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听语言方面分析新旧两版《小城之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和电视的普及,意味着人类除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外,又多了一套语言——视听语言。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正是通过语言,人与人才能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电影是一种通过视听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1948年的《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界乃至世界电影界公认的高水平作品,在当时并不先进的中国国内电影技术手段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代电影大师的高超技艺。也正是由于这部片子在中国电影界里程碑似的地位,导演田壮壮怀着崇敬的心情在02年进行了翻拍,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在更成熟的技术手段下,给《小城之春》注入新的活力。

在观赏了新旧两版《小城之春》后,我为这部电影形成的独特风格以及情感的表达所折服,而旧版的叙事和情感表达更加突出,这确实是经典。下面,我将从试听语言方面来对这部影片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从画面及剪辑方面来说,两版《小城之春》都风格鲜明。旧版中,影片系统运用景深镜头、长镜头段落、运动摄影,是中国电影的先锋。黑白的画面,缓慢的节奏,给观众在当时烽火连天的环境中塑造了一个静谧的小城。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费穆导演并没有选择大潮流的战争题材,而是选择了一个远离战争的小城中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小城之春》选择的是一个不合适宜的恋爱故事,但他关心的不仅仅是恋爱中的人,而是借助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展开的情欲战争,含蓄地传达了他对外来文化与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而怎样含蓄又清晰地表达,导演通过镜头为我们做出了传达。

费穆《小城之春》的开头非常经典,通过玉纹的独白,配合一组平行蒙太奇,简单几笔就勾勒出属于玉纹的小城的概貌:一道城墙,隔绝了城外模糊的春意,城内,疏桃浅巷,残垣断壁,老仆,药渣,病人,衰败的气象都不必再言说了。这个故事,是从废墟中开始的。电影的基调便成功奠定。从费穆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破败,却还带着墨香般国画美得中国。虽然技术有限,但每个镜头导演都做到精致。其中几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头风吹着树枝,玉纹慢慢入画,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加之旁白,便让我们看到了这是个内心复杂,情感压抑的女人。每次玉纹穿过小路来到志忱在戴家居住地小屋时,都是从玉纹脚部开始的镜头,慢慢随着玉纹的行进摇到背影。这个隐喻的手法很巧妙。导演就是这样每个镜头琢磨刻画,让多年之后再次观看影片的我们佩服不已。而影片中,导演多次运用焦距的变换,

转移观众的注意点和人物的情感爆发。这个手法使镜头效果更佳,为

长镜头的灵活运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整部影片诗歌化的风格做出了贡献。而不多但有点睛左右的镜头前景,使整个影片画面构图更讲究。再一个场景就是戴秀为志忱唱歌,志忱的眼神紧随玉纹,玉纹却伺候礼言吃药,对于志忱的热情假装不知道,努力扮演好一个妻子的角色。这个长镜头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心理活动都不着一字地表露无余。其中焦距转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人物转换,情感转移更加流畅自然。划船的镜头我也很喜欢,先是人物位置的设置就耐人寻味,戴、小妹在前景,玉纹中景、章在后景。在水面涟漪、各人物表情的特写转换中,我们体味到了他们内心复杂的情感纠结。

旧版的结尾我认为处理的也非常好。影片的结尾,周玉纹在小城的城墙之上继续徘徊,她孤单的身影和无限开阔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她期待的春天稍纵即逝,且永无来期。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费穆先生眼里的小城,完全是一个抽象的小城!没有街道,没有店铺,没有医院,甚至连邻居都没有。影片开头是在城墙上,结尾也是在城墙上,女主人公反复走在城墙上,与男主人公两次的约会都是在城墙上。城墙成为“小城”或者“小城”的表象。这个小城,以不单单是我们眼中的小城,现实中的小城。留下的深意,让观众回味深长。而志忱和戴秀,则代表了另一种力量,志忱的离开和答应戴秀的归来,都寓意着整个时代的希望。

在新版的《小城之春》中,我们看到了更唯美的画面和鲜活的颜色。如果说费穆版的《小城之春》给人一种中国水墨画的感觉,那田壮壮则给了我们油画一样的同样静谧的美。但也许因为过多的颜色和美丽的镜头,在新版中人物感情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不如旧版那么鲜明。而新版中演员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没有旧版中压抑于爆发中徘徊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情感。

而我所欣赏的旧版中的几个镜头,也并没有更突出的表现。从片头开始,我们看到了更真实的颓败城墙,原来前景中若隐若现的树枝也被大面积青绿色的主调渲染了出来,小院中的一树红叶,似乎代表着春天的一丝希望。夜戏中温暖的金色烛光、黑色背景和女主人身上暗红的旗袍,勾勒出了一幅唯美的民国旧景。

导演为了更贴近原版,延续缓慢的节奏,也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但由于技术的更加成熟,手法运用却没有了旧版顺畅自然地感觉。新版的“划船”由一个长达1分25秒的镜头构成,机位固定,镜头从水面拉起,左摇出现小船,小船驶向镜头,景别逐

渐变小,小妹妹开始唱歌,船上其他的人相和。镜头在小船最接近时随小船的方向向右摇,小船逐渐远去。与旧版相比,新版中人物的位置安排毫无意味,体现的是大家的快乐,没有个人情感的交流。玉纹与志忱重逢的场景亦然,原来渐行渐近的长长的路,换成了家里的一个廊亭,路也不是远远的望见的,而是一个回弯才相见。这样,少了之中复杂的情感历程。

而新版的结尾也给人一种仓促的感觉。过于真实的刻画让影片失去了诗般意味悠远的感觉。就如开场,玉纹独自走过城墙,然后走出画面,只留下一个空镜头来展示那些枯木和荒草,观众所读到的,只是那时的自然环境,而那些环境所给人物内心带来的影响却无法真实和准确的了解到,这样,观众就无法深入了解剧情,很难引人入境。

在声音方面,新版肯定在音效音乐方面更胜一筹,但旧版经典的独白被删掉,是人物内心的情绪表达大打折扣。最开始看时,觉得独白太做作,并且掩盖了影片中画面和节奏带来的美。但是,当渐渐深入影片,听着独白,突然发现,那些对白和画面及影片节奏结合的恰到好处,不仅没有掩盖那些视觉上的美,相反,它使整部影片更具有诗意。电影中,有时候会用一些空镜头去交代整部影片的环境和基调,但是空镜头用的太多便会使观众感觉枯燥和厌倦,而《小城之春》的影片一开始,玉纹的独白便把小城的概况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交代清楚。虽然也带着几个描写环境的镜头,但是,几个镜头一闪而过,加上独白,就很快达到了引人入境的效果。其间所穿插的独白,则使得整个影片连贯易懂,最重要的是,将一个压抑的女主人公内心,得意在观众面前得以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