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县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调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彭水县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调查与分析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也日益上升,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正朝着现代化迈进,然而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频繁出现,严重的损害了我文明古国的形象,甚至阻碍社会信息的成功交流。为了早日治理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达到汉字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指出现象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为此,笔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在今年寒假,选取重庆市彭水县的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作为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关键词:彭水县;社会用字;不规范
一、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当前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滞后现象:有些地区在公共场合还没有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业热衷于取洋名、洋字号,在营销活动中乱造音译词;信息技术产品中语言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也很突出;不少出版物、广告、商店招牌、商品包装和说明中滥用外文等等。大量事实说明,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只靠政策性文件,规范性差,权威性小,只有通过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语言文字环境的净化。根据我们的调查,社会不规范用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滥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
全国语言文字委员会曾发出了《关于规范社会用字的通知》,对所有公共场所涉及的用字进行了系统规范,呼吁大家要重视滥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的现象并加以纠正。有很多人用繁体字,他们认为繁体字笔画多,字形美。二简字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例如将“鸡蛋”简化为“鸡旦”、“停车”简化为“仃车”、“经营部”简化为“经营卩”等等。而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这些不规范的汉字使人难以辨认,甚至不明其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这些情况都属于不规范汉字。
2.街头牌匾、广告错别字现象严重
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错别字。在我县的一些大街小巷作过调查,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修车店门口将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将零售写成“另”售,装潢店门口将装潢写成装“璜”,失物广告将失物启事写成失物“启示”,安装公司门口将安装写成“按”装,洗车店门口将洗车打蜡写成洗车打“腊”,饭店门口将盒饭写成“合”饭,水果店门口将菠萝写成“波”萝,体育用品店标牌将篮球写成“兰”球,严打宣传标语将严厉打击写成严“历”打击等等。
3.城镇建筑物名称、店名、广告用语随意性大
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城镇建筑物的命名不能崇洋复古,不得使用外国的人名、地名和带封建帝王贵族色彩的名称;禁止使用有损民族尊严的名称。就以我们锦州市的建筑物名称为例,就有少数开发商以“巴黎豪苑”、“腾龙苑”、“王府家园”等为小区命名,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名称。
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也出现在广告用语和个体工商户使用的店名中。由于取店名做招牌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随意性大,因此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用字。我们在市内也作
过调查,曾有一家面包店取名为“顶级面包店”;还有一些保健用品店直接使用“性用品”作为店名;一些商品在广告宣传时打出了“世界第一”等绝对字眼;有的甚至泛滥到中小学中,例如有的复习资料叫“某某考霸”、“某某考王”;有的或利用谐音、多音字的特点,改变原有的词语结构,故意把字写错。例如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补品广告:“鳖”来无恙,眼镜广告:一“明”惊人,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网吧广告:一“网”情深,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空调广告:终生无“汗”,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胃药广告:一不到“胃”,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饭店海鲜广告:领“鲜”一步,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等等,这些也都是不规范用字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广告作品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中国广告协会章程》中也有规定,广告语不得出现具体描写、形容与性行为有关的用词。
4.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的错别字
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的错别字相对于街头中的错别字少多了,但也时有发生,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报纸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主要存在三种不规范现象:一是使用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和已被淘汰了的异体字,二是使用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乱造的简体字,三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的错别字。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音同音近字。谐音替代曾经是古代汉语中被普遍认同的一种用字手段,现在则要求专字专用,一些意义不同的音同音近字不能再相互代替,否则就是别字。音同音近致误在报纸中最为常见,由于不少作者编者操作电脑采用拼音输入法,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同音字致误现象。例如:某报纸“高考后分两次填自愿”。“自愿”当作“志愿”,“自”“志”音近,但字义毫不相干。有些字不仅字音相同相近,字义也有相近之处,极易混淆。例如:某报纸刊登“位于彭水西站高速公路交汇处”。“交汇”“交会”均指“会合”“相交”,但二者用法有别,据《现代汉语词典》,“交会”指一般的会合,如“铁路交会”;而“交汇”则专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
二、如何解决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要解决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问题,首先,要找出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其次,我们作为学校教师要加强汉字教学,使学生对所使用的汉字有较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消除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1.熟悉法规,掌握标准
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包括《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等,对这些明文规定的标准,应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切实掌握,不再出错。例如:某报纸刊登“公元前后形成1,5000人的楼兰国”。这涉及数字及相关符号的规范用法问题。这里的分节号位置有误,当置于“5”之后。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整数的分节有两种类型:专业性出版物“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非专业性出版物"如排版留四分空有困难,可仍采用传统的以千分撇','分节的办法”。
2.齐心协力,科学管理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广告、工商、城市管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各有关部门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