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重点难点】

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学法指导】

分析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直接地正面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

2.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概括课文情节前面有关情节,初识人物

东岳庙----白虎堂-------野猪林

性格:逆来顺受

2.梳理情节把握脉络

沧州遇旧--序幕(第1段)

暗晓杀机

顿生仇念 - -开端(2-5段)

买刀寻敌

接管草料场 - -发展(6-9段)

夜宿山神庙

火烧草料场

亲闻阴谋 - -高潮、结局(第10-12段)

雪地复仇

投东上梁山

二.合作探究:

根据课文情节,探讨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1.课文开篇“沧州遇旧”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序幕)

①表现人物性格②推动情节发展

性格:善良义气逆来顺受忍辱求安心存幻想

2.当李小二告诉林冲陆虞候一伙人的密谋,林冲是如何表现的?

性格:性情刚烈正直,具有反抗意识(开端)

直接表现间接表现

“三五日不见消耗,便自心下慢了”

心存侥幸、安于现状

3.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唐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对此是什么态度?语言、行为心理、动作分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发展)

明确:

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在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他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祐”。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①心思细密,谨小慎微- -“不知何意”∕带尖刀拿花枪

②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委曲求全──不识阴谋,认为“好差使”∕

唤泥水匠来修理∕求神明庇佑。

4.从“沧州遇旧”到“接管草料场”,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发生了起伏变化。但“安分顺从”仍然是林冲性格中的主要方面。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通过语言、动作分析(高潮、结局)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

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性格:细心谨慎毫不犹豫干脆利索英勇果断

小结: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小说的故事情节以林教头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展示,表现了他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发展过程,有力地突出了“官逼民反”这一主题。上面的分析还告诉我们,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要从文本出发,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的全过程中去分析,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入手来归纳。

三、探究提升

1.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文武双全,可他却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你认为他这么能“忍”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林冲的身上,既有作为一介武夫的刚烈和暴躁,又有文人的儒雅内敛。他可能出身于世家,受过良好的、系统的传统教育,被旧时的一些礼仪道德束缚,再加上他长期处于统治阶级的底层,因此形成了过于小心谨慎的性格和忍辱负重的心态。

2.林冲的遭遇和思想性格的变化,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意义?

明确:①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②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就是“官逼民反”。

【当堂检测】

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贤惠抱怨耳儒目染自惭形秽

B.端祥打烊鬼鬼祟祟挺而走险

C.座右铭杀手锏生死攸关如怨如慕

D.大母指结骨眼冠冕堂皇索然无味

二、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四川的大熊猫、西部三省区的藏羚羊、云南的金丝猴等卡通形象,激战20XX年奥运吉祥物,究竟花落谁家,11月11日便可知晓。

B.消极避世毕竟和儒家的入世哲学相悖,面对光怪陆离的统治者,报国无门、才华难展的文人们内心矛盾重重,总是在自嘲中流露出满心凄苦。

C.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英国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

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座城市有文化与否,不在于有大的购书中心、大的歌剧院、大的美术馆,而在于这个城市有没有好的书店、好的音乐厅、好的美术馆。

B.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收集到大理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

C.“诗婢家”是郑次清先生于1920年创办的,是一家以经营文房四宝、金石印章、碑版法帖、精裱古今书画而驰名的百年老店。D.学生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四、阅读下文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下列笑话中的人生哲理概括出来。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起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对父亲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父亲说:“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五、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请从其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①现代汉语,一“典”即通。

②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

③一本词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你最喜欢的一条是:(填序号)

理由:

答案;1. C(A贤惠(慧)耳儒目染(濡)B挺而走险(铤)端祥(详)D 大母指(拇)结骨眼(节))

2. A(“功败垂成”指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光怪陆离”形容色彩斑斓,现象奇异(不能修饰人);“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3. C(A句“与否”和后面的“有”不相一致。B句句式杂糅,在“等”字后加逗号,“是用”前加主语“它们”一类词。D句缺中心词,“高赢利”后面加“方向”一词。)

4.

