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方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发表时间:2009-03-26T12:15:06.42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作者:郑桂华

[导读]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外语人才的工具性、应用性特征愈加明显。文章在分析高校外语应用型人才特征基础上,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考核

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实践教学几个方面探讨地方性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09-02

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是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的需要,向社会输送更多本地经济建设急需的具有一定实用技术和高素质中端应用人才。而外语学院的英语人才培养也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即培养具有较高语言技能和懂得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语言实践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应用型”的趋势。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以英语为工具各种职业的人才,如英语与其它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大量需要的是外语与其它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首先应以培养应用型、开放式、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坚持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相结合,确立“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方针,专业课程设计与时代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同步,建立“综合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方向分流培养→实习实训能力训练与就业培训对接”平台,设置社会需求多种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实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平台+模块”培养方式,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语言基础知识,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能力和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开放式、创新英语人才。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是指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和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不仅如此,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独立提出见解和创新的能力。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前提,也是培养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基础。其次,高素质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专业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二、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标确立后,就要加以实施;近年来围绕新形势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我国外语教育界展开了广泛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但更多的是聚焦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笔者认为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英语教学改革应是思想先行,文化素养为基垫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改革。即融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教材教学内容更新,文化素质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1.转变教育观念

为了适应英语专业从单一的“英语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首先就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要以人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际综合能力为主线,开展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语言基础理论课教学本着“学以致用,够用为度”的原则,避免把英语基础课程视为单一的语言培训课,而应在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文化导入,促使学生文化习得,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的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工作业务能力,强调教学与学习结合实践,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实习等,不断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改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与内容,不再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好坏,要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强弱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以及社会适应期的快慢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2.创建课程模块体系

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模块式的课程群体系,即构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优势特色课五类课型体系,建立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强化英语语言、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渗透融合。如,开设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英语翻译等特色化、优势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开设人文学科、商贸金融、教师教育类、综合技能类等公共选修课模块。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认知、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认为必须坚持以下教学原则:

(1)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言语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的交际运用;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译。同时通过课文讲解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训练基本语言技能,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指导学习方法。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难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掌握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方法,较流利地运用本阶段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合理调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处理好专业业务素质教育和文化背景教育的关系;除了课文讲解外,还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文学、文化、风土人情常识,使他们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3)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创新;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扩大学生学习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课程的改革和设置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形式灵活多样地开设具有实际效果的课程,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有效实用的课程体系,那么其实施贯彻者——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师资队伍建设是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地方性院校中,英语专业教师严重断层,中年骨干教师严重缺乏,青年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学与学术梯队的建设迫在眉睫。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关心中青年教师的生活与工作,增强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制订明确的师资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