具有色调分明的垂直景观,呈现梯度分布。

其中生存着许多属于国家稀有、珍贵、濒危的动植物,也包括许多属于贺兰山独有的植物,特别是许多植物分类学家以贺兰山产的标本为模式,长期以来陆续发现的许多新物种,使贺兰山成为
众多模式标本的原产地。

因此,是生态、地理、林业、中药等学科的理想研究和实验基地。

也是向广大群众,青少年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大课堂。

因此,1992年经国家批准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纳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贺兰山原始森林、花草芬芳,山壁陡峭,气势雄伟。

这里有香獐、马鹿、麝、黑鹳、蓝子鸡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山鸡、青羊、岩羊、黄羊、狐狸等百余种野生动物,
时常成群出没于林间溪头,追逐戏嬉,全然是一座天然动物园。

如果乌云暴风袭来,天昏地暗,声震如雷,鸟兽全无,使人胆战心寒……登上极峰,如走云天、宛履霞雾、情趣别具,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沙漠的浩翰,戈壁的宽广。

而且,还可以欣赏到“大漠落日”、“沙市蜃楼”的奇特景观。

俯览群山,峰峦叠翠,林海滔滔,惊险、神秘、粗犷、神奇的感觉涌入心中。

更有那漫漫历史长河中,阿拉善边疆少数民族主体——蒙古族,和硕特部落赶着勒勒车和牛马羊群,游牧在戈壁夕阳下的情景……
旅游发展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每年都以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单一的经济功能向多元化转变,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平衡国际收支、促进对外交往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已经成为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草原、沙漠、森林、湖泊、火山、古迹六大奇观别具一格,蒙古民俗风情举世闻名,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和全区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旅游规划、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280亿元,同比增长34%,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82%,旅游业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尽管如此,与国内旅游强省相比,无论是游客人数还是旅游收入,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竞争力,内蒙古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现有旅游项目多以观光游览为主,度假产品和特种产品较少,特别是精品更少,不能满足高端游客和个性游客的消费需求。

同时,旅游产品建设趋同化现象较为突出,草原、民俗旅游开发从东到西普遍雷同,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旅游目的地重心东移,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社会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文明古国,正在成为国际旅游者追逐的热点。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推进,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持续增长,消费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旅游将是消费升级的主要受益行业之一。

随着我区经济社
会的快速发展,全区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不断成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必将进一步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所有这些,都为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内蒙古的要求,以打造旅游精品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全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将我区建设成为以草原和民族风情为主打品牌,以沙漠、森林、冰雪、边境和历史文化旅游为辅助品牌,集观光、会议、节事活动、休闲避暑、温泉疗养、滑雪度假和特种旅游等多种产品为一体的,中国北方重要的特色旅游地区、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各项指标在全国达到中上游水平。

解决措施及战略:
第一,突出特色,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品牌。

内蒙古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优势集中表现为景观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原始神秘性。

像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克什克腾旅游区、额济纳旅游区,在国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内蒙古的旅游开发应始终围绕特色做文章,以特色建设精品,尽快打造几个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

在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上,我们要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民族文化牌”。

加快民族文化开发,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打造既有民族
文化底蕴、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旅游精品,像成吉思汗陵,元上都遗址,昭君墓等。

二是“休闲度假牌”。

适应国内外旅游消费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充分利用内蒙古夏季草原、冬季冰雪、长年温泉的独特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和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如阿尔山、岱海、恩格贝等。

三是“生态旅游牌”。

充分利用生态优势,重点开发建设草原、森林、湖泊、湿地、沙漠、地质奇观等生态旅游产品。

第二,搞活冰雪,大力发展冬季高端旅游。

内蒙古冬季冰雪期长,环境优美,具备发展冬季旅游的条件和优势。

但旅游开发多年来一直以草原特色和民族风情为主,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客源分布不均衡,夏季过旺,冬季过淡,难以吸引高端游客。