答: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5.各项理由如下:①通过“典”与“点”谐音双关,巧妙突出了词典对于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②以对仗形式,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③运用排比,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

《泉城》教学设计

《泉城》教学设计 《泉城》教学设计 《泉城》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4.背诵全文。 二、重点和难点: 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 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三、教学评价: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通过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3.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使学生养成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 1.济南泉城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小黑板。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着名的城市。 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题目来考考你们。(多媒体出示城市名)今天,我们再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泉城。(生齐读课题)同学们读的真响亮啊!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关于泉城的资料,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交流一下,看看你对泉城了解了多少。(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看来课前下了一番苦功。现在谁能告诉我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平方根和立方根》导学案

导学案 七 年级 数学 学科 姓名 组名 201 年 月 日 编号 课题: 第六章《实数》小结 课型设置: 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有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一、引入: 本章我们学习了平方根和立方根,并通过开平方,开立方运算,认识了一些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在此基础上引入 无理数,使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随着数的扩充,数的运算也有了新的发展,在实数范围内,不仅能进行加、 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对0和任意正数能进行开平方运算,对任意实数能进行开立方运算.本节课我们一起对本章 的知识作系统整理和回顾. 【板块一】基本概念回顾 【学习指导】自研教材P60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1:绘制本章知识结构图. 问题2:数的概念是怎样从正数逐步发展到实数的?随着数的不断扩充,数的运算有什么发展?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 始终保持不变吗? 问题3:回顾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乘方运算与开方运算有什么关系? 问题4:无理数和有理数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5:实数由哪些数组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 【板块二】专题综合突破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有关问题: 下列各数中,3.14159,38-,0.131131113…,-π25,17 -,无理数有( ) A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 与绝对值有关的化简: 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22 2a a c b c a - +-+-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无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考点解读及应对方法 (一)考点解读:《考纲》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所给译句的特点: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5、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6、句子的语气有特点。7、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二)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呢? 首先,要明白所给译句的特点: 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 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 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5、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6、句子的语气有特点。7、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其次,要认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地理解原文,真正读懂读通,搞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例如: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 例如:以勇气闻名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3、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雅”是翻译的最高要求、最高标准,也是翻译工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高考要求:在高考中,主要落实在一个“信”字,其次才是一个“达”字,至于“雅”,这是较高要求,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即可,考试一般不做要求。 再次,要明白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说文言文以直译为主,字字句句讲究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历年来高考设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 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直译佶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的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代汉语“简明、连惯、得体”的基本要求,进行意译。意译

《泉城》课堂教学设计

《泉城》课堂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泉城》课堂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第八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4、背诵全文。 重点和难点: 1、理解掌握生词。 2、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 3、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猜出这是自己的家乡-----美丽的大庆“油

城”。 师:为什么大庆叫“油城”? 生:因为大庆盛产“石油”所以就叫大庆! 师: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举例。 师:济南就是一座以“泉水众多”而着名的城市,市区内有天然涌泉百余处,风景秀丽,所以人们成济南为“泉城”。 今天我们就学习8.泉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读的真响亮啊!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关于泉城的资料,下面我们简单来汇报一下课前查阅有关泉城说的资料。 (那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有关“泉城的资料”?)生:读相关资料。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看来课前下了一番苦功。 老师也搜集了关于“泉城”的资料,谁愿意来读一读。 (呈东西走向带状)出示幻灯片 师:这甲天下的济南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这天下第一的美誉?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游览一番。 质疑:现在谁能告诉我你在游览之前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到文中看一看,是否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边听课文边欣赏美景,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美! 2、自由读美美地读概括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要想把课文读好,要扫清字词障碍,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1

