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课程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课程整体设计说明

课程负责人魏臣波

(一)课程定位

《普通话》是一门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性很强的口语训练课程。是人文科学系各专业的专业课,其他教学系相关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

本课程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明确大学生对推广普通话所应承担的义务。

2.对普通话语音体系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

3.掌握普通话的声、韵、调,弄清自己所在方言区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区别。

4.熟练把握各种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

1.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

2.能使用准确或较准确的普通话朗读一般作品和进行口语交际。

3.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三、师资队伍

本课程组由8名教师组成。

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教师1名,35至45岁教师4名,小于35岁教师3名。

在学历结构上,4人为硕士或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毕业,其中卓慧茹老师是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冯丽珺老师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

在职称结构上,5名教师为副教授,3名教师为助教。

学缘结构上,课程组8位成员毕业于8所省内外不同院校,4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体现了较为合理的学缘构成。

课程组8名教师中,有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2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5人,7人为双师型教师。本课程组集中了教研室的骨干力量,其中的老教师有着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年轻教师的加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老中青结合为课程建

设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普通话》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突出高职特点,在应用上下功夫

本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精讲多练。语音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把语音、语调的辨正纠误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和重点, 着力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使《普通话》的教学服务于职业领域的岗位要求。

2.针对学生说普通话存在的语音问题,在辨音纠误上下力气

《普通话》的课时有限,如果所有的语音内容都讲,面面俱到,就会削弱它的实用性。教学中,我们突出重点,针对学生说普通话的特点和难点,在辨音纠误上下力气,使《普通话》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内容与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接轨”

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普通话口语教学明确了方向,明确了技能要求。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覆盖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全部内容,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围绕考试大纲进行。既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为学生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奠定良好的基础。

4.考试方式与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接轨”

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考试一律采用口试,以促进学生加强口语训练。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参照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内容、题型及评分细则。

五、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求职、应聘与自我推销的需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我们坚持精讲、少讲,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实用性、职业性、创新性。本课程的重点是声韵调的发音,难点是消除根深蒂固的方音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据此我们把教学重点分为以下专题:

1.声母辨正

2.韵母辨正

3.声调辩证

4.音变

5.朗读技巧

6.演讲辩论

7.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

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加强教学和训练的科学性,具体做法如下:

1.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本地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以此指导教学和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分类指导,分层次分阶段解决重点、难点。

3.建立学生语音档案,定期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4.注意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克服回生现象。

5.在抓好基本语音和朗读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口语交际和职业口语技能训练,并渗透发声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做到语音准确、声音优美、说话流畅。

(二)实践教学

为了强化学生说的能力,我们制定了普通话课程实训大纲,明确每一章节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及方法手段,并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主要包括:1.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注重把教材、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

2.增加了大量能有效帮助学生纠正方音的针对性训练材料。

3.制作并购置了大量视听课件,强化语感训练。

4.利用课外环境,强化实践教学。组织选拔学生参与团市委、院团委和学生社团等组织的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普通话能力的平台。

5.我们把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紧密衔接,构建了“以教保测、以测促教”的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六、考核方式和方法

根据课程性质我们建立了一个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相一致的考核制度和方法,实现了标准化考核。我们还初步建立了与教学内容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紧密结合的试题库和模拟自测题库。

七、课程建设的创新点

多年来,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全方位地进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充分体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基本要求之外,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力求把课上得有趣。教师举一些鲜活的案例,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例如:在演讲辩论授课中,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让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训练。不仅让学生学会正确发音,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让学生学会关心国事,培养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