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的教师有效介入和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游戏中的教师有效介入和指导

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指南》中指出:教师介入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时应有目标意识。为了通过游戏的指导推进幼儿游戏发展,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就应该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意识,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在这时候介入游戏”,“通过我的介入和指导,将帮助幼儿获得怎样的经验和发展”。有时在建构游戏中教师会根据突发情况进行有效的介入,国外有研究表明,成人介入儿童的游戏,会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教师以一种敏感的、响应的、支持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那么教师参与就能提高游戏水平;而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对游戏进行操纵控制,提供太多的结构性限制,或为教学目的而打断游戏,那么通常就会损坏游戏。”

下面的两则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介入指导了,而且有一定成效。案例一:

建构区里,孩子们在搭建马路上的各种东西,凡凡用积木搭建了一个小小的东西,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老师的面前。

“老师,你看呀,我搭了一个垃圾箱,好看吧?”说着,还把他的作品在我们的设计图上比划着。其实,老师一开始真没看出来这是垃圾箱,经他这么一说,再仔细地和图上的垃圾箱图片对比,还真是挺像的。

“哟,凡凡撘得真不错呀,你看看,垃圾箱应该放在马路的哪里?你去把它放进去吧。”

“好!”凡凡很快把垃圾箱放到了马路边上,然后又说:“我还想搭一个!”整个活动,凡凡一直在搭建垃圾箱,还说马路边应该有很多垃圾箱的。于是,马路边上有了很多的垃圾箱,都是凡凡今天的杰作。

进入主题性建构时,老师经常会让孩子们搭建与主题相关的作品。这次的主题是“我在马路边”,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设计图,所以这次的设计图是由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设计图,上面有大型的马路、马路上的各种设施,也有孩子们画的房子。为孩子们在搭建时提供搭建方向。同时,有些设施孩子们知道,但是外形不一定熟悉,孩子们看着图纸,对搭建会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凡凡平时在搭建活动中不太爱动脑筋搭作品,总是搭建一些很简单的加长、平面的作品。可能在主观上,他也想不出要搭建什么作品出来。在给孩子提供了相应的设计图和实物的图片以后,对凡凡来说,作品变成了具象的了,有了搭建的方向和目标了,从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动手搭建出来了。所以凡凡这次的搭建活动有了作品出现。而且让他自己去摆放,明显提高了他的后续兴趣,他搭建得更卖力了。虽然,凡凡搭建的只有一种作品,搭建了多个,但是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进步,这次的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延续到下一次的下一个作品,这样,他对搭建的兴趣会越来越高的,也会愿意动脑筋去搭建作品了。

提供给孩子设计图纸的做法也非常好,虽然中班的孩子自己不会设计,但是如果老师能给予提供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搭建的难度,提高孩子的搭建兴趣,从而使搭建活动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这次的介入游戏过程中,老师尊重了孩子的意愿,让孩子的想法在游戏中充分地体现,而且幼儿对老师的介入也有积极地响应,同时孩子的游戏较前几次

的行为有所进步,这样的介入是有效的,对幼儿的游戏水平的发展是有帮助的。案例二:

建构区中,小雨在用积木块块搭“大高楼”,大帅在他身边玩飞机。每当小雨搭好了“大高楼”,大帅的飞机就开过来,撞倒了小雨的“大高楼”。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进行仔细观察,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大帅的行为是否是一种真正的“攻击性”或“破坏”行为?如果通过观察发现,大帅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小雨的“不悦”,小雨“搭高楼”就是为了等待大帅的“飞机”撞击。那么,就可以说明两个男孩正在非常默契地玩一种合作的游戏,应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因此教师不必要干预。

如果是另一种情况,那么就要确定干预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可假扮飞行员采用内在干预,运用行为暗示,向大帅示范飞机如何正确飞行,让飞机在高楼上或高楼间飞行。如此种干预不行,可根据中班孩子心理特点,运用语言干预影响大帅:“小雨很不高兴,因为他好不容易搭起的高楼总是被撞倒。如果你是小雨,你喜欢这样吗?”。这种语言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去自我中心”,提高角色扮演和移情的能力,从而起到干预的效果。

上面的第二种情况教师在干预时扮演飞行员,以游戏者的身份干预幼儿的游戏与幼儿共同游戏,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扩展情节,这对于幼儿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