高一语文必修(二)yw_2012_02_10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编写人:黎文审核人:王完凤编写时间: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 能力目标: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 情感目标: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3. 知识目标:掌握"极"、"观"、"求"、"其"“道”、“所以”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 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 学法指导: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知识链接】 1.文体介绍 游记,古代散文一种,它是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2. 走进作者: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 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政治上主张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文学上也是革新派,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3、西岳华(读huà)山,在山西,跟文中提到的坐落于安徽的华(huá)山不同。 4、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 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粗字正音: 褒bāo禅山华huá山庐冢(zhǒng)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咎(jiù)好(hào)游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2,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及意义: ①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隆中对学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准确的地说出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2.能够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文章要旨及战略方针。 4.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1.作者简介 作者陈寿(233—297)字_______,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_______六十五卷,是记载____________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__________。 2.“对”,对策。 古代臣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3.时代背景简介: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实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所以,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协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白鹅》自学导学案

15.白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看”在本课的读音,能据词定音或据音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角度找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语,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和体会语言的趣味。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感悟表达情感的写法。 4.对比阅读《白公鹅》,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的共同点,以及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这只白鹅是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爷爷养的。 2.丰子恺爷爷不仅把它画了下来,还把它写了下来。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自由读课文2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学习生字新词:圈画生字词,并大声读2遍。 (1)读准:侍(shì)候、颇(pō)像、窥伺(kuī sì) (2)读准多音字: (3)不理解的词语查找工具书记在课本上。 (4)把生字认认真真写2遍,注意这几个生字的笔画:譬、侍、脾、捷、昂。 3.通过初读,你认为作者眼中的白鹅是怎样的? ①找书中的关键词:高傲、傲慢、架子十足等。 ②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作者眼中的鹅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读一读) 好

个高傲的动物! ③你怎样理解“高傲”。 4.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白鹅? ①你能快速找到吗?(叫声、步态、吃相) ②你是怎样又快又准地找到描写白鹅的这几个方面的? (抓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5.再来快速看看课文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按照总分结构来写文章,先总写鹅的高傲,再分别从叫声、步态和吃相来表现。 三、初见白鹅,感悟“高傲” (1)姿态高傲: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2) 理解“左顾右盼”:“顾”就是“盼”,左右两边看。 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东张西望、前仰后合、南来北往。 (3)想象画面读出它的高傲。 ※雪白的“大鸟”:从称呼中感受到对它的喜爱。 ※抱着回家:对鹅的珍惜,是朋友相送的,不舍得放下。 3.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作者对这只白鹅的喜爱。 关注课文中气泡的内容: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鹅的高傲。引起下文:高傲的表现。) 一起来看看鹅“高傲”的三种具体表现吧! 四、想象画面,感知“叫声”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留意鹅的行为表现,想象: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1)画面里有鹅的样子吗?看不到,不见其形,只闻其声。这幅有趣的漫画也许 只有表示鹅叫的几个符号。 (2)听见鹅的什么叫声? 是的:厉声呵斥、厉声叫器、引吭大叫。 这些叫声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 (看门守护,鹅厉声呵斥;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器;篱笆外有人走路,鹅引吭大叫) (3)从叫声中我们仿佛又能看到生动的画面。如果你路过, 听到鹅的叫声,喜欢吗?(不喜欢。太高傲、太凶,令人害怕) 3.这种高傲的叫声作者喜欢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喜欢。因为可以代替狗给他看守

泉城课文教案教学设计

泉城课文教案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quanzheng text teaching plan 第 1 页共 5 页

泉城课文教案教学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义乌的小商品享誉世界,所以义乌也称 为----小商品城。 那么你知道,冰城是指哪座城市呢?为什么被称为冰城呢? 师:冰城的“冰”直截了当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哈尔滨的 冰天雪地。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大声读课题! 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地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地了解。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呢? 第 3 页共 5 页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6 实数 6.2 立方根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6 实数 6.2 立方根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求立方根时,要求同学们掌握被开方数的任意性,理解 立方根的唯一性。 2、会用计算器求某数的立方根;通过增减被开方数的数位, 借助计算器估算近似值。 【重点】:被开方数的范围。 【难点】:借助计算器估算立方根。 时间 分配 合作交流展示20分、纠错讲析总结5分、检测15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 一、知识回顾 1、立方根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 (也叫做数a的)。 2、换句话说,如果 ,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记 作:。读作“”,其中a是,3是, 且根指数3 省略(填能或不能),避免与平方根混淆。 3、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的运算叫做开立方。正如与平方互 为逆运算一样,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 二、预习新知 1、-39= ,39 -= ,那么-3939 -;即3a - -3a。 2、3 8 1 = ,327= ,364= ;38 -= ,3125 -= ;30= ; 31= ;31 -= ;以上可说明开立方时,被开方数的范围是, 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被开方数具有性,立方根具有 性。 3、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 27 64 , 2)-216, 3)33+35(提示:每小组1人讲述步骤过程,小组内 或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三、合作探究 1、用计算器计算…,3000216 .0,3216 .0,3216,估算3216000≈ ,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提示:组内讨论形成一致结果,通过展示组间互质) 结论:被开方数倍,则立方根就倍。 四、达标检测 1、判断正误: (1)、25的立方根是 5 ;()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3)、任何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1;() 一【知识回顾】: 巩固加新知预设, 以便于更好地导 入下一节新课。 二【预习新知】: 主要将本节所学 内容以填空形式 显现,主要考查学 生对教材的自学 驾驭能力和知识 迁移能力。 三【合作探究】: 以练习题的形 式承载本节课 所学的新知,让 学生在题中归 纳,生生互质, 组内同质,达成 一致,形成结 论。 四【达标检测】: 在规定时间完 成,目的在于检 阅学生掌握程 度。

《出师表》导学案含答案

出师表诸葛亮 【教学目标】 1.掌握遗、每、布衣、顾、效、毛、痛恨、卑鄙、兵、涕、零、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3.了解“表”这种文体。 4.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5.体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之心和他所提建议的进步性。 6.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资料链接】 1.关于作者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 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 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 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3.写作背景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 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 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 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课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ú)(死亡,死),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实在)危急存亡之秋. (时)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优待,厚遇),欲报之.(代 词,指“殊遇”)于陛下也。诚宜开张 ..(发扬 ..(扩大)圣听,以.(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恢弘 扩大)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不适宜,不恰当),以.....(),引.(称引)喻.(譬喻)失义 (表因果,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全,都)为一体,陟.(zhì)(提升)罚臧.(善)否.(pǐ)(恶),不宜异同。若有作. 奸犯科 ...及(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罚)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善良)实.(诚实),志.(志向)虑.(心思)忠纯, 是以 ..(因此)先帝简.拔(选拔)以遗.(wèi)(给予)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询问) 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弥补)阙漏 ..(缺点,疏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性情)行.(xíng)(品行)淑.(善)均.(平),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 曰能,是以众议举.(选拔,提拔)宠为.(提拔)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隆中对》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隆中对》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陈寿,字,朝人,家。诸葛亮,字,曾隐居隆中,后做丞相。 【知识链接】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1、给加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 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 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 2、词语解释 ①、第1段词语解释。 躬陇亩好每时莫之许友善信然 ②、第2段词语解释。 屯器谓……曰与俱来就见屈致枉驾顾 ③、第3段词语解释。 由是遂诣凡乃见因 屏汉室倾颓窃命孤度德量力信用猖獗 已计安 ④、第4段到完词语解释。 已来不可胜数众寡非唯…,抑亦谋

挟令诸侯争锋国险而民附援 囹利尽此用武之国 殆 资险塞天府之土因暗弱殷 存恤胃信义著总揽 岩阻 戎夷越修政理身箪食壶浆诚如是日 3、通假字的音、形、义。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 ”意思是)自董卓已来已,(已,通“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翻译: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翻译: ③.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翻译: ④.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翻译: ⑤.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翻译:

泉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泉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济南四个著名的泉水“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各自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3、体会泉城泉水流动的特点,感觉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及四处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教学难点:体会泉城泉水流动的特点,感觉泉水的美。 课前准备: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泉城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济南有一个美称,叫做——泉城(板书) 2、咱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初步领略了泉城的美,你还记得文中是怎么描写泉城 3、同学们填的又快又准,这段话主要描写了泉城的(形态美、声音美) 4、济南的泉水不仅形态美,声音也很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吧! 二、精读2——5节 1、过渡:说到泉城的美,人们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引生说: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板书:四大泉] 让我们一起走进泉城,一起来欣赏这四大名泉。(幻灯片) 2、你最欢哪一个泉?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趵突泉” 过渡语:还有谁也喜欢趵突泉?既然有那么多同学喜欢,肯定有你喜欢的理由,一起去文中找找吧。 1、自读课文第五段。 要求:自由朗读第五段,并找一找相关语句。 2、交流: 它可是七十二泉之首,你知道“之首”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喜欢它? ①、“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怎么的方形泉池?(开阔)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什么叫开阔吗? 这样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这说明趵突泉很大。 [板书:大]————指生读。 ②、“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板书:清] 清到什么程度呢?你仿佛还可以看到了什么?指生说。 像这样,能看到水里的游鱼水藻,你能用一词来形容一下吗?(清澈见底)

隆中对导学案

《隆中对》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概况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的形势推断和战略方针。(重点) 2、学习文章突出重点裁剪材料的笔法 3、领会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难点) 自主学习 一、复习提问 1、解释加点字词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也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翻译句子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二、深入学习 (一)一位智者——国士无双 1·、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最受世人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在陈寿笔下,

他有着哪些亮点?你是怎样发现的? 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淡泊名利,忧国忧民,自命不凡。 2、史传文学写人一般不直接评价,一是通过人物言行来体现人物性格和志趣,再者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和反应来表现主要人物,根据你们找到的亮点来看这样写有何好处? (二)一段佳话——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佳话无论真伪其实早已深入人心,可是,同样是三顾茅庐,读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对比本文“凡三往,乃见”的简短记述,为什么小说和史传的叙事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作者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三)一席策论——运筹帷幄 既然陈寿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实在精彩,那我们不妨来看诸葛亮是如何运筹帷幄,三分天下的。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迁移运用 (四)一对君臣——如鱼得水 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一席策论、运筹帷幄,最终让刘备与诸葛亮结下君臣情缘。对于关、张二人的不悦,刘备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是啊,诸葛亮走出茅庐,辅佐明主,也算大志得伸,踌躇满志,根据你对三国历史和诸葛亮的了解,讲讲诸葛亮效力蜀汉的事迹。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经由《隆中对》这篇千古名文,我们聚焦一代名士诸葛亮,重温三顾茅庐的君臣佳话,聆听卧龙先生的一席策论,近距离感受这位杰出人物的风采,请同学们课下借助工具书阅读《三国志》写一篇“我看诸葛亮”短文

小学《泉城》教学设计

小学《泉城》教学设计 小学《泉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在读中体会泉水的奇丽,并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品味泉水的奇丽,并能体会作者的表现方法。 一、激趣导题 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着名的城市。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题目来考考你们。 出示:日光城 重庆 冰城 拉萨 羊城 哈尔滨

泉城 广州 山城 济南 古城 南京 石头城 北京 2、这些城市中,你去过哪儿那儿好玩吗能否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生自由发言) 3、评价:有些地方虽然去过,但同学们还是说不清这些地方的独特景致。今天,我们一起到泉城济南去看一看,领略一下泉水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的? 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评价:你读的泉水很清澈、活泼、有气势 二、品读课文§1,感受奇异的美,体会表现方法。 1、课文描写的泉水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1。 2、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1(指名读) 3、在这段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特别多,大家能否把这些地方读好? 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

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多人次有滋有味地读课文,以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朗读) 4、听同学们一读,老师似乎已来到了泉城,亲临其境,泉城的泉水是怎样的你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5、大堂交流: (泉水各具形态,让学生想象描述,体会奇丽) 6、作者笔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示出来的呢? 学生交流,有这几点要让学生体会到: (1)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实描写,后半句是想象 (2)描写有序,写了形、声 (3)运用了对比:水势大的、猛的水势缓的、柔的声音低的声音洪大 7、作者用凝练的语句,生动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泉水的独特魅力。济南有七十二泉,其中最着名的要数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了。你对什么泉最感兴趣,在你的想象中,这些泉应该是怎样的? 生自由想象,交流 8、这些泉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三、课堂小结。

6.2立方根导学案

师生共用导学案 年级:七年审校者:王金耀执笔:张雪飞课型:新授课 课题:6.2立方根时间:2013年04月13日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 区别 学习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学习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学前准备:(预习案) 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 16的平方根是______ -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 一个正数有________个平方根,它们互为________; 零的平方根是________,负数________平方根. 二、自主探究:(探究案) 问题:要做一个体积为8cm3的正方体模型(如图),它的棱长要取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思考:(1)什么数的立方等于-8? (2)如果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为5cm3,正方体的边长又该是多少?什么才是一个数a的立方根呢? 开立方: 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 到现在我们学了几种运算? 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 27 (2)-27 (3) (4)-0.064 (5) 0 27 1

想一想:正数有立方根吗?如果有,有几个? 负数呢? 零呢? 1.口答 2.练一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25的平方根是5 (3) -64没有立方根 (4) -4的平方根是 (5) 0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0 讨论:你能归纳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异同点吗? 被开方数 平方根 立方根 正数 负数 零 3.填空: 想一想: 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哪些?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呢? 4. 练习 分别求下列各式的值 探究:先填写下表,再回答问题: a 0.000001 0.001 1 1000 1000000 从上面表格中你发现什么? 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每移动 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 很多有理数的立方根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 32 33 【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获得那些知识呢 作业: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从上面你发 现了什么? (1) 32 27 8±的立方根是_____ 8 1 ,81)()1(3 =-∴-= 3 3 125 (1)3008 .0 (2)-3 64 1 (3)01 .0001.0)4(3+.27 1 ,27111的立方根,,求--_____ 125,125)()2(33=∴= 3 a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1)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 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 把《三国》读“厚”,了解三国时代背景; 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人物精彩片段; 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常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 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斗; 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 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使人明智;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 导读任务(一)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 二、讨论主题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关于作者知多少?“三国”历史知多少? 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答案不固定) 十常侍之乱→()→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5.刘关张三人出场时面貌各异,均有肖像描写,请根据文字描述为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的像。(不求形同,但求神似) 7.仔细阅读刘备、曹操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导读任务(二)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 1.梳理小说本回情节脉络 刘备赴任安喜→()→挂印弃官→灵帝驾崩→() 二、讨论主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导读任务(三)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 概括故事情节 : 二、讨论主题 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设计-15《白鹅》人教(带答案)

15 白鹅 导学案设计 课题白鹅课型新授课 1. 会认“嚣、吭”等12 个生字,会写“吠、促”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能正确读写“即将、 姿态”等16 个词语。 2.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教学目标 之情。 3. 了解白鹅的特点,感悟丰子恺用词的准确、风趣,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 写的方法,在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1. 搜集丰子恺的相关资料,以及书画作品,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前准备 2. 搜集有关丰子恺及白鹅的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古诗引 用,激趣导入( 用时:5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 分钟) 三、学习课文,深化理解( 用时:20 分钟) 1. 课件出示骆宾王的《咏鹅》。 2. 课件出示丰子恺的图文资料。 1. 出示学生自学卡,引导学生按照 自学要求自学。 2. 出示卡片,师生互动学习生字新 词。 3. 引导学生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写 了什么内容。 1. 引导学生读第1、2 自然段,想 想这是一只怎样的鹅。 2.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鹅的 高傲的? 4. 小结:介绍第 2 自然段是过渡 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配乐朗读骆宾王的《咏 鹅》。 2.交流搜集的丰子恺的资 料。 1. 自学课文,小组交流生字 读音。 2. 读生字新词。 狂吠奢侈供养不周 局促脾气一丝不苟 侍候窥伺引吭大叫 3. 学生读文,交流本课的主 要内容。 ( 本文通过对白鹅的叫声、步 态、吃相等方面的生动描写, 突出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 1. 自由读第1、2 自然段,用 横线画出描写这是一只怎样 的鹅的句子。( 伸长了头颈, 左顾右盼) 2. 齐读第 1 自然段,交流课 文的中心句:“好一个高傲 的动物!” 3. 齐读第 2 自然段,学生汇 报。( 叫声、步态、吃相) 丰子恺的资料可参考《小学教学全 解》中的“备背景资料”,另外教师也 可出示一些丰子恺的书画作品,让学生对 他的书画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生字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 的读音,特别是“ 促”“ 奢侈”“ 窥 伺”“吭”等容易读错的字词,可以让 学生多读几遍。 1. 在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句子的时候,可 以让学生采用快速默读的方式,这样更 有助于思考,同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在学习过渡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 析第2 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明确前半句 说的是上文的内容,下半句引出下文的 内容。

泉城教学设计

《泉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感悟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2、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感悟第一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济南称什么城?因为: 出示句子:“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齐读)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过渡:今天就跟着老师再次走进泉城——济南,去领略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美在何处?你能通过朗读告诉我吗? 形美: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感觉这泉水真美!这美美在有气势! A、这泉水真是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 B、除了这形态美,如果你闭眼倾听,泉声也带给你别样的感受。 声音美: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a、泉声带给你什么感觉? b、分组练习:一组读第一句,二组读第二句 评价:这声音是雄浑的!这声音是轻柔的! (2)指导有感情朗读 2.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引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在这四大名泉中,名气最响的是哪个泉吗?(趵突泉)说说理由。 趵突泉 (1)它有什么资格名列七十二泉之首呢? a.大——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读,评价:泉池真大呀!) 清——清到什么程度呢?真是清澈见底!(读,评价:池水真清呀!) 美——如同三堆白雪,洁白无瑕,真美!(读,评价:平地喷出三堆雪,这泉真美呀!)b.现在再来看看这段文字,除了大、清、美,你一定还感受到了什么?(有活力,充满着

立方根导学案1234

立方根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够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能用类比平方根的方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并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重 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 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 1) 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开平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 正数有几个平方根?零有几个平方根?负数呢? 2、知识准备: (-1)3= 13= 03= 23= (-2)3= 33= (-3)3= 3、导入新课: 传说很久以前,在古希腊的某个地方发生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干死了,于是大家一起到神庙里去向神祈求.“我之所以不给你们降水,是因为你们给我做的这个正方体的祭坛太小,如果你们做一个容积为8立方米的祭坛,我就会给你们降下雨水.” 同学们,你知道容积为8立方米的祭坛,它的棱长应该是多少吗?如何解答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立方根。 二、探究学习 活动一: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 阅读课本第49——50页,解决下列问题.(自主完成后小组交流) 1、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 .(也叫做数a 的 ). 换句话说,如果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记作: .读作“ ”, 其中a 是 ,3是 ,且根指数3 省略(填能或不能),否则与平方根混淆. 2、开立方 求一个数的 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 活动二: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因为328 ,所以8的立方根是( ); 因为( )3=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 因为( )3=0,所以0的立方根是( ); 因为( )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 因为( )3=-278,所以-27 8的立方根是( ). 思考:(1)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数,负数的立方根是_____数,0的立方根是_______.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隆中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 4、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学习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学习难点:理解隆中对策的影响 学习课时:四课时 一、知识链接:、背景介绍 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武装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二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二、预习导学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陈寿,字,朝人,家。诸葛亮,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