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摘要]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为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任务,应该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进行必要的讨论。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化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念-伦理-人类多元化-理论架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对于反思本土化的大陆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IntheOctober,2006,theparty'ssixthplenaryofsixteensessionpassedthe"de cision"that"buildaproposedthegrandsocialworkoftalents"inordertocontribute tothedevelopmentofChina'ssocialwork.FacingthetaskofthedevelopmentofCh ina'ssocialwork,weshoulddiscussthelocalizationandaboriginality.Thelocalizati onofsocialworkresearchisanimportantpart,attheconclusionofthewesternsocial workbasedontheknowledgesystemof"concept-ethicshumanbeing-theoretical pattern-researchmethod",theanalysisframeworkforreflectiononnaturalization ofsocialworkanditsstudiesinChinapracticetowhichhastheimportantmeaning.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本土化演进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在西方社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而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却相对迟,至今也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因此可以说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西方文化的产物。1社会工作一词完

1方睿《从本土化的角度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全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它产生于一个与中国社会、经济和和宗教背景完全不同的社会,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所以,如何促进国外的社会工作经验在中国社会创造性的应用借鉴,促进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工作经验及特有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的难题1。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

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而且特别强调后者的自主性,即它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产生于国外的社会工作进入某一国家或地区发生变化的过程。一般是指社会工作较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进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现象。这些经验可能是整体意义上的,也可能是局部和细节的。然而不管如何,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的社会工作方式是成功的,是有经验可谈的,否则它就不大可能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化对外来者来说是文化适应的过程,对本土来说则是文化选择、融合与接受的过程,它反映了两种行为模式、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之间的互动2。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产生于外国的(或其他地区)的社会工作进入某一国家或地区发展变化的过程,社会工作在中国

1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

2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

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同其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本土化是把一些外来的概念和看法加以改良、适应和发展,以便适合本土的用途的过程1。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进入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制度体系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从而发挥功能的过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目前大体上还有三种观点,一是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拒绝国外的东西;二是主张全盘西化,一切照搬西方的经验;三是主张中国经验与国外经验相结合,取长补短2。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在不否认世界各国社会工作有相同性、西方社会工作优先进行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本国的特点,让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土壤更健康、更完善的成长,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以一种完全的“特色”为借口,排斥世界各个国家中社会工作所具有的共性的东西,从而降低社会工作的特定要求。另一种是完全模仿国外社会工作的做法,把西方社会工作中心化,把本土社会工作边缘化了,是社会工作缺乏民族的根基,并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3。国外社会工作经验很多,但并一定都适合中国国情,在标准、经济实力、具体问题、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社会工作从引入中国开始就带有西方社会的烙印,可以说,现代社1张洪英《浅谈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向》

2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

3殷妙仲《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

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外来的,但我们的服务对象和处境却永远是本土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准则1。由于我国当前从事社会工作的基本上是非职业人员,依靠行政手段从事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尽管,我国已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政府原有的一整套“助人”体系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度下发展社会工作更需要创新,也就是意味着本地化并不能脱离这套体系。第一,中国内地没有像许多发达国家那样拥有众多的民间社会机构和专业的社工队伍,实际社会福利也是依靠政府、社会团体及工作单位。第二,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在从事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员中进行的。因此,社会工作本土化在现阶段最好的、也最应该重视的方法就是对当前从事社工助人活动的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化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更好地促进以管理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的转变。而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产业化下,国家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过分的强调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而忽略与实际国情的结合,原有的系统还在,人员也充裕的条件下,所培养的社工人才很难有用武之地,造成了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与社会工作本地化的理念想背离。当前,我们的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把工作的重心定在人员的专业培训上。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参考西方一百多年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同时借鉴港台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实践的成果,在背景相似的情况下,港台的经验更具有亲和力,另外是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

1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