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预防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的危害 2
• 麻疹的传染性极强,人类为唯一的自然宿主。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 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 初为多。
• 曾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过多次大的流行,
麻疹的危害 3
• 历史上麻疹曾经有多次大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 1763年英国发生黒麻疹,死亡人无数。 • 1846年法罗岛发生麻疹大流行,全岛7780人中6100人发病。 • 1950年我国西藏一个地区8000人1000人患病, • 解放后我国多次大流行,1964年后开始疫苗接种,麻疹发病率大大下降。
RNA,呼肠病毒为双链RNA),根据核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分析提示,麻疹病毒最接近于牛 疫病毒。 • 麻疹病毒为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因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目前尚未发现亚型的存 在。人类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储存宿主。
病毒的变异
• 截至2003年10月据WHO报告,该病毒可以分为8个基因组(A~H),22个基因型(A、B1~ 3、Cl~2、DI~9、E、F、GI~3、H1~2),新近又有D10的报道,即基因型别已扩大到23个。 • 基因组可以通过不同部分的突变累积在相同或不同基因型间进行转化。它们曾在世界 各地流行,有一些地方已很久未见流行,可认为已经自然消亡或者处于静止状态,但仍有 部分在“沉默”数年后再度被检出。 • 国际上近年分离的麻疹野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和抗原发生了变异。
目前状况
• 但麻疹发病程度与消除麻疹目标尚存较大距离。 • 2007年全国报告病例10万左右,与目标差距100倍。
我们的任务 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
临床诊断
1.症状
并有眼泪汪汪
羞明畏光
口腔颊粘膜近臼齿处
可见麻疹粘膜斑
koplik
临床诊断
1.症状 发热3~4天后出疹,热盛疹出,按序
透发,经3~4天出齐 疹透后发热渐退,皮疹收没,皮肤糠
麸样脱屑、色素沉着
临床诊断
2.皮疹特点 暗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色正常 邪毒深重—紫暗,稠密融合成片 邪毒内陷—皮疹骤没,或疹稀色淡
注意非典型麻疹
• 麻疹粘膜斑检出率低; • 出诊不典型; • 出诊时间提前(发病天出疹); • 出现异性皮疹; • 发热不显著等。
注意重症合并症
• 重症肺炎,广泛肺间质纤维化,闭塞毛支;大叶肺炎胸膜炎;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衰竭; • 脑炎、心肌炎; • 真菌感染。
• 2、被动免疫:年幼、体弱患病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接触病人后5日内注 射可有保护作用。6日后注射后可减轻症状。有效期3~8周。常用的制剂是丙种球蛋白。
特殊人群的预防接种
• 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重症代谢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恶性疾病等病人,接种麻 疹疫苗可以发生重症麻疹。
• 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麻疹预防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
• 对发病者,实行隔离治疗措施,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 注意空气流通,紫外线照射,洗手; • 管理好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尿、血,防止病毒传播。
控制传染源
• 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接触者检疫3周,曾接受被 动免疫者检疫4周。
麻疹预防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 1、定义 • 2、麻疹病毒的变异 • 3、历史上麻疹引起的大流行 • 4、麻疹对人类带来的灾害 • 5、我国近几年的流行状况 • 6、我国对传染病的法律法规文件 • 7、麻疹的预防
定义
• 麻疹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 •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属。病毒核酸为单链RNA,(逆转录病毒为两个相同的
• 切断传播途径: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 增强人群免疫力 。
来自百度文库 保护易感人群
• 对婴幼儿,体弱儿、免疫低下儿、学龄儿注意营养,休息、锻炼、隔离。 • 注意晒太阳,房间空气对流等。
免疫接种
• 1、主动免疫: 我国计划免疫定于8月龄初种,7岁时复种。应急接种时,最好在麻疹流行季节前1个月。接 种12日后产生抗体。
国家法律法规 1
• 麻疹严重危害着儿童健康,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 • WHO美洲区已于2000年成功消灭麻疹,2005年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
2012年消除麻疹。 • 为此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国家法律法规 2
• 2006年11月10日卫生部关于印发《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通知; • 2009年1月14日制定出台了《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目的在于加强麻疹疫情监测,有效预防
我国流行情况
• 我国在未使用麻疹疫苗前,麻疹呈周期性发病,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高峰期,并每隔1-2 年为一个小流行年,相隔4年就会有较大流行。
• 1964年麻疹疫苗广泛使用后,发病高峰后移至每年3-5月份,但在局部地区仍有暴发或流行, 五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麻疹病例的年龄分布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80%的病例集中在10岁 以下儿童,城乡年龄结构也没有大的变化。以省为单位的数据分析表明各地麻疹病例年龄分 布、发病率、季节分布和发病趋势差异很大 。
麻疹的危害 1
• 1997年巴西发生麻疹大流行,同年WHO统计全球发病3100 万例,死亡96万例,而实 际发病人数要高于此数字。 • 我国解放后曾有多次大流行,1964年我国开始全民接种疫苗,发病率明显下降。由 766/10万降至10/10万左右。发病率降低了98%。1990~1997年WHO东南亚区发病例 率下降53%,全世界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己分别降低74%和85% 。 • 但由于近年人口的流动,发病情况有所变化。
和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
国家消除麻疹目标
• 2006---2012消除麻疹计划目标: 1. 总目标---1/10万 2. 二次接种率达95% 3. 强化接种率达95% 4. 疫情调查率、血清确诊率达100%. 5. 以省为单位发病率在1/10万 6. 2007--2008中央转移支付常规接种强化免疫经费达15、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