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沙漠中心》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主要围绕“探险”展开,以此激起学生们探索奥秘的壮志豪情。《在沙漠中心》通过作者被困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内心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并揭示了“冒险”的真谛:不是单纯地寻找刺激,而是挑战人类极限,做无人敢做、对人类进步有益的伟大事业。以培养学生对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和品质,认识冒险的真正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情分析:

《在沙漠中心》是一篇作者被困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内心独白。学生对于作者在濒临死亡之时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坚定的人生信念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整篇文章富含人生哲理,对生命意义和冒险真谛的探讨比较有深度,对初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实际,使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积累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词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速读、跳读、精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2、认识冒险的真正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语句的内涵,以及品味句子所含的的人生哲理。

2、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难点:

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教学方法:

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5分钟

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长大以后想当一名飞行员呢?

驾驶飞机可以俯瞰大地,穿越云层,在蓝天中翱翔,飞行员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然而在20世纪初,飞行还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业,因为飞机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天气预报也不准确,同时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一条新的飞机航线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有一位20世纪初的飞行员,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和他的同伴驾驶一辆飞机飞行在撒哈拉沙漠上空,这时平日里看起来美丽、奇幻的风沙都有可能成为扼杀他们生命的魔鬼,他们只能依靠观察窗外景物变化来判断天气,即使他们如此的谨小慎微,但还是遭遇了不幸。飞机失事在一片沙漠地,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活着爬出了机舱,他们原地等待救援,但是当时的空气只有18%,贮藏的食物和水远远不够,他们渴望早些找到绿洲,可是在他们东奔西走后依然没有找到绿洲,也没有等到求援。

这位飞行员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圣埃克絮佩里。(作者介绍)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从1921年服兵役学习飞行;1926年进入法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1929年协同法国著名飞行员梅尔莫兹、吉约梅开辟非洲——拉丁美洲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流亡美国;1943年潜回北非,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至驾驶侦察飞机殉难为止,他的一生是飞行员的生涯。

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他的代表作有《南线邮航》(1928)《夜航》(1931) 《人类的大地》(1939)《战争飞行员》(1942)《小王子》(1943)《堡垒》(1944)

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没有人烟,没有水源,就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候,同学们,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板书题目、作者)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400—500字/1分钟,共4—5分钟)。要求:

1、标出文章段落序号。

2、勾画文章中的难点字词。

3、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可用扩展题目的方法)

“我”在沙漠中心的思索和感受。

三、跳读课文,梳理脉络10分钟

请学生跳读课文,筛选文章信息。要求:

1、“我”在沙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采取了哪些应对沙漠困难的方法?

困难:寒冷、干渴、寒风、濒临死亡

方法:“我”喝了两三口纯乙醚,又喝了一点儿90度的酒精。

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坑,躺在里面,然后用沙子盖住身体。

2.圈点勾画描写“我”心理的句子,并梳理出“我”心理变化的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后,交流)

例:(1)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2)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3)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

(4)“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心理变化的过程: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中国有句古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作者被困沙漠中心,濒临死亡,但是依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没有放弃对生的希望。

四、精读课文,析文思理( 15分钟)

1、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冒险真谛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富含哲理的句子,与同学分享你的理解,品味句子的内涵。(教师先举例,后小组讨论,再交流)

例:

(1)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人物的感受,描述出夜晚沙漠寒风对生命的威胁。并且在那样一种严酷的环境中,作者还能用一种比较风趣和并不沉重的语气表达自己艰难处境,从中可以看出“我”具有一种乐观的精神。

(2)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奋斗和创新,创造会有成败,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创造的热忱。作者在自由自在的飞行中创造了生命,找到了自己心的家园,所以,即使生命消失也是“死得其所”。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写出了在生命面临缺水和寒冷双重威胁下死神即将来临的感觉。

2.作者在20世纪初的时候毅然做一名飞行员,探索新的航线。在飞机失事时,被困沙漠中心,却没有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同学们,读完这篇作者的内心独白,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坚忍不拔、执着事业、热爱生命、珍视生活

五、拓展讨论,探求“冒险” 5分钟

1、讨论:

北京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登山社团——山鹰社。 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的5名登山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的过程中遇到雪崩不幸遇难。5位年轻优秀的北大学子就这样去了,他们离去的理由是:要登上这一座他们未曾登过的雪山。山难发生后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

同学们你赞同大学生登山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