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犯罪构成有四个要件
(1)犯罪主体 (2)犯罪的主观方面 (3)犯罪客体 (4)犯罪的客观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1)犯罪主体:
——— 犯 罪 主 体 是 指 实 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 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 单位。
1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然人成 为犯罪:
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2)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3)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12
A、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指法律规定 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 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13
• 我国<<刑法>>第17条对刑事
责任年龄作了较集中的规定, 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
•完全不负刑责任年龄、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14
• 案例1:一男孩小虎今年13周岁,
他特别喜欢邻居家女孩,经常去骚 扰人家,遭到女孩父母的呵斥。小 虎认为,女孩父母就是他追求幸福 生活的绊脚石,怀恨在心。在一个 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一把火点燃了 邻居家房屋,造成熟睡中的一家三 口死于非命。小虎应该承担刑事责 任吗?请同学们讨论。
• ②认定“行为人行为时”的年龄,非结
果时的年龄,行为人实施杀人的行为时 不满14周岁,但受害人死亡结果发生在 行为人满14周岁后,不能追究责任。
21
•刑事犯罪年龄低龄化的问题日
益突出,且犯罪手段残忍,后 果严重,趋向成人化犯罪。对 于低龄化犯罪应当引起整个社 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如何解 决犯罪低龄化问题,是一个值 得研究的话题。
• ※B、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 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7
◆间接与直接最大的区别在于意 志因素当中的“放任”与“希 望◆”希:望是积极追求;
◆放任是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行为 人既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也不 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但仍然实 施该行为,也不采取措施防止危害 结果发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 议通过,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3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罪刑相当原则; •2、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4
1、罪刑法定原则
★典型的体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 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25
A、犯罪故意
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依据刑法的规定,犯罪故意可 以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26
※A、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会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 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1
一 、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 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 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 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简言之,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 任和刑罚的法律。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79年
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次会议通过。
15
•a、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
管实施了何种危害社会的 行为,都不负法律责任, 即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 龄。
16
• 案例2:一女孩小兰,15周岁,贪
图享受、爱慕虚荣,一天,她到邻 居家串门,看到一白金项链,于是 见财起意,偷偷拿走了,拿到市场 上卖了一万五千元,买了笔记本电 脑和漂亮服装。请问,小兰应负刑 事责任吗
28
◆◆间接故意犯罪主要发生在 以下两种情况:
• ①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非犯罪意图而
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 例如:狩猎人为了击中野兽而对击中
他人持放任态度。如几个孩子在山上, 一个在采药,甲说我们推石头下去会 不会砸死人,试验。
7
二、犯罪概述:
(一)、犯罪的概念:
• 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 刑罚处罚性三个特点。
8
(二)犯罪构成:
(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犯罪构成的概念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 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构成 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 观要件的总和。
22
B、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 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 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 为的能力。
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 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 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 事责任相应地适当减轻法。
23
◆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通常都 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也有例外。
• ①完全不能辨认,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 • ②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应负
刑事责任,反之不负。
• ③又聋又哑或盲人犯罪,负刑事责任。 • ④醉酒的人犯罪,负刑事责任。
24
2、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亦称犯罪主观要 件或者罪过,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 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 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
19
c、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 犯罪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 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人犯罪,《刑法》规定从轻 处罚。
20
注意:
• ①年龄的认定(实足年龄,周岁):行
为人分别过了14、16、18岁生日,从第 二天起,才是满14、16、18周岁。例如, 1980年1月1日出生,从1997年1月2日起, 才算已满14周岁。
★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 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5
2、罪刑相当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与犯 罪的轻重相适应”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 无罪不罚
6
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表述为“对任何人犯罪,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 何人有超载法律的特权”。
17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 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 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 事责任年龄。
18
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 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要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 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由政府收容教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