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知识专业资料大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起落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阻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转变方面的作用偏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确实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另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事实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信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映归纳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信是以用药反映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排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排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经常使用来医治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经常使用来医治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惨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需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归纳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不同,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那么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医治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那么又当寒热药并用。如医治真寒假热证,那么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烧、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病症,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能够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够排除上列病症,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若是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乃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烧,这确实是热的病症,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医治,能够取得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第二节五味】】】

一、含义

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归纳,又是部份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另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二、确信依据

① 五味的确信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

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

②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说明和归纳药物的作用。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

味辛,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

③ 随着用药实践的进展,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讲明,因此采纳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式。

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经常使用于医治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经常使用于

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

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由此可知,确信味的要紧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二者之间并无周密的对应关系,因此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

实际运用中显现很多不合和混乱也就在所不免了。

3、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五味的大体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都有损害。

*** 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样医治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医治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括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 甘:

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换言之,一样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前人有“中满忌甘”之说。

*** 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由所致诸证。如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换言之,一样带有酸味的药物,多数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有的。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