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它的建立和发展给文化建设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促进文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课题。

只有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文化建设,使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补充和促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现代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1.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具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所讨论的文化是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建设是指文化领域中的建设,具体包括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和作为一种事业或产业实体的文化设施的建设,属于社会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文化建设,就是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活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

而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一方面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另一方面对经济基础产生具大的反作用。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滋生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又会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与此同时,一些封建腐朽的思想文化也借机在人民群众中传播,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对当代中国而言,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外国文化必然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资本主义一些腐朽的思想也会乘虚而入,借机动摇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消磨群众的意志。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使得社会文化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互相促进。也只有这样,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对新常态下市场经济面临的挑战,以人才优先引领发展方式改变是十分有效的战略部署。人才有限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国民素质,关键在于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使得国民教育的重心越发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转移,人们关注的重

点成了培养学生掌握一门技术以便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占有一片立足之地,学校成了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从而忽略了素质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别是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主流文化和上层文化丧失了对世俗文化跟大众文化的传统影响力,文化市场被世俗文化牢牢占据,使得吃喝之风、迷信之风、侈奢之风、纵欲之风横行,缺乏明辩是非的能力,极容易在此环境中迷失了自我,在温床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全面发展”的口号落到实处。特别地,我们应该重视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最脆弱、最易受到迷惑。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十年,但很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人文素质不高的问题。现在的网络被各种血腥暴力色情的信息充斥,无疑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国也有采取过相应的措施,如禁止未成年人入酒吧、网吧等蛇龙混杂的地方,但收效并不明显。就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一方面可以增强市场管理力度,如通过实名制上网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浏览网页的权限,更重要的还是通过素质教育让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其次,弘扬民族精神也是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上都有着差异,虽然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但也要警惕国外一些国家在利益驱使下从内部分化我国,削弱我国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长期以来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可以提高我国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弘扬和丰富民族精神,使其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不管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抗洪精神”,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并都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让人们对世界以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外来文化也对我国的经济以及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们借鉴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作为精神食粮的同时,也面临着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和同化。我们需要通过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来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特性,抵制外国腐朽思想对我国国民的侵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文化建设中掌握主动权。

除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之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十分重要。经济的发展只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会必然带来精神的富足。受当前市场交换原则的冲击、束缚和影响,一些人盲目主观地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对道德、精神、思想境界的追求。在市场经济中,不同层次文化的社会地位主要依靠它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来实现。目前,我国由最适应市场经济的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用浅薄的、平面的、廉价的文艺新产品来满足社会的精神饥渴,而主流文化和精品文化很难为自己的文学成果找到消费群体。这不是最可怕的,目前市场上甚至还存在某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要改变这一现状,,从源头上来看,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但由于教育是长期的发展过程,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成效。因此,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大众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独立和发展能够使人民群众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的大众文化。以精神文明统帅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国家的文化水平,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建设以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