因此,下一步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支持冬季冰雪等旅游项目的建设,延长我区旅游季节,拉动高端旅游消费,尽快把内蒙古打造成为国内冬季旅游的重要基地和重点目的地。

我区与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毗邻,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与两省在冰雪旅游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发客源市场,联合进行宣传促销,带动内蒙古旅游实现常年化、常态化、高端化,提升旅游发展整体水平。

第三,夯实基础,努力提高设施配套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有重点、分步骤地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提升设施配套水平和服务接待能力。

加大区域连接公路
和通往景区公路的建设力度,尽快建成便捷、畅通的旅游通道。

加快旅游中心城市的机场建设,尽快提高等级,使其可以升降较大型飞机。

加大主要景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旅游通道的绿化建设。

尽快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景区内部旅游道路、旅游厕所、垃圾清运与处理、供电、供水、排污,以及重点生态旅游景观区的保护设施等。

力争到2008年底,使自治区所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基本配套,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第四,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旅游龙头企业。

进一步深化改革,整合现有资源,引导旅游企业向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或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龙头企业和旅游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经营。

一是通过整合、重组国有旅游资产,组建几个在自治区旅游行业中能够起到龙头和引导产业发展作用的大型旅游集团,依托集团自身的规模优势、市场网络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迅速抢占先机,确立市场优势,逐步引导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二是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旅游企业的改制重组,投资旅游开发项目,为旅游业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

三是自治区和各盟市都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确定一批有规模、信誉好、管理规
范、效益好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支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第五,拓宽渠道,积极推动多元化融资。

加大各级财政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要按比例逐年递增,各盟市也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和旅游宣传促销。

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旅游产业。

推广国家开发银行与我区旅游业金融合作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区内外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投入。

借鉴平煤等企业资源证券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上市融资获得发展资金,实现旅游资源证券化,做大做强旅游龙头企业。

加大对旅游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区内担保机构围绕旅游业发展重点,在旅游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方面予以倾斜。

探索建立旅游专业担保公司,对旅游项目和中小旅游企业提供担保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六,创新机制,全面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内蒙古地跨“三北”,毗邻八省区,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首先加强与北方地区的旅游区域合作,重点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使区域旅游要素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多方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

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资源、市场、设施的共享,品牌、规划、产品的共建,信息、交通、网络的互通,政策、标准、组织的统
一等。

其次,创造条件,将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到全国范围,共同推动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我国的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

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南北、东西互动,不但可以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客源流动,而且可以优势互补,发挥合力,提升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因此,内蒙古要在国家旅游局的统一指导下,与其他省区市合作联动,将旅游合作纳入各自的旅游发展规划,创新机制,扫除障碍,形成联手打造大旅游、构建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工作格局,逐步实现旅游市场一体化。

同时,积极推动各地旅游企业间加大合作力度,推动双向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自驾车队等客源互动,活跃旅游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第七,加强促销,大力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抓住国际旅游热点逐步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的有利时机,以俄、蒙、日、韩、东南亚、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重点,不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和高端游客。

积极参与国家在世界各主要客源国举办的文化活动、旅游促销与展览活动,适时举办内蒙古旅游推介会和说明会,广泛宣传我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鼓励国际旅游中介机构,特别是主要客源国的旅行社整体策划和代理内蒙古旅游国际市场的分国别业务,鼓励国内有实力的旅行社和旅游中介机构整体策划和代
理面向国际旅游市场的旅游线路产品。

充分利用我区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拥有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国内大型陆路口岸的地缘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俄、蒙两国的旅游合作与交流,将连通俄、蒙的跨国边境旅游路培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品牌旅游产品。

第八,合理开发,加强旅游生态保护建设。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我们要以实现自治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突出发展生态旅游,努力实现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尊重自然规律,注重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防止因短期行为而过度开发资源,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制定旅游规划时,要十分注重旅游环境和资源保护,加强旅游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大对现有旅游景区的环境监测和生态监管,保证现有旅游景区的管理和建设符合生态要求。

积极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旅游区的生态管理。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的原则,注重旅游区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旅游管理和